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读《庄子•秋水》,返璞归真,与道同游

晨晨文化 2024-03-12 15:49:14
在《庄子•秋水》第一篇中讲到河伯问北海神“那么道又有什么可贵?”,其实这也是我们现今学习道家思想的人共有的疑问。我们阅读道家经典,学习道家思想,不应该是劳而无功的,我们总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吧,学“道”之前,是不是先要弄清“道”有什么可贵的吧? 这篇《秋水》就告诉我们一些答案。此篇的前面几部分已经讲了关于道的一些内容,例如:对井底之蛙不能谈论大海,因为井蛙受所生活的环境限制,见识有限;对夏天的虫子不能谈论冰,因为夏虫根本就活不到冬天,没有见到冰,所以无从谈起;对孤陋寡闻的人不能谈论大道,因为以他的认知,他根本就不懂,你跟他讲也是鸡同鸭讲。 接着又讲到人在天地间就像马身上的一根毫毛微乎其微,所以人类的过度争夺、忧虑、操劳、追名逐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没必要的。正因为人类的渺小,用句俗话来讲就是“神马都是浮云”,所以对于得与失、生与死都没必要过于看重。 然后又讲到真正的得道之人行为自然,不求闻达,物我两忘。这就是消除事物的分别达到的最高境界。 再又讲到从道的角度看事物没有贵贱之分,当一个人从世俗的角度、从单一的角度看待万事万物时才会执持一端,得出的结论不全面不客观。物有物性,各各不同,物与物之间没有可比性,如果以自己的主观态度评论万事万物,并以此区分贵贱大小,就会偏执于一己之见,与道相背离。 最后,北海神就河伯的疑问告诉河伯道有什么可贵。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学习道家经典应该弄清楚的一个问题。 北海神回答河伯的那一段话挺长,不能一一赘述。用白话文简单言之就是:“明白大道的人必然通达万物的消息盈虚的道理,通达于此理的人必然知道怎样应变,知道应变的人就不会让万物伤害自己。” 这样说还是比较抽象空泛,具体点说就是懂得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因此也必须让自己的思维与时俱进,所谓通权达变,就是能看懂朝代的兴衰更迭、世事人心的变幻都有其深层原因,而这些因素与个人的命运也有可能息息相关。 比如,在《庄子•秋水》中讲到孔子游历于匡地遭到卫国人围困,他就明白了困窘不得志是命运的安排,时势决定一个人的际遇,有些时候人是不能与天意对抗的。 庄子在楚王使大夫请他辅佐楚王时,也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为由拒绝了使者的请求。 为什么庄子要拒绝入朝当官呢?因为庄子明白当时并不是政治清明的时代。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争霸,都是野心勃勃,这些人都是为了一己之私,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而无所不用其极的主,与这样的人不能谈仁政德治,一朝入庙堂,就是伴君如伴虎,朝不保夕,还不如做个草民来得自在安心。 庄子选择避世,就是知道当时官场的黑暗腐朽,如果坚持初心,当个正直坦荡心系百姓的好官,那只会是凶多吉少,做一个只知道溜须拍马逢迎谄媚之徒,又是庄子鄙夷不屑的,所以他选择了避世以保全本真。这就是得道之人处世的大智慧。 很多现代人不理解庄子的避世思想,这是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评价古人,用现代人的世俗观念衡量古人的价值观。如果你处在战国时期,面对天下纷争四起,人心普遍伪诈诡谲的现实,如果你也是虽有满腹经纶却更洁身自爱的人,你可能也会像庄子一样避世以图自保。 实际上,作为早期信奉墨家思想的鲁迅先生也在后期收敛了锋芒,即便是作为民族脊梁的他也是不想四处树敌,不想把真话说尽,然后让自己在社会上无法生存。这也是鲁迅先生日益明白了社会的残酷、人心的险恶,为了自我保护开始对真话有所保留。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庄子•秋水》的篇末讲的是北海神对河伯说不要为追求虚名而丧失本性,要守住天然本性。这就是本篇的主旨。 但是我们现代人几乎不可能完全回到婴幼儿纯天然的状态,日益增长的欲望与成心偏见把我们的本心蒙蔽了,让我们不再是最初的那个纯真自然的自己。庄子只愿曳尾涂中,只是想守住本来的天性,我们现代人不可能做到庄子那样物我两忘,但尽量让自己减少欲望与对这个世界的主观偏见,就能让我们渐渐返璞归真,这就是与道同游。
0 阅读:1

晨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