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深刻领会“人是环境的产物”这句话的含义。人是很容易被环境同化的,所以一个人到了好的环境中自然而然会受到好的熏陶,到了坏的环境中又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坏的影响,其实这就是“同类相感、同声相应”的原理。
最初就有先知先觉能力的人是会主动选择环境的,比如择校、择业,择校时会留意哪所学校的环境怎么样,校风怎么样,择业时会留意那家单位内部环境怎么样,自己进去以后有没有发展的空间,能不能适应里面的工作氛围。有的人即便是事先没有了解充足而选择了,事后感觉不对劲,也会马上产生警觉,果断从这样的不理想的环境中抽离,以防温水煮青蛙,这其实也是及时止损。
孩子不能自主选择环境,成人有时为了生存所迫,其实也不能选择环境,比如,有的人明知自己的生活区有一些素质差的人乱扔垃圾,且习以为常,导致环境脏乱差,但自己又不能搬走,于是只能忍气吞声,在这种环境中委屈自己。有的人会举报那些没有公德心的人,会向社区投诉,希望环境得以改善,有的人是知道自己管不了别人,也不想管,但也决不会让那些低素质的人带偏自己,无论别人怎么无底线,自己还是坚持守公德,不乱扔垃圾,不制造噪音扰民,不祸害他人。这样的人也就是不被环境同化的人。
再比如,有的单位多是一些喜欢谄媚上司、对上司像奴才对皇帝一样附首贴耳言听计从的人,但还是有人不愿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宁愿辞职不干面临失业的风险,也不被环境同化。这样的人就是很有原则与节操的人,但也有可能是会吃亏的人。这就要看大环境怎么样,如果天下乌鸦一般黑,那这样的人一般会有处处碰壁的经历,如果只是某个小环境不尽如人意,那还有选择的余地,可以另谋高就。
所以说当大环境不好时,一个人若想坚持做自己,这是需要足够的勇气与定力的。一般人不是被环境同化,就是毁于这样的环境。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孤独者》中魏连殳的遭遇就说明了平时再怎么特立独行的人一旦面临活不下去的困境,就有可能向世俗妥协,最后被环境同化,然后就是失去了自我。
魏连殳最初也是心高气傲的一个人,他与周围人格格不入,骨子里根本就不屑于与那些俗人打交道。他只对房东的孩子们很有爱心,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但他也认为孩子们后来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
其实不止是孩子们的坏是环境教坏的,魏连殳自己后来的改变也与环境的坏有着密切关系。
魏连殳因为喜欢发表没有顾忌的议论,被人盯上了,后来被校长辞退了。失业以后的他生活无以为继,还拜托申飞为自己谋份差事,哪怕是一月二三十块钱的钞写工作也可以。
申飞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帮不了魏连殳,陷入困境的魏连殳最后为了活下去只得做了杜师长的顾问。
然而这样的工作性质与做教员是大不相同的。环境改变了,周围的人都是一些官场中人,这就必须得学会颂扬、钻营、磕头、打拱、打牌、猜拳,为了融入这样的环境中,还得学会装孙子,学会应酬各色人等。
这样的环境显然是充满了乌烟瘴气的,也是充满了勾心斗角的,这对魏连殳来说其实是一种折磨,但他已没得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人的内心是矛盾的,也是扭曲的,于是魏连殳也变了,他被环境同化了,他的屋里宾客不断,三日两头的与人聚会,沉迷于猜拳行令,说笑吟唱,他变得醉生梦死,放荡不羁,他不再对房东的母亲恭敬有加,还骂她老家伙,对房东的儿女像对狗一样戏弄。
这样的魏连殳其实已经是行尸走肉,他自然是被环境彻底毁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频频吐血,后来就死了。
魏连殳的结局,不正是说明人的命运的好坏取决于生存的环境么?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环境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不好的环境,指的是会对身心有致命隐患的,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一生命运的。一个人一旦置身于那种充满了尔虞我诈、刀光剑影的环境中,就不可能享受宁静的喜悦,不可能有美好的体验。
如果想做好自己,那就拒绝被不好的环境同化,即便是不能从那种不好的环境中及时跳出来,也要尽量保持自己的思想的独立性,不让自己彻底成为环境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