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史话」剃发易服与汉服复兴运动

我是个大司徒 2024-08-14 14:15:49

大家好,我是大司徒,上期节目我们谈到了清朝是否是中国,

有赞同,有反对,而反对的朋友主要抛出了一个问题,即清朝人与前朝有着非常差异化的装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剃发易服。

我还是要强调!不管你是明粉还是清粉,看我的节目时都要谨慎,因为我不一定说出哪句话就把两边都得罪了。

谈起明清历史,我们就不得不谈谈剃发易服,但实际上这里有一个严重的误解,就是剃发与易服实际上是两件事,剃发是剃发,易服是易服,所以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是要分开讲的,好,我们先讲剃发。

我们都知道,中国正统王朝一直以来的发型都是束发带冠,商周以前的时代发型比较多样化,但也都是以长发为主,清朝在舆论上一直备受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实际上就是因为剃发政策,现如今网络上讨厌清朝的人大多都是讨厌那个难看的猪尾巴,以至于这种丑陋的形象一直影响到了海外,至今外国人对我们的刻板印象都是一根肮脏的辫子,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清朝没有剃发,那是不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那么糟糕。

首先我们在影视剧和老照片中看到的清朝人发型大多都是这样的阴阳头,而现实中,这种阴阳头月亮门则是在清朝晚期才流行的,我们看早期的清朝画作以及外国人的记录,早期清朝人大多是金钱鼠尾辫,即只留铜钱大小一片头发,发辫从铜钱孔中穿出才算合格,到了中期,辫子基本是猪尾粗细,到了晚清,依然能够看到这种近乎光头的发型。

而伴随着剃发令的还有著名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血腥与残忍政策,实际上到了顺治年间,满清入关以后,除了大明王朝的死忠粉外,江南地区的士人百姓对于谁是统治者其实不是那么抗拒,反正谁来了我都是缴税纳粮,可就是因为剃发令,从而导致江南地区大量士人百姓奋起反抗,才酿成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剧。

好,我们接下来分析分析,为什么满清要搞剃发政策,从传统汉人的角度来看,《孝经》有云:身之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大家都熟悉,但这句话给现代人了一个误解,认为古人完全不敢破坏头发与皮肤。

实际上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教导人们爱惜自己身体,你的身体是父母给的,要好好珍惜,并不是说古人完全不剪发剃胡子,实际上我们看《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剃胡子的场景,剪发在中国古代也一直是一个行业,宋明时期都有关于理发行业的规定,但当时的剪发并不是剃头,而是修剪,就好现在女孩子剪发是一样的,所以剪头发,刮胡子,修指甲,甚至在被衣服遮挡的地方刺青纹身都是被允许的。

至于留辫子的问题,早在商代的时候,中国人就有留辫子的习惯,也就是说,留辫子并不是真正的弊病所在,剃发才是,

剃发自古都是一种刑罚,古人称作髡,同墨刑刺金印一样,对于良家子弟来说都是一种侮辱,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也有关于剃发的争论,但佛教传入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强制性的,而且汉末魏晋时,儒家并没有后世理学那么严苛,佛教又披着宗教的外衣,出家嘛!出家即无家,而满清的剃发令是强制性的,并且没有任何合适的理由依据。

由此可见为什么明末汉人会对剃发有那么强烈的抵触情绪,其实北方少数民族髡发的传统古来有之,不止满人一家,例如契丹人的地中海,蒙古人的不狼儿,甚至日本武士的半月头,关于为什么东亚地区的民族都不约而同的采用髡发,我之后会做详细说明,今天就不细谈。但我要说的是,绝对不是为了美观!许多习俗是纯粹的习俗,而不是审美!

我举个例子,满清人真的认为金钱鼠尾好看吗?不见得吧,我们看明末的一些记载,都可以得知,在入关以前,满人对发型这个事并没有扣的特别细,有留地中海的,有留两个三个,甚至一堆辫子的。

即使入关以后满人自己,也并不完全遵守所谓金钱鼠尾的规定,我们看清朝皇帝们的画像就可以看出来,他们鬓角都留着头发,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大秃瓢这玩意不好看。那问题来了!明知不好看为什么还要下令实施呢?这就是个学问了,实际上我们把自己带入当时的清政府就能明白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边缘民族统治中原地区,回头看看,有谁成功过?北朝?鲜卑人搞汉化,现在哪儿去了?

