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秘史125】常忌:铁腕柔肠护法明

米多知道 2025-03-31 03:51:56
第一章·孝廉初显

建兴九年的蜀郡江原,常忌跪在父亲灵前,青烟缭绕中攥紧了手中竹简。

"忌儿,你父临终前最忧心你刚直之性恐遭祸端..."母亲话音未落,常忌已重重叩首:"儿当承父志守清明,宁折不同流!"

阶下黄门侍郎的官袍与孝麻素服交叠,他在守孝期间将《自省十诫》刻满院中青石,每道刻痕皆是对"好攻人短"之性的斧正。

当使者持孝廉诏书跨入院门时,正撞见他持帚清扫门前讼民撒落的铜钱,晨光里那句"民冤非钱可赎"的沉声,让观者皆叹此子风骨。

第二章·吴使舌战

景耀元年,常忌出使东吴,建业江船上,他迎着东吴重臣薛珝的冷笑,指尖轻抚过袖中蜀锦地图。

"常议郎以为,蜀地山川之险可比长江天堑?"薛珝故意将酒盏掷地,碎裂声惊起舱外白鹭。

常忌从容拾起残片:"薛公可见此瓷?蜀窑火淬七昼夜方成器,正如我大汉军民同心之坚。"他在吴宫三昼夜连辩十二臣,归程时却将孙皓所赠明珠尽数扔到江中,舟中独对副使叹道:"明珠虽贵,不及成都街头稚子唤父之声。"

第三章·河内雷霆

蜀汉灭亡,常忌入魏,泰始三年的河内州衙,暴雨浇不灭堂前聚集的豪强。常忌端坐案前,听着门外"常氏竖子安敢断我族百年根基"的咆哮,提笔在《豪右不法录》上重重圈画。

忽有老妇冲破卫兵哭跪阶前:"大人!张家三郎奸嫂弑兄,却买通仵作诬我儿顶罪!"常忌拍案时震翻砚台,墨迹泼洒如夜鹰展翅:"传令!开武库甲士,本官亲验尸首!"

当夜他在停尸房持烛灭亡细查三时辰,烛泪与额间冷汗同落,终在死者指缝寻得半片织锦残丝——正是张氏宗祠祭幡所用蜀锦。

第四章·洛阳风雷

望着洛阳城阙渐近的烟尘,常忌在马背上攥紧陈情奏章。袁邵旧部曾暗塞金饼求他"稍改修缮工事数目",却被他当场掷还:"法理在前,恩义在后!"

太极殿前,他顶着司马昭冷冽目光昂首陈词:"昔者周公营洛邑而诸侯朝,今缮城防反遭猜忌,岂非令边将寒心?"

语罢取出河内三年赋税簿册,朱笔勾画的"减豪强田赋三成以济贫"字迹犹新。退朝时中书令张华暗扯其袖:"君今日触怒相国,恐..."常忌整冠而笑:"吾冠戴正,何惧风疾?"

第五章·长河星落

暮色中的州都府邸,常忌咳血染红新撰《安民策》。窗外跪满闻讯而来的百姓,老妇捧来河内特产的药枣哭道:"大人当年为寒门孩童设的学堂,如今已出三位孝廉..."

他挣扎起身推开侍从搀扶,颤抖手指向案头未竟奏疏:"速记!请迁南中戍卒家眷至..."语未尽而笔坠地,最后的目光投向西南——那是江原祖坟的方向。

是夜,满城素缟,有游侠儿在城门刻下"铁面冰心父母官",而千里外的洛阳朝堂,正在争执是否追谥他为"刚侯"的群臣忽见狂风掀帘,案头《自省十诫》抄本哗哗翻页,恍若故人犹在躬身自检。

后记·青史余韵

常忌棺椁归乡那日,沿途百姓以蜀锦铺路十里。有稚童指着送葬队伍问:"那许多戴铁锁的豪绅为何哭得比孝子还痛?"老者抚须长叹:"他们哭的不是常青天,是再无人能教他们怕得心安..."

三百年后,陆游过江原见残碑屹立,挥毫题下"法剑斩邪犹带孝,清风两袖出剑南",而此刻穿过时空的细雨,正轻轻冲刷着成都博物馆里那块字迹斑驳的《豪右不法录》青铜板,倒映着排队观展的孩子们清澈眼眸。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