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才是人生本质

无知的求道者 2021-10-13 08:37:23

今天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涉及到一个“病态”的问题。

而这个“病态”问题,所有人出奇相似的地方在于,都围绕一个问题:朋友极少,感觉孤单。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新鲜。因为这个话题,无论是跨越时间还是空间,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热度的话题。

话题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但是,话题背后的问题,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焦点——大家都认为自己“有病”。

从小学到大学,感觉所有的朋友都是阶段性的,过了也就忘了,忘了也就丢了,感觉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所谓的朋友过去就过去了,以前上学的时候好得不得了,毕业不久就几乎不联系了。脱离了特定环境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人交流,我还以为只有我这样。

我真的一直怀疑自己有病,而且现在回家了,小城市,可以联系的人越来越少,基本上没事就是在家待着没有朋友可约,跟别人联系也觉得麻烦,之前关系不错的朋友久而久之关系都淡了,说实话有时候真的挺孤独的,长大了很多内心话却不知道向谁开口说,社交恐惧症越来越严重。

闺蜜还有了别的更好的朋友,我一直以为我只有她就够了,没想到当去找她的时候她却有了更好的朋友,瞬间感觉我好多余,其实我还是一个人的,根本没有好朋友,唉,本来除了她就没有好朋友了,现在什么都没了,和别的同学根本不联系的我,其实挺废柴的。

我跟你一样 其实我也想像别的女孩子一样 拥有几个真正的好伙伴闺蜜团 再后来就感觉自己和社会脱节了一样 只有我一个人还停在原地。

每到一个新环境都有新朋友,可是一旦离开那个环境我就不知道要怎么把关系继续维持下去。别人不找我,我就不会主动找别人,维持关系总是很被动,久而久之关系就淡了,不在一个环境以后就不知道该聊些什么了,我很羡慕别人有闺蜜有发小,可是我都没有

我以为只有我自己是这样!我看着身边好多人她们至少都有一个好朋友的~而我只有自己。我以为只有我这么孤独

今天看了这篇回答才知道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2019年末看到这个回答真好,有种并肩奋战的感觉。啊!突然释怀好多。

孤单

更为确切地说,一个命题的引发,可能揪出很多的“病人”。

然后这些“病人”开始谈论各自的“病情”。接下来,每当一个“病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他的“病人”蜂拥而至,同样抱着同情心和自怜自悯的态度认真倾听着。

这个“病人”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是病人,只是活在了自己的虚妄中,然后自以为自己“生病”。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因为这些内容就仿若一个“精神囚牢”,孤独,不容于世,或者其他,在这些负面词汇的轰炸下,你越看,就觉得自己真的生病了。最后形成了一个“精神思潮”的包裹。

但是,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来想的话,可能又会是另一个认知。然后自然而然地从“精神囚牢”中走出来。

即如果你发现大家都很少有朋友,可能这就不是“心理疾病”了,而是一种极其正常的社会现状。

就好像女性说一个男性好色,然后开始嘲笑。当他发现,原来所有的男性都好色,那就正常了。反而不好色的男人,才是不正常的。

也就是说,对于朋友少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将“共性问题”扭曲为“个体问题”。

扭曲

换句话说,很多人在“想象认为”和“现实认知”中分不清。所以才造成了“我是不是不够好”的心理问题。

所以,你会不断地自我反省,为什么我留不住曾经一起同舟共济的朋友,也留不住身边朝夕相处的人。这个过程很痛苦,你曾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优秀,后来发现即使努力变得优秀也无济于事。

什么是心理问题,这就是心理问题。

这是一种对这个世界的“主观构想”,同样是偏离人文社会正常态势下的一种“认知差”。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阅世知识的逐渐积累和思考的深入,你渐渐才会明白,并不是他们选择离开了你,而是你们选择了互相分开。

环顾四周,只有在互相需要时,人和人才会成为朋友,需要陪伴,需要是很短暂的,正如古人需要灯油和灯芯,现在我们需要电力一样,友谊也是一样。难以抑制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会围绕着我们,但不代表我们真的需要原本失去的物件,我们只是在怀旧而已。

随时可能分开

或者说,从本质上而言,友谊只是一个生活空间的附加品。

“附加”本身就是这样的。随时都有可能相互抛弃。所以造成了每个阶段的朋友都不一样,有些人总会被自己淘汰或别人淘汰自己。

所以,我们一旦脱离了原本的环境,我们就会不再和之前的人联系。在新的环境再认识新的人,有了新的附加。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相隔一方的朋友,非常容易“失联”,因为附加的“效益”在慢慢变弱。

即使现在网络很及时,交通也方便,但是“附加价值”并不及时,异地恋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朋友。

当然,不是对方无情,同样,也不是自己无情。而是所有的“附属价值”都必须附着在“生存核心”本质之上。

就好像我们功利心。金钱只是表象,欲望才是本相。我们只是用金钱诠释欲望本质而已。

说到这里,你或者就应该明白了,孤独才是本质,社交只是一片片飘过的云而已。

如果你的认知追溯到本源相,对于“朋友少”这个心理疙瘩,就会认识到,这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常态”。

我们要学会善于发现生活的美,本质来讲,还是多姿多彩的。不要执着于一角的得失。

人民美好生活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拓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都是路。想了解更多认知领域,请关注我。

0 阅读:279
评论列表
  • 2021-11-20 06:59

    平生不会孤独,便会孤独,才会孤独[吃瓜]

  • 堕入深渊太久,别忘了有阳光存在,你我若有缘,迟早会再见。

  • 2021-11-19 23:01

    孤独不是,自在是[捂嘴巴]

  • 2021-11-08 14:10

    朋友都是阶段性的,因为距离、因为三观的不同、因为不再需要,因为友情的本质是互相需要,是互惠性的,一方不需要或双方不需要,友情就戛然而止,能有陪你走一生的朋友,一定要珍惜。

    认知心理学MR 回复:
    是的

无知的求道者

简介:扩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全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