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15日,朱镕基总理出席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结束后照例举行的记者招待会。
这是朱镕基当选总理后出席的第三次记者招待会,面对诸多中外记者连珠炮般的发问,他已经应付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两年前他当选总理后第一次参加记者会时说的那句“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时轰动全国,至今被传为美谈脍炙人口。
关注新闻的人们都知道,每次“两会”之后总理出席的记者招待会都是“两会”的压轴大戏,也是对总理的一次媒体“大考”,其难度比外交部的记者会高过千百倍。
因为作为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总理言出如山,从他口中说出的话往往代表了国家最高决策,一定会被各国媒体大加报道,甚至被过度解读。
更有甚者,有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还会故意问一些刁难的“送命题”,回答这些问题稍不小心就会成为外媒口诛笔伐的把柄,让我们在外交上陷入被动。
周总理一向以舌战群雄妙语连珠而著称
可以说,没有出类拔萃的智慧,超群绝伦的情商和炉火纯青的口才,是应付不了这样的记者会。
这次记者会引人瞩目之处在于:进入新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大业,至此已进入第23个年头,1978年时中国的GDP为3700亿元,世界排名第9,1999年中国GDP9.06万亿元,世界排名第7。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领导人带领下,中国连续战胜了90年代初期的物价风波和90年代中期的国企困境,自1998年之后经济增长开始提速至8%以上。
经历过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国依旧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风雨沧桑之后更加繁荣。
1999年年底,由朱镕基亲自推动的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后一次谈判,以美国相对让步,在中国入世协定上签字而告终,中国“入世”已经进入倒计时。
朱镕基在紫光阁会见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标志着西方在中国的最后一块殖民地被终结。
毛主席、周总理、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所谋划的祖国统一大业,至此只剩下最后一个任务。
2000年,世界将会面临新的变局,特别是这一年美国举行大选,而台湾地区也将举行所谓的“领导人选举”,无疑为中美关系及台海关系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在新世纪之初,这个东方大国将会有怎样的政策变化,它对世界的态度会有什么新方向,这是在座记者们迫切想要从朱镕基身上找到的答案。
随着朱镕基在主席台中央就座,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异常,几百位记者都盯着主持人,等待他发出“可以提问”的信号。
参加记者会的记者们都知道,朱镕基是个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人,想要问倒他恐怕是不容易的。
记者会上的朱镕基
比如在接受日本东京广播公司采访时,主持人曾经问了他一个“调皮”的问题:“听说朱总理只怕劳安(朱镕基夫人),她什么地方可怕?”
朱镕基微笑说:“我根本不觉得她可怕,我觉得她可爱。”
不料主持人这个问题不过是个“由头”,得到朱镕基的“标准答案”后他紧追不放:假如劳安不在演播厅,你是否会做同样的回答?
就在日本的观众都非常期待朱镕基将会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时候,朱镕基只说了七个字就让主持人无计可施:
“当然,表里如一嘛。”
众人在哈哈大笑之余,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中国总理,可以直追三十年前那位伟人的身影。
朱镕基在日本访问时接受采访
在回答了新华社记者关于中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问题之后,这次记者招待会的节奏逐渐加快,记者们问的问题开始敏感起来。
下一个提问的是来自香港凤凰卫视的记者,他询问总理“对最近国务院涉台白皮书的看法如何?”
就在记者会半个月前,国台办、国新办正式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再次明确了中国政府对于台湾问题的底线。
这本白皮书的核心思想,就是决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而且还画出了新的红线: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大陆方面将会使用武力手段实现统一。
白皮书一出,在两岸和国际上都引发巨大反响,它震慑了台独势力,同时也让西方一些敌视中国,死都不希望中国统一的政客们如芒刺在背,大为不满。
对于这个问题,朱镕基先是毫不迟疑地直接回应了记者的遮遮掩掩的真实目的:《白皮书》的目的,就是针对“台独”。随后,他又阐明了中国政府一直以来的严正立场:
“至于说台湾问题不能够无限期拖下去的问题,早在80年代邓小平同志几乎是用同样的语言阐明了台湾问题的解决不能永远地拖下去。拖下去,那不动武行吗?既然早就讲过了,那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
朱镕基言辞犀利,不怒而威
他不点名地批评说:“为什么反响这么大呢?就是因为在某个国家,有一些从来就是反对中国的人士,他们从来就是把中国当作潜在的敌人,要利用台湾这个不沉的“航空母舰”来反对中国。他们就是愿意或者主张台湾问题要无限期地拖下去。”
当然,其实所有人都明白朱镕基口中的“某个国家”指的是哪个国家。就在记者们以为朱镕基的回答即将结束时,没想到他又针对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不恰当发言“开火”说:
“3月12日,克林顿总统讲了这样一段话,就是必须要实现一个由威胁转成海峡两岸对话的这样一种转变。我觉得克林顿总统这句话应该改两个字才比较确切,就是必须要实现在太平洋两岸之间的由威胁转为对话的这样一种转变。”
要理解朱镕基讲话中的激烈情绪,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故事。
就在一年之前的1999年4月,朱镕基应邀出访美国,可就在他访美前夕突然发生了所谓的“李文和案”。
美国联邦调查局及中央情报局诬告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的华裔科学家李文和“窃取美国核武器机密”,是中国政府的“核间谍”,随即对他无端施加政治迫害。
李文和