元朝?蒙古人心眼比较大,而且蒙古人吃过见过,文化方面又比较开放,不在乎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搞剃发易服,但结果是,这会儿在草原遛马呢!当年女真人的金朝倒是搞过类似的剃发易服政策,但搞不下去,除了朝廷内军队里,和京师周边能够勉强实施外,其他地方受到了强烈反抗,至于为什么金朝不大规模武力镇压,有多种原因,一是当时女真人刚刚崛起,自己内部也不完全统一,甚至出现了大量女真人束发汉服的现象,二是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允许,你想南宋还在啊!要因为剃发易服搞得内部动乱,到时候南北夹击肯定受不了。

而清朝这边,一方面,南明烂泥扶不上墙,眼看就要玩完,够不成大威胁,而自己的老前辈蒙古人当年没搞剃发,不到一百年就撤回草原了,这对多尔衮等清朝统治者来说算是一个警钟,这也是为什么满清非得搞剃发令的原因,实际上就是要从身心方面摧残汉人,而且怎么丑怎么来,怎么难看怎么弄,让你里子面子都得服我。

我们现在看,这种做法实际上十分高明,等到辛亥革命时期剪辫子的时候,那笑话才闹大了,这是祖宗留下来的!不能剪啊!甚至许多地方因为剪辫子闹出来人命的事情也不少。

说好听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但不得不说,辫子已经成为中国近代的一个污点标签,是文明化之后的中国人最想甩掉的刻板印象。

说完剃发我们接着聊聊易服,虽然易服令是随着剃发令一起发布的,但这玩意儿最开始只能在朝廷内和军队中实施,正常人动动脑子都知道,想要在几年几十年之内,让数以千万甚至上亿的老百姓改变穿着,根本不可能,我们可以在康雍乾时期的许多画作里看到老百姓留着金钱鼠尾辫子,还身着汉服的影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图画中的人物前额剃发,但后脑勺的辫子却挽成一个发髻,这也算是一种无声的抗争,甚至清末时期,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偏远地区的老百姓还是身着右衽汉服,就连清末名臣沈家本都经常身穿汉服。

我说到这肯定有汉服党会说我在给清政府洗白,注意!不是满清统治者不想易服,而是代价太大!短期内根本办不到!为什么?因为易服不像剃发那样,用高压政策就能实施,你想想,你是统治者,你要给数千万的老百姓换衣服,怎么换?准备几千万套长袍马褂,然后把老百姓衣服扒下来换上吗?不可能!

有人说控制生产渠道,对不起,那个年代没有生产渠道,你看看《红楼梦》,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贫苦人家,都是买布匹自己做,或者请裁缝做,满清统治者可以用权势去逼迫那些上层士人贵族们易服,但对于广大老百姓,他们是没办法的,因为衣服这个东西在当时来讲是个奢侈品,普通老百姓一个人最多一两件,国家暴力强行要求易服根本做不到。

但不论怎么说,从今天来看,易服这个工作完成了,怎么完成的?其实就是潜移默化,我说了,易服只是易了上层人士的服,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没文化不识字的人来说,那些官老爷,员外爷,秀才举人们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的言谈举止影响着普通老百姓,他们这么打扮,渐渐的,老百姓也就跟着学,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许多汉服爱好者应该都知道的,所谓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官从隶不从,但到了后期,女人的衣服,衙役的衣服,甚至死人的寿衣也都从了?为什么?有人逼他们吗?潜移默化嘛!尤其对于底层民众来讲,他连字都不认识,你让他纠结几百年前自己穿什么衣服,人家当官的有学问有地位的人都这么穿,我就穿个低配版的也行。

所以,剃发是强制进行的,而易服是半强制的过程好了,说完了剃发易服的过程,我们再来看看近几年所流行的汉服复兴运动,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汉服,汉服,顾名思义,就是汉族的传统服饰,那什么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呢?实际上,自从西周定鼎中原,一直到秦汉大一统后,汉民族逐渐形成,汉民族的服饰也是不断变化的。

从开档绑腿到缝裆裤子,从右衽宽袍到圆领箭袖,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如果一个汉代人看到隋唐之后的服饰,他一定怀疑这是哪个蛮夷部落的衣服,对于汉服究竟是以哪个朝代的形制为主,圈内也是吵的不可开交,当然也有人说只要有汉元素就是汉服,这就引发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是汉元素?

