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秘史122】刘干:盐铁风云——同僚异路见丹心

米多知道 2025-03-30 21:38:53
第一章 益州新局

建安二十一年春,刘备平定益州不过两载,成都盐府衙门前青石板上落着细密的雨珠。新任盐府校尉王连负手立于廊下,望着面前三位青年才俊——南阳刘干、杜祺与襄阳吕乂,沉声道:"盐铁乃国命脉,尔等既为典曹都尉,当知每粒盐、每块铁皆系着大汉复兴之志。"

刘干躬身应诺时,余光瞥见吕乂的布衣下摆打着三层补丁,心下暗叹:"这般寒酸,如何镇得住盐商豪强?"杜祺却已笑着打圆场:"吕兄这身旧袍倒与《周礼》'士衣不重帛'的古训相合。"廊角铜炉腾起的青烟中,三人命运就此交织。

第二章 巴山夜雨

建兴三年深秋,巴西郡治阆中城。已是太守的刘干独坐官廨,案头堆着吕乂从汉中捎来的书信。烛火摇曳间,记忆溯回五年前那个雨夜——三人在江州督办盐运时,杜祺接过盐商递来的鎏金酒樽,却被吕乂按住手腕:"此樽价值三斛盐,杜兄要拿百姓血汗换杯中物么?"

"何必较真?"刘干当时笑着解围,"蜀锦尚需染坊烟火气,政事岂能全无转圜?"话音未落,吕乂已拂袖而去,门外巴山夜雨滂沱如注。

第三章 铁律丹心

此刻信笺上的墨迹刺痛双目:"闻兄在巴西广开铁矿,我有三问:可曾克扣匠人食粮?可曾虚报铁器数目?可曾..."刘干猛然掷信于地,却又颤抖着拾起。铜镜映出他锦衣上的银线云纹,忽然想起昨日巡视冶铁坊时,有个老匠人捧着黍米饭嘀咕:"吕太守在时,锅里总多两把豆..."

窗外更鼓惊破回忆。他提笔回信,写至"我虽不及君清俭,然未尝负先帝托付"时,墨汁突然在竹简上晕开,原是檐角漏雨滴入砚台。恍惚间,似又听见王连当年在盐府的训诫:"水至清则无鱼,然水浊则鱼亡。"

第四章 故人星散

章武三年春,杜祺病殁的消息传来时,刘干正在验收新铸的陌刀。寒光凛冽的刀身上,忽然映出三人初任时的模样:杜祺总能用笑话化解争执,吕乂的算筹从未错过分毫,而自己总在两者间寻找平衡。如今陌刀将赴北伐前线,故人却已零落。

"报——吕尚书令巡视陇右,十日粒盐未受地方供奉!"属吏的禀报打断思绪。刘干抚摸着陌刀上的冰纹,忽然对副官道:"明日着人将后衙的蜀锦屏风撤了罢。"副官愕然抬头,却见太守眼中似有泪光。

尾声 青史谁书

景耀六年冬,成都陷落的消息传到巴西时,刘干正对着府库账册核算最后一批军资。老仆捧着吕乂临终前寄来的素帛,上书八字:"铁可折,盐可融,心不可曲。"城外烽火映红天际,他缓缓将素帛投入火盆,灰烬升腾间,仿佛看见三个布衣青年在盐仓前击掌立誓的身影。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