美国国内一些右翼分子乘机借题发挥,兴风作浪,对中国极尽造谣污蔑之能事。而朱镕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美国的。
果然,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就有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提问:“总理先生,关于中国偷窃美国的核弹头技术,还有中子弹的技术,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
这样充满挑衅意味的问题无疑引燃了朱镕基心中的怒火,但他的情绪毫无波动,依然沉着冷静地说:
“我刚到洛杉矶时加州州长请我吃饭,他问我:‘你们今年准备怎么庆祝建国50周年呢?’我说,我们将要举行一个盛大的阅兵式,在这个阅兵式上将要展示中国最先进的武器,而这些武器都是中国自己开发的,不是从美国偷来的。”
“州长夫人就建议:‘那你们应该在导弹武器上写上一个广告:‘It’s made in China,not from USA’。”我很欣赏她的幽默,我说:‘That is a good idea。’”
朱镕基有理有节的回答,既顾及了在场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面子,又坚决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尊严,令美国记者哑口无言。
朱镕基在白宫南草坪讲话
这时,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又犀利提问,询问朱镕基“请问总理先生,对台湾地区选举最新形势有何看法?”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之所以这个问题五十多年来迟迟未能解决,就是由于西方反华势力的不断干涉,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中国在东方崛起。
朱镕基192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自小父母双亡,9岁时抗战爆发,10岁时长沙发生“文夕大火”几乎被烧成白地。
小小年纪的朱镕基从此颠沛流离,在战火中一边求学,一边躲避日寇的侵略。
在学校里,他学到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因为中国积贫积弱,所以遭到列强瓜分,日本侵占台湾,又强迫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发动“九一八”和“七七”事变,把中国逼到亡国灭种的边缘。
在学校里,老师教朱镕基和同学们唱《义勇军进行曲》,多少年后他唱起那首“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依然会身不由己地热泪盈眶。
文夕大火后长沙的残垣断壁
正因为千千万万的英雄烈士前赴后继,和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才争来了国家的民族的自由、独立,把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收了回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毛主席领导的中国人民虽然一穷二白,却依然把“联合国军”死死摁在“三八线”不能前进一步。
从1840年以来到1945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被列强欺辱、压迫、剥削、掠夺的历史,所有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割地、赔款、分裂、混乱,都是帝国主义者们一手造成的。
过去中国那么弱小、落后,依然有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决心和勇气,今天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难道还能允许自古就属于中国领土的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吗?不能,绝对不能!
只要回顾这段历史,就不难理解,任何一个爱国的,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允许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
朱镕基用他独有的、抑扬顿挫的嗓音,发表了这样一段回答,每一个字都如同雷霆落地,震撼人心。
2000年3月15日朱镕基在记者会上
他说:“台湾的选举是地方性选举,是台湾人民自己的事情,我们不想干预。但是我们必须讲清楚,不管谁上台,绝对不能搞‘台湾独立’,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都不能允许。
这是我们的底线,也是代表12.5亿中国人民的心声。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是我们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针对一些岛内“谋独”势力与西方勾结,“挟洋自重”的无耻图谋,他再一次严正发出警告:
“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因为你不得人心,你违背了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人心,你也违背了全世界华裔、华侨的人心!”
当时,西方的许多智库在搞“兵棋推演”,通过计算中国有多少飞机、多少军舰、几个导弹来判断如果台湾发生战事双方的胜负几率。
随后,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不敢打,也不会打。并将这个所谓的“推演结果”在媒体上到处宣扬。
中国人民海军
朱镕基毫不客气地驳斥说:“按照你这种计算,希特勒早已统治全世界啦!你不懂中国的历史,你不知道中国人民一定会以鲜血和生命来捍卫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尊严。”
1950年9月美军逼近“三八线”,周总理发出警告“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绝不会置之不理”,美军自恃武力强大对警告置若罔闻,一个月后中国志愿军越过鸭绿江。这是中国的历史。
1962年印度军队一再越界挑衅,《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警告“勿谓言之不预也”,印军自以为兵强马壮,又有美国支持而不收敛,一个月后中国军队全线反击。这也是中国的历史。
1978年越南当局持续蚕食我国领土,自居“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还有苏联撑腰而在中方严正警告之后继续胡作非为,两个月后解放军实施自卫反击,这也是中国的历史。
朱总理的话音刚落,在场的中国记者人群中顿时响起了热烈的、经久不衰的掌声。
二十三年之后,朱总理的讲话依然声声在耳,至今不敢也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