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愿意用心带娃,孩子就已拥有了未来人生一半的成功。
前段时间,网上有种类型的视频特别养眼,那就是爸爸带娃。
爸爸带着四个孩子宁静专注的写字练书法,
爸爸陪着三个孩子玩成语接龙,玩得一个比一个欢
爸爸每天6点起来陪着女儿一起朗读
爸爸陪儿子早读,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孩子的行动
这些愿意陪伴孩子一起学习、玩耍和长大的爸爸,获得了无数网友们的喜欢与点赞。
爸爸的用心陪伴,让孩子更自律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尔弗说: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巨大,会一点一滴地渗入孩子的血液,嵌入孩子的灵魂”。
曾经有张图火遍了整个网络,图片中有四个人,三个儿子坐在书桌前写作业,爸爸则坐在孩子后面的沙发上看书。
与之相辉映的还有一墙的奖状,惹得网友们纷纷感叹“别人家的爸爸”。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知道他家为啥一墙奖状了”。
听孩子妈妈说,这位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后都会放下手机陪三个孩子学习,和孩子交流就跟对待朋友一样在沟通。
在这位爸爸看来,工作虽然很忙,但时间挤挤总是有的。
他经常在陪孩子看完书后,会和孩子聊一些学校里的事,还会告诉孩子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的一些事情。
给足孩子爱,把孩子当朋友一样真诚沟通,陪伴孩子读书学习,常和孩子聊学校的事或者自己工作上的事,这样的爸爸带出来的孩子怎能不自律、不优秀?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曾说:“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老师。”
爸爸的用心陪伴,能够让孩子更自律。
有位网友看到爸爸对孩子的陪伴与影响,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爸爸对她的陪伴与影响。
她说:“我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深,在我小时候他同样要求我们早睡早起,从来不允许我们睡懒觉。现在当妈妈了,早上真的爬不起来,但是爸爸妈妈当年的影响一直牵引着我,必须起来了,孩子上学,而我要做早饭。
是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
在孩子越小时,这种影响对孩子越大,甚至直接塑造了孩子的整个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有爸爸陪伴成长的孩子,他人生成功的概率更高看过动画片《舒克和贝塔》的家长,相信都知道“童话大王”郑渊洁吧!
郑渊洁就是一个热爱教育和愿意陪伴孩子成长的爸爸。
在郑渊洁的家庭教育理念里,他提出了“先学爸,后学霸”的概念。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想孩子成为学霸,先让孩子学爸学妈。
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父亲教育和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郑渊洁有一次带女儿去医院看病,女儿问他是不是所有的病菌都住在医院里?
女儿的这句话给了郑渊洁写作的灵感,然后他告诉女儿要根据这句话写一部长篇小说。
于是,他便写出了《病菌集中营》。
在写这部小说的过程中,郑渊洁每天都会跟女儿报告作品进度,还让女儿给作品中的人物起名字。
郑渊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最终,他的女儿高三毕业时考了全校第一,被美国六所名牌大学的本科同时录取,并在大学里多次获得奖学金。
正如他在《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一书中多次强调的那样:
“效果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身教,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请闭上您的嘴,抬起您的腿,走您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教育就是陪伴,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陪伴与引导,孩子人生成功的概率将更高。
前天和一位朋友聊天,谈起孩子的学习。
有一句话,我觉得朋友说得特别对,他说:“家有孩子,爸爸要管,爸爸不管,孩子就难以成才”。
说起这位朋友,他们夫妻在对待孩子的陪伴上可谓是在我们县城都找不出第二个了。
从小学开始,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直都陪伴在孩子左右,早上爸爸送去学校,晚上妈妈接回家。
他们夫妻俩也都各有工作,工作之外的时间基本都用在陪伴孩子上了。
孩子也不负他们所望,不仅学习成绩好,还特别的懂事,也很心疼父母。
当许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叛逆焦头烂额,满是无奈时,朋友的儿子正为自己的大学梦努力。
范津在《家庭教育·我的故事》中写到:
“父亲最大的使命,不是制造一个生命,而是去陪伴一个生命,让他在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是的,陪伴一个生命成长是爸爸的使命。
因为爸爸的用心陪伴,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底气。
有一句话说,你的时间花在哪,你的收获就在哪。
养育孩子也是,在孩子还未成年时,爸爸妈妈给足了孩子爱与支持、陪伴与鼓励,待到孩子长大,那些爱与陪伴会最终会回流到父母身上。
愿天下的爸爸们都能够重视自己陪伴孩子的巨大作用,用心去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