
一、事件里程碑与产业意义
2025年3月28日,中国民航局向亿航通航与合翼航空颁发全球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从试验验证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
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适航三证"(TC/AC/PC)与OC全牌照贯通的eVTOL企业,其EH216-S机型累计完成超6万架次安全飞行,验证了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技术成熟度。这一突破意味着中国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取得制度性先发优势,为万亿级市场开启奠定基础。

二、产业链机会图谱重构
1、空域管理系统的升级窗口
ADS-B系统作为低空监视核心基础设施,当前在通航领域渗透率不足30%。根据民航局规划,2025-2030年将构建"北斗+ADS-B+5G"的立体监视网络,带动相关设备投资规模超200亿元。重点受益环节包括:
监视终端制造商:四川九洲、国睿科技
空管系统集成商:莱斯信息、中科星图
通信服务商:海格通信、北斗星通
2、能源补给体系的功率革命
EH216-S机型实测充电功率需求达350kW,较普通新能源车充电桩功率提升3倍。地方政府已启动专项补贴政策(如深圳对超充桩建设给予30%投资补助),预计2025年eVTOL专用充电桩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元。
技术路线呈现梯度演进特征:
技术阶段
功率等级
充电效率
适用场景
过渡期
150-240kW
30分钟充至80%
景区/园区封闭场景
成熟期
350-500kW
15分钟充至90%
城市空中交通枢纽
远期规划
800kW+
5分钟极速充电
高频次城际运输
三、技术风险量化模型
1、适航认证耗时概率分布
基于全球63个eVTOL项目审定数据构建Weibull分布模型显示,适航认证周期中位数为4.2年。亿航智能通过"先行先试"策略将认证周期压缩至3.5年,形成显著先发优势。核心变量包括:
审定基础完善度:中国民航局已建立12项eVTOL专属审定标准
验证试验复杂度:矢量推力构型较复合翼构型审定周期延长40%
政策支持力度:粤港澳大湾区试点项目审批效率提升50%
2、电池技术突破路线
当前eVTOL电池能量密度在250-300Wh/kg区间,制约续航能力。
技术突破呈现三条路径:
固态电池:国轩高科实验室样品达400Wh/kg,预计2027年量产
氢燃料电池:亿航与巨湾技研合作开发混合动力系统,续航提升至120km
超快充技术:5C充电方案实现10分钟补能,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
四、亿航智能核心竞争力解构
1、EH216-S技术参数对比优势
与Joby S4、Archer Midnight等竞品相比,EH216-S在适航认证进度、运营成本、场景适配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参数指标
EH216-S
Joby S4
Archer Midnight
最大航程(km)
35
240
160
认证进度
OC获批
PC申请中
TC阶段
单座公里成本
¥3.2
$9.8
$7.5
场景适配指数
9.2/10
7.5/10
8.1/10
2、订单储备与产能匹配
截至2025Q1,亿航在手订单达1500架,覆盖文旅(62%)、应急(18%)、物流(15%)、医疗(5%)四大场景。云浮生产基地产能爬坡顺利,二期扩建完成后年产能达1000架,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3个月。
3、盈利模型前瞻性测算
采用"硬件销售+运营分成"双轮模式,单位经济模型(UER)显示:
硬件销售:毛利率61.4%,净利率18.2%
运营服务:单机年收入贡献42万元,毛利率72%
临界规模:运营机队达500架时实现整体盈利
五、低空经济市场空间推演
1、政策力度与场景渗透
中央财政设立1000亿元低空经济专项基金,21个省份出台配套实施方案。应用场景渗透率预测:
场景类型
2025年渗透率
2030年目标
文旅观光
45%
80%
城市物流
12%
35%
应急救援
8%
25%
电力巡检
18%
50%
2、市场规模测算
采用Gompertz曲线模型预测,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2025年达1.2万亿元,2030年突破3.5万亿元,CAGR达24%。核心驱动因素:
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速28%
运营服务收入:年均增速45%
装备制造产值:年均增速32%
六、资金博弈与估值锚定
1、产业资本布局图谱
2024年以来低空经济领域融资总额超300亿元,头部机构持仓呈现明显集聚效应:
财务投资者:红杉、高瓴重点布局整机制造
战略资本:顺丰、京东聚焦物流场景
地方政府基金:粤港澳大湾区基金规模达200亿元
2、跨市场估值模型
构建PS-订单量回归模型显示,亿航智能当前估值较海外同业存在30-50%折价。关键估值参数对比:
公司
市值(亿美元)
订单量(架)
PS(2025E)
亿航智能
52
1500
9.8x
Joby
68
850
15.2x
Archer
41
620
12.6x
敏感性分析显示,若亿航智能2025年交付量达450架(当前指引),合理市值区间为65-75亿美元,对应股价上行空间25-40%。
七、风险预警与投资策略
1、风险矩阵评估
政策风险(概率30%):空域开放进度不及预期
技术风险(概率25%):电池能量密度突破延迟
市场风险(概率20%):场景商业化变现困难
2、配置建议
核心配置:亿航智能(EH.US)、中科星图(SH:688568)
卫星组合:莱斯信息(SH:688619)、国轩高科(SZ:002074)
风险对冲:顺丰控股(SZ:002352)、万丰奥威(SZ:002085)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内容、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由本人基于公开信息收集汇总、编辑整理。其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构成市场投资买卖操作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