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骤然成为正数的原因也是因为之前卖的理财产品到期所致。
2018年筹资225亿主要是为了零售业发展进行的巨额投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金额,则被苏宁的金融服务用来放贷了。
这个地方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一家连续两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是负数的零售公司,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分红率的波动非常的大,除了说明公司的分红决策做的不够到位之外,也更说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稳定分红的能力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那么我们来看具体的数据,可以看到苏宁这10年间分红的金额一直是非常低的,基本上都在10亿以下,2012年之前,苏宁是那种赚到钱不分红的公司
但是从13年开始,苏宁本身赚不到啥钱,即使全部分红,也分不了多少钱,所以分红的比率变大之后,反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部分投资者觉得苏宁很大方。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08年的87亿上涨到了809.17亿,涨幅约为9倍,说明公司虽然亏损不断,但是它的扩张规模以及速度还是很快的。
扣非净利率:可以看到苏宁的扣非净利率从2012年开始暴跌是因为,苏宁2012年与京东开启了电商价格战,导致扣非净利率急剧下滑,在2014年之后是有一个明显的回升的,是因为苏宁的三费控制能力有了一定的成绩,2018年有所下滑是因为急速的扩张导致三费的占比增加了不少。
但是从2014年至今的整体的趋势而言还是稳步向好的。

苏宁自从2012年与京东开启价格战之后,扣非ROE从2013年就一直负数了,并且延续至今,因为这一场价格战,苏宁的毛利率、净营业周期都是在逐步衰退的
于此同时因为这场价格战,苏宁的不得不扩大规模,不断的投资资金与京东竞争,由于主营业务造成的亏损,苏宁不得不另寻渠道赚钱(金融业务放贷)导致2018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是负数,但是苏宁的金融业务也没赚到啥大钱,这些钱即使分红超过90%也没多少。
加上苏宁的分红率也不稳定,这三个都是减分项,唯独扩张的规模和扣非净利率的增长还是不错的。

从营收来看苏宁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超出了国美,2008年苏宁和国美的就营收来看,水平是相差无几的,但是截至2018年苏宁达到了营收达到了国美的2.6倍之多。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