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职场“打工人”变成“时间贫困户”

冯海宁 2025-01-22 18:30:25

1月16日,“正式被确诊为时间贫困户”话题登上热搜。所谓“时间贫困”,最主要的表现是觉得被任务追着跑、忙不过来、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精力难以恢复、每天都觉得很累……而存在这类表现的人就属于“时间贫困户”。有网友表示,这些症状都有。

有人说,时间是公平的,它不会给任何人多一分一秒。这话看起来没有错。不过,仔细品味这句话或观察现实会发现,有的人确实是时间的主人,有的人却非时间的主人。比如自由职业者、不上班的居民以及掌权人群,相对而言会拥有时间自由,而很多普通“打工人”往往没有时间自由。

其中,不少“打工人”就是“时间贫困户”,即每天忙于上级领导安排的各种工作任务,在上班时间一个人被当成两个人在用,即便上个厕所也得通过冲刺来完成;虽然按时下班,但得面对“微信加班”,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会因为没时间去相亲、谈恋爱,而耽搁终身大事。

去年,一项有2002人参与的调查显示,56.2%受访者呼吁遏制超长加班、隐形加班。而经常被加班困扰的“打工人”,基本上是“时间贫困户”,即每天被工作任务追着跑,即使超过下班时间也无法止步。所以,公众对“工作忙”“加班累”抱怨较多,一些地方也整治过超时加班等问题。

此前,过度加班造成“打工人”身患多种疾病乃至猝死,曾引发广泛关注。但却没有从时间贫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实际上,时间贫困也是一种“病”,这种“病”不仅表现在身体和精神层面,还因为造成某些人没有精力和体力完成其他个人事项和公益事项,有可能波及到更广泛的领域。

从网友反应看,“时间贫困”这个话题引发了共鸣。很多网友表示,“被确诊,自己就是这样”,例如“俺就是,除了工作,就是睡觉”。还有部分网友分析原因,表示“身不由己”。这都反映出,“时间贫困户”确实不少,其中大多数是“打工人”,因为“打工人”往往既被动且忙碌。

发表在《心理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论文分析指出,工作时间、强度、质量是造成感觉时间不够用的主要原因。这种分析有一定道理,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就会挤压个人时间,工作强度大、质量要求高就容易造成身心疲惫。这需要引起相关用人单位、“打工人”和劳动权益保障部门高度重视。

因为时间强度过大时的匆忙感和紧迫感,会让人的身心一直处于应激状态,更易采用不健康的放松方式,如暴饮暴食、抽烟酗酒、久坐不动、熬夜晚睡等,导致头痛、肠胃不适、肌肉酸痛、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作为“打工人”,尤其要提防这些健康问题扎堆赶来。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节省用工成本固然没有错,但分配给职工的工作任务过重,或者强制加班,就容易造成职工时间贫困,带来健康问题、社交问题,难免影响职工幸福感和单位内部凝聚力、战斗力。所以,节省用工成本更应该通过智能化等途径解决,不能把职工变成“时间贫困户”。

目前,统计部门已对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发布了统计结果,“996工作制”等话题也频频引发热议,这都在提醒立法部门和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法规和监管,维护劳动权益。当然,每个人自己也要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微休息”等方式,减少或者避免时间贫困以及健康问题。

0 阅读:22

冯海宁

简介: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