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人口约3700万的沙特,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君主制国家,这样国家尽管也有议会,也有政府,但核心永远只有两个人:国王老萨勒曼、王储兼首相小萨勒曼。
在我们的惯性印象里,沙特这样的国度里,插根管子就能冒出品位极高的石油,似乎永远都是土豪任性、钱多速来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这位中东地区位列前三的土豪也变了,如果还把沙特看成钱多傲娇的铁憨憨,那就大错特错了。
NO. 1|壹王爷王子们忽悠了很久以前,我们不少省市都会在北京设立驻京办事处,方便办事。
那时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各地驻京办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摸清门子,无论字画瓷器的掮客,还是各类饭局的掮客,有真有假,有的能给地方办成事,有的就是混吃混喝,根本办不成事。
如今的沙特,也有这种熟悉的味道,只不过主角不再是官员和掮客,而是颇具沙特特色的“贵族们”。
按照教义,可以娶四个妻子,这是总数但结构却可以流动:妻子的总数不变就行。
沙特建国近一百年过去了,亲王、王子、公主、驸马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截止目前20000-30000人或许还是保守的。
过去沙特总是花费高额资金让这些“王爷们”过着锦衣玉食、挥霍无度的日子,可自从小萨勒曼成为王储并兼任首相后,首先就大幅度削减了这些人的生活费、零花钱。
于是,总有些不甘寂寞、渴望更多的王室宗亲们以各种名义或者承诺,吸引国外投资者花钱、投钱。
至于效果,那肯定是不行的,但你还不能说人家招摇撞骗,人家确实属于整个王室家族这个系统。
只不过有些国外投资者不清楚,沙特是君主制国家,也的确重用王室成员,但手中有些权力的大约只有600-700人,能够处于或者接近权力中枢的,不过200多人。
不是沙特经济变穷了,也不是王室宗亲们变坏了,而是新储君、新规则、新变化。
在沙特遇到这种情况,别只看对方的名片、穿戴和谈吐,肯定让你感受到贵气十足、万事能办——没用的,好好想想我们的驻京办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NO. 2|贰愿景诱人但合同更重要2016年沙特的一份愿景计划书引爆了全球的基建大国和新能源大国。
这是小萨勒曼成为沙特王储后不久,推出的雄心壮志、总金额惊人的“沙特2030愿景”,这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共包含3大主题、96个战略目标以及11个愿景落实计划。
重点是沙特预计在2030年前投入12万亿沙特里亚尔(约为23万亿元人民币或者3000多亿美元),资金以实现其战略目标,这意味着仅仅基建领域的蛋糕,就是巨大无比的。
翻译成中文后,这份约两万字的纲领性文件宣示了沙特将要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努力建成阿拉伯世界中心、全球投资强国、链接三大洲的国际枢纽的雄心壮志。
目标宏大所以拆解成阶段目标后,就是一份份各种各样的合同——如果说以前沙特的合同比较“人性化”、“不差钱”,那么现在就要当心合同的苛刻与陷阱了。
一份10多亿美元的基建合同,遇到口罩这种不可抗力,进度项目放缓并影响正常交付节奏。
如果放在80-90年代,作为甲方的沙特甚至会主动安抚乙方,继续正常支付款项。
现在却没有一点回旋,一直拖着尾款不支付。
既然没有按照合同进度完工,那么就不要再想着尾款,尽管那是你的利润甚至是成本——一切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不可抗力里面并没有包括口罩这种情况。
NO. 3|叁沙特自己的沙化率总面积约225万平方公里的沙特,跟大多数中东国家一样,石油、天然气虽然很多,但工业系统既不完善,也不发达。
怎么办?要想实现沙特2030愿景,首先就需要基本完成自己的工业化。
没有经历工业化,直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研发中心和生物医药中心的,一个先例都没有,因为那只是空中楼阁,注定昙花一现。
所以,现在沙特搞投资、做项目、盖工程要被沙特甲方考核——沙化率。
沙化率就是沙特对于外来企业在当地建厂的一种本土化要求,硬性规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员工来源等等达到沙特本土化供应的比例。
沙化率不达标,或者先暂时达标然后再偷偷降低,国外投资或者施工企业就会面临高昂的罚款。
比如一份具体合同中会明确沙化率,一般8%-15%,具体看行业和涉及产业链。
如果是高科技类,沙特目前没有,那还好一些。
如果是光伏、油气、建筑工程等领域,沙特也有,沙化率就很高——别想了,价格肯定没有任何优势。
即使选择沙特当地的供应商,也是一个既考验专业又考验运气的事情,如果选择失误,不仅利润被分走,而且工程还要保质保量保进度,否则就是罚款。
这几年外国企业在沙特最纠结的就是在没有认真细致研究沙化率的背景下,仓促按照国内原材料或半成品价格计算成本,然后低价中标。
最后往往就是这样的结局:原本预计利润至少5亿,结果最后只做到了勉强不亏,相当于白忙活一场。
不挣钱也还不代表完全结束,再来一遍沙化率的总检查,如果查出细节,还有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