隋唐之后,由中亚地区传来的圆领是汉元素吗?明朝仿制蒙古人曳撒的飞鱼服、斗牛服,以及对襟立领是汉服吗?实际上我们看现如今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服饰上用的,也大多是满清的盘扣,真正有民族识别性的都是布料,花纹,头饰之类的东西,他们是不是也要追根溯源呢?

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汉服运动大约起源于02年03年左右,虽然今天对于汉服运动有褒有贬,但现在回头看看,在那个时代大家对清代以前的服饰印象都很模糊,以至于即使是央视拍电影电视剧,也都是以戏服位主,可以说在汉服复兴运动以前,大家对于汉服的印象都集中在京剧舞台上,那个时代敢于打破成见的,都是勇士,而现如今我们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种类繁多,越来越考究的服化道,这无疑是要归功于这些年的汉服复兴运动的。

其实汉服复兴运动的主要矛盾点,一是民族沙文主义,二就是审美观。汉服爱好者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五十五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为什么汉族就没有,而且相比于蜈蚣扣,汉服在审美上的确有优势,这点cos达人雍正绝对赞成。

不论从民族自豪感还是审美观上来看,我其实都是很喜欢汉服的,但是,近些年汉服运动几乎已经成为一个笑柄,为什么会这样,就像我之前说的,由于传承的缺失,使得对于汉服的定义十分困难,如果汉服复兴运动只是致力于推广汉民族消失的服饰传统,并且在审美层面和考据层面进行探究,就像当年满清统治者易服那样潜移默化的去改变世人的习惯的话,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会接受的。

但近些年汉服圈越来越饭圈化,你在汉服圈里几乎只能看见三种人,一是极端民族主义者,二是爱慕虚荣的小鲜肉小仙女,三是卖衣服的商家。

最可笑的是,这个圈子里居然还有人讨论山正的问题?汉服还有正版的?第一次听到这个我都懵了!谁给你的版权?

虽然汉服爱好者们往往不赞成将自己的行为定义为cos,但事实上是,汉服圈与cos圈lo娘圈是高度重合的,汉服圈所谓山正之分本身就是从lo圈cos圈抄过来的。

我们讨论一件衣服的山正时,往往在说两个问题,一是形制,二是花纹logo,首先汉服形制本来就是老祖宗的东西,没有抄袭一说,至于花纹什么的,反正我在市面上看到的所谓正版汉服,没有一件花纹是自己设计的,大多都是来自工笔国画当中,你几乎能在所有的旗袍店,民俗店,甚至你家的床单背面上找到原型。

只不过有的材质和工艺好一点,有的差一点,或者干脆是影楼装,但现实是,那些材质工艺好的汉服大多很贵,广大学生党都买便宜的,工艺稍差的汉服,那些贵的厂商卖不出去,于是生造出来所谓山正概念混淆视听,说到底,还是一个阶级矛盾,汉服圈的现状就是大的服装厂商利用舆论优势忽悠那些,小仙女小鲜肉和民族主义者打压小厂商的闹剧而已。

最后我具体谈谈汉服复兴运动真正应该走的方向,许多人都觉得应该走日韩的路,我觉得是这样的啊,任何民族的所谓传统服饰,都是不断演化的一个过程,例如我刚才说的大多数少数民族服饰都有盘扣这个事,这就是一个演化过程,日韩服饰虽然传承没断,但是由于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它的演化断了。

反观西服,实际上就是一个演化的结果,而汉服面临的问题是传承断了,传承断了,也就是没有权威,没有权威,谁说了也不算,而我们现在能够捡起来的也都是零星边角,所以对于汉服复兴,我得出的结论就是,一方面,在节日庆典之类比较隆重的场合,汉唐宋明你爱穿哪个穿哪个!至于真正的复兴运动则是要走演化的路线,至于这个演化路线该怎么走,那就是设计师的工作了,交领、圆领、襦裙、袄裙、深衣、曲裾,半臂、褙子都可以设计,我是认为汉服的纯仿古时代迟早是要过去的,想要让更广大的人群接受并且发展,演化是必走的一条路,当然,我也是作为一个外行人在这里胡说八道,该怎么发展我也插不上手。

我是大司徒,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

我是个大司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