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穴调五脏,气血调和百病消!每天按10分钟,赶走小毛病

沛珊说健康 2025-04-23 15:35:33

中医常言“穴位是打开健康之门的钥匙”,五穴对应五脏,通过合理刺激,能调和气血,让身体重回平衡状态。下面就为你详细解读这 5 个养生要穴。

第一,太冲穴——疏肝

太冲穴被誉为 “消气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当情绪压抑、肝气郁结时,按压太冲穴,能像打开泄洪闸一样,将体内郁滞的肝气排出。日常坚持按摩,不仅能改善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等症状,还能让肝脏更好地发挥疏泄功能,维持身体气机的顺畅。

第二,太溪穴——补肾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刺激太溪穴,就如同给肾脏补充能量。无论是腰膝酸软、耳鸣头晕,还是因肾虚导致的精力不足,经常按摩太溪穴都能起到补肾填精、固本培元的作用,让肾脏充满活力。

第三,足三里穴——补脾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足三里穴堪称补脾健胃的“黄金穴”,按摩此穴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问题,为身体气血的生成提供充足的营养。

第四,太渊穴——补肺

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肺主气,司呼吸。刺激太渊穴,能补肺气、止咳喘,对肺气虚引起的气短乏力、咳嗽气喘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效果,让肺部的呼吸功能更加顺畅。

第五,内关穴——补心

内关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心包经的重要穴位。心主血脉,藏神志。按摩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心悸、失眠、胸闷心痛等问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你有什么与疾病防治或中医学习相关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5 阅读:123
评论列表
  • 2025-04-23 18:58

    这些穴位常按,赶走小毛病,避免大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