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投喂什么饵料营养全面长得快得病少?

盼盼趣趣 2024-04-13 12:42:36

编辑 | 水产研究社

最新首发 | 了解最新水产养殖知识,关注:水产研究社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质调节,技术交流,生态养鱼,养虾,养蟹,健康渔业,您值得信赖的水产小帮手。

泥鳅隶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 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其适应性强、成活率高, 养殖成本低, 肉质鲜美。

目前人工培育的泥鳅苗种的成活率普遍较低, 因此饵料的选择对泥鳅养殖而言尤为重要。

虽然现在市场上逐步开发出专门的配合饲料作为其开口饵料, 然而经过水产研究社查阅资料显示生物饵料如轮虫、卤虫等作为开口饵料仍具有一定的优势;

轮虫及卤虫等浮游动物适合泥鳅仔鱼口径, 在游动过程中能够被仔鱼顺利摄食,适口性较好,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齐全, 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此外, 卤虫还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活力的特点。

表 1和表 2表明,若下塘时池中轮虫生物量高,出塘时鱼苗的成活率就高 (>75 ),反之则低 (< 70)。

当轮虫生物量较高 (20~30mg/L)时 ,鱼苗的成活率可提高 15%左右 。水泥池中枝角类的生物量较大 (7.4~ 98.8mg/L),鲤苗的成活率也高达 96 。

这说明当鱼苗转食枝角类之后 ,其成活率还与池中枝角类的数量有关 ;枝角类数量适宜(限于不致缺氧死鱼 ),鱼苗的成活率也很高。

说完轮虫下面再说下配合饲料,由于营养组成及加工工艺等不同导致饲料质量存在优劣, 过早摄入配合饲料, 鱼苗可能因缺乏微粒饲料的消化能力而不利于其成活和生长。

并且泥鳅在早期生长阶段消化系统在15—20日龄(Days post hatching, dph)逐渐完善, 过早摄入配合饲料, 鱼苗可能因缺乏微粒饲料的消化能力而不利于其成活和生长。

另外蛋黄作为生产实践中常见的人工饵料, 在传统的鱼苗培养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蛋黄在投喂过程中存在不易储存、投入量及形态不好把握等缺陷, 使泥鳅苗种无法及时摄食或因其太小而难以摄食, 对水质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对于免疫力不高的鱼苗而言, 容易造成鱼苗死亡。

通过实验采用卤虫、轮虫、蛋黄及配合饲料的不同组合作为实验饲料, 分阶段培育泥鳅40d后结果如表 2所示。

在15—40dph期间, A1组泥鳅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 WGR、SGR、末全长及末均重显著高于B1和C1组(P<0.05);

B1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1组(P<0.05); A1、B1和C1组肥满度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41—55dph期间, A2组泥鳅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低, 显著低于B2和C2组(P<0.05); B2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 WGR、SGR、末全长及末均重均显著高于A2和C2组(P<0.05); A2、B2和C2组的肥满度无显著差异, B2组肥满度高于A1和C1组。

实验表明, 泥鳅仔稚鱼期前期15—40dph投喂轮虫+卤虫+蛋黄, 后期41—55dph投喂卤虫+配合饲料可获得较佳生长性能。

0 阅读:0

盼盼趣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