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次补阳,不如一次通阳!张仲景的千古方,阳气畅通全身

沛珊说健康 2025-04-25 17:09:39

在中医养生的理念中,“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关乎健康与活力。许多人认为,想要阳气充足,就得多补阳,但殊不知,“一百次补阳,不如一次通阳”。当阳气通道受阻,补得再多也难以发挥作用。

阳气的运行,犹如江河流水,畅通无阻才能滋养全身。若气机郁滞,阳气被困,即便食用再多温补之物,也无法抵达身体各处,反而会导致“虚不受补”,出现上火、燥热等症状。此时,打通阳气运行的通道,让阳气自由舒展,才是关键。就像被堵塞的河道,只有先疏浚河道,河水才能重新奔涌向前。

四逆散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味药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犹如春风吹散阴霾,能升发阳气,为阳气的运行打开通路;芍药养血柔肝,与柴胡相配,一散一收,调和肝脾;枳实理气散结,像一位清障工人,消除阻碍阳气运行的气滞;甘草调和诸药,使整个方剂的作用更加协调。四味药相互配合,共奏疏肝理脾、透邪解郁、调和气血之效,让阳气得以顺利通达全身。

在临床应用中,四逆散常用于治疗因阳气郁遏导致的手足不温、胸胁胀满、腹痛泄泻等症状。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志不畅,极易导致气机郁滞,阳气不通。此时,四逆散便能发挥其通阳的优势,帮助人们恢复阳气的正常运行,改善身体的不适。

补阳是“添柴加薪”,通阳则是“清理烟道”。只有烟道畅通,新添的柴薪才能充分燃烧,释放热量。养生之路,与其盲目补阳,不如先关注通阳,巧用四逆散这样的经典方剂,为阳气的运行扫清障碍,让身体真正充满活力。

如果你有什么与疾病防治或中医学习相关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3 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