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内则》记录的贵族食谱和“煎、烤、烹”的烹饪技法

作家老沈的文笔 2023-11-13 10:57:17

现在,说到烹饪技法,通常以“煎、炒、烹、炸”来概括。

其实,在南北朝之前,古人的烹调方法,主要是“煎”“烤”和“烹”。

“烹”,就是“煮”。而“炒”和“炸”,基本没有。

《礼记》,是西汉初儒生戴胜学习周礼的笔记,后来成为儒学经典。其第十二篇,名《内则》。所谓“内则”,是指贵族家里的“仪礼规矩”。

此篇中,讲了很多秦汉以前的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小篆“煎”)

下面这一大段译成白话的记载,讲的是周朝低等级贵族以上“人家”的“食谱”及“规矩”——

饭有:黄饭、稷米饭、稻米饭、白梁饭、白黍饭、黄梁饭。

此六种谷物,还分为完全成熟和未全成熟两类。

馔时佐餐有:牛肉羹、羊肉羹、猪肉羹、烤牛肉,摆放在第一行,居北,从西侧排放;肉酱、切成大块的牛肉,肉酱、切细的牛肉,摆放在第二行,从东侧排放;烤羊肉、切成大块的羊肉、肉酱、烤猪肉,摆放在第三行,从西侧排放;肉酱、切成大块的猪肉、芥子酱、切细的鱼肉,摆放在第四行,从东侧排放。

以上“四行十六豆(按:器皿)”,是下大夫的食礼规格。

若还有野鸡、兔子、鹌鹑、鷃雀等,摆放在第五行,属于上大夫的食礼规格。

(小篆“醢”)

饮料有:各种醴(米酿的甜酒),都包括清醴和糟醴。稻醴、黍醴、梁醴,都如此。有时以粥为醴,有用黍煮的粥、酢醋、水、梅汁、寒粥。

酒:清酒和浊酒。

进献的笾、豆容器中盛放的食物:大豆糗、米饼粉酏。

“(诸侯)国君”燕食(按:即平时所吃)的食物有:蚌蛤酱配菰米饭、野鸡羹,麦子饭、配肉羹和鸡羹,大米饭、配犬羹和兔羹,所有肉羹都加入用佐料和米屑调制的汤,但不加蓼菜。烹煮小猪,以苦菜包裹,猪腹里填入蓼菜;烹煮鸡,加入醢酱,鸡腹中填入蓼菜;烹煮鱼,加鱼子酱,鱼腹中填入蓼菜;烹煮鳖,加醢酱,腹中填入蓼莱。吃干肉条,配上蚁卵酱;吃肉羹,配上兔肉酱;吃麋鹿肉片,配上鱼肉酱;吃细切的鱼肉,配上芥子酱;吃生鲜麋鹿肉,配上醢肉麇酱;吃桃干、梅干,要配上大块盐巴。

(小篆“熬”)

这个食谱里面,某些“酱”、“醢(hai)”(“醢”也是一种“酱”), 需要用动物油脂调制。“粉酏(yi)”,则是以动物油脂与稻米搅拌做成的粉饼。

某些“横菜”,也需要动物油脂。

《内则》里说,要根据四时节候安排饭食——

春天,适宜吃羊羔、小猪,用牛油烹调;夏天,适宜吃干雉、干鱼,用狗油烹制;秋天,适宜吃牛犊、小鹿,用猪油烹调;冬天,适宜吃鱼、鹅,用羊油烹制。

牛油,称作“膏芗(xiang)”;狗油,称为“膏臊”;猪油,称作“膏腥”;羊油,叫作“膏膻”。

(小篆“烹”)

动物油脂,为“膏”,亦为“脂”。

《内则》云:“脂用葱,膏用薤(xie)。”郑玄《注》:“脂,肥凝者,释者曰‘膏’。”

这是说,动物肥油为“脂”,化开之后为“膏”。

使用“膏油”烹调,要添加“薤”,亦名“藠(jiao)头”。

现在常见的“大蒜”,是东汉引入的,叫“葫”或“胡蒜”。

《内则》,讲到了不少“煎”“烤”“烹”的制作方法。

其云:“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义膏,曰‘淳熬’。淳毋:煎醢,加之于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毋’。”

据说,周朝食物有“八珍”。“淳熬”,为“八珍”之一;“淳毋”,为“八珍”之二。

制作“淳熬”,是把化开的动物油,浇在用“煎”成的“醢醤”拌过的旱稻之上。制作“淳毋”,方法亦如是。

此处说的“熬”,即“煎”。所以,后世有“煎熬”一词。

(小篆“炮”)

“烤”,古人称为“炮”。

“炮豚”为“八珍”之三。

下面译成白话的这一段,讲的是“炮豚”制作方法——

取小猪或公羊,宰后剖腹,掏空内脏,把香枣填入,编芦苇以包裏,外涂草泥。用火烤,将泥烤干,剥掉,净手,摩搓掉豚皮表面薄膜。然后制作稻米粉,加水调成糊状,敷于猪身,若为公羊就剖开涂抹。在小鼎中盛放膏油,把小猪和羊肉放入鼎中,鼎中膏油一定要没过小猪或羊肉。再用大锅烧热水,将盛有小猪或羊肉的小鼎放置于大锅内,大锅里的热水不要没过小鼎。这样连续三天三夜不停火,而后将小猪或羊肉取出来,用醋和肉酱来调味。

够奢侈也够复杂吧!

这就可以理解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含义了。

不过,《内则》说得很清楚,非贵族的“庶人”,年满六十才可以吃肉。

就是说,不能吃肉,吃上动物油脂的可能性也极小。

按孟子的说法,庶人七十才可食肉。

汉以前,古人只使用和食用动物油脂。

4-5世纪,古人开始压榨植物油,这个时候,“滚油快炒”的烹调之法,才逐渐普及。

从这以后,筷子,亦才逐渐成为流行餐具。

“筷子”,古称“箸”或“筯”,可只是辅助餐具,主要餐具是“匙”。

《礼记·曲礼》说:“饭黍毋以箸”。就是不可用“筷子”吃饭。

0 阅读:6

作家老沈的文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