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室中常问僧曰:“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却复垂脚曰:“我脚何似驴脚?”三十余年,示此三问,学者莫有契其旨。脱有酬者,师未尝可否。丛林目之为黄龙三关。
——《五灯会元》第十七卷 黄龙慧南禅师

黄龙慧南常问学人:“每个人都有个来处,你来自于哪里呢?”
正当对方要回答的时候,他又伸出手来问对方:“你看我的手为何像佛手呢?”
随即他又问对方四处参学的心得,但不等对方回答又从禅床上放下一只脚问对方:“你看我的脚为什么像驴脚?”
三十多年来,他总是以这三个问题来勘验学人,没有人能说出契合心意的答案。即使有人回答,黄龙慧南也不置可否,不作任何评价。禅宗江湖就把他的这个三个问题称作“黄龙三关”。

谈起生缘,大都认为是指籍贯、年龄、名字等等个人的来历。其实这个缘同源,不是来历而是来源。源头在哪里呢?
从物质上来说,叫做“父母未生之时”;从精神上来说,叫做“一念未生之时”。
籍贯、年龄、名字以及个人经历等等都是过后风光,并不是那个源头。
黄龙慧南的第一问实乃参话头,话从心起,心就是话头。在说话的前一刻,只有本心在,它还没有化作意识、学问、道理脱口而出。
同样,念从心起,心就是念头。
犹如宇宙爆炸之前的那个奇点,是一切的源头。既然是“父母未生之时”,当然无从说起;既然是“一念未生时”,当然不可思量。

要说源头,千圣不识;要说后头,又都不是。这个问题本来就不能回答,也不需回答。但并不表示不存在,如果没有那个奇点,宇宙从何而来呢?
那个源头虽然不可说道、不可思量,但并不影响它的作用,它时时处处都在呈现妙用,就在此刻此处大放光明。
无论是黄龙慧南伸出手,还是放下脚,那个“源头”不就出现在手脚之上了吗?不然你是怎么知道那佛手、那驴脚的呢?
闻声见色的那个、起心动念的那个,就是一切的源头。佛陀说那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它在带你与外境互动,它遍及一切时、一切处。它是一切的源头,万法皆是它的化身,十方天地均是它的化现,那不是独尊又是什么?
黄龙慧南先提出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然后又直示问题的答案,见者自见。而在迷者面前,则犹如竖起铁壁万仞,透不过又绕不开。
见者根本不用答,迷者如何答又都不是。莫说三十年了,就是三百年、三千年,黄龙也别想听到契合心意的回答!
对悟者来说,就像看见自己的掌中之物一样,一眼透过,又何来“黄龙三关”呢?而对于迷者,才有关卡之说。既然有关卡,当然未悟,自然不能给出契合心意的答案了。

后来,南州潘兴嗣就曾问黄龙慧南为何对别人的回答不置可否,黄龙慧南说:“就像过关卡,已经过去的人径直走就是了,哪还在意什么关卡啊!如果还在问自己过没过关,那当然是没过关了。”
只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还有问题在;只要有关卡在,当然就没过关了。而过关之人,只见自己,不见问题,又哪有个答案要向别人说呢?
正所谓:
“我手佛手兼举,禅人直下荐取。不动干戈道出,当处超佛越祖。”
真心本一尘不染,不着一物,何以粘着那么多名相,再进一步做各种分别。故而可以答他:大师无事生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