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发之都”到“智造之都”的挑战

财经西部 2022-04-14 11:36:06

撰稿 :刘军伟

编辑 :史香玲

编 者 按

2022财经西部特刊《西安开新局》,聚焦西安综合能级的提升,深度解读支柱产业和产业链水平的构建提升,尤其是工业制造上的补足补强。本文为系列报道之一。

近期,全国各大城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先后出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科创投入和产出目标,驱动国内其他城市奋力追赶。

着力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的西安便是追赶的典型之一。2020年,西安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506.0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05%,仅次于北京和深圳。而西部另外两座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和成都,其占比数据分别为2.11%和3.11%。研发投入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科研基础。

不过,从结果来看,科技产出与研发投入并不匹配,以科技产出的重要衡量指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例,其排名在全国10名开外。

追根溯源,这与研发投入结构的多元化不无关系——

目前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电力装备、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高端新兴产业,相应的重大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但作为科技创新能力核心的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总量却稍显不足,这导致企业研发自主创新的活力不足,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硬科技之都”乃至“智造之都”目标的达成。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要求下,如何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等,解决“科技产业两张皮”的问题,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亟待突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西安实现“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所在。

眼下正在发力的秦创原,就是致力于解决研发及转化不足的“短板”。

西部研发之都?

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亮出了过去一年的国家创新能力“成绩单”——

2021年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国内众多城市在科技研发领域不断投入有诸多关联。

以聚力智能制造的西安为例,其科技“身影”频频见诸国际舞台,尤其在电子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展现了不凡实力。譬如,“北斗导航”“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下水”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都有西安科技助力。

当下西安雄厚的科研实力,与早年的国家工业布局和科教资源分布有着诸多关联。

一方面,早先的工业布局为西安带来了一大批国防科研院所,以航天四院、航天六院、中航618所等为代表,这也让西安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装备领域成绩不凡。数十个核心产业技术难关在此突破:运载火箭发动机、人造卫星的星载控制、通讯设备、集成电路等。

另一方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国防形势的变化和建设需要,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首,大批高校从沿海迁建、合并、分设、扩建到西安,这强化了西安高校的发展。据了解,仅1956年,陕西的高校就由4所发展到13所,多数都在西安,这些高校培养了不计其数的科研人才。

数十年的发展,西安的高校数量在国内城市长期位居前列。

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的2020年全国高校城市分布数据显示,西安拥有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63所,在全国排名第六,拥有在校学生76.49万人,毕业生19.36万人。研究生培养机构43所,政府部门所属独立科研机构90余家,重点实验室23个。

基于此,西安的科技研发实力在不断积蓄中催生出新的发展动能。

进入新世纪,在打造航空航天产业的基础上,西安在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机器人、大数据、卫星应用等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发力,建设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超算(西安)中心等重点科研项目。

梳理西部三座国家中心城市(重庆、成都、西安)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数据,2020年,重庆共投入经费526.79亿元,占GDP的比重约2.11%;成都共投入经费551.4亿元,占GDP的比重约3.11%;西安投入经费506.0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05%。

从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来看,西安占比5.05%,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三),成都以3.11%的占比位居西部第二,重庆以2.11%的占比位居西部第三。从这个角度而言,称西安为“西部研发之都”似乎也不为过。

当然,从绝对费用的投入来看,西安506.06亿元与重庆的526.79亿元、成都的551.4亿元还有些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西安要继续强化工业制造,提高GDP总量的原因。

倍增效应明显

蓄力打造“研发之都”的背后,是一直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这也是反映地区科技创新、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先来看一组数据,2000年,中国首次进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简称“研发经费”)资源清查,西安投入约为26.7亿元。20年后,西安的这一数据增长了近20倍。

西安市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2020年,西安共投入研发经费506.06亿元,同比增长了5.0%;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5.05%,仅次于北京和深圳。

“西安研发经费规模在省内独大,或与中省企业(中央、省属)贡献有关。同时,西安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装备制造业占比较高,因此,研发投入强度在国内大城市相对突出。西安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科技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逐渐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的载体。”西安石油大学教授、中国西部制造业研究所所长曾昭宁表示。

虽然研发投入未必能够在当下转化为研发成果,但却预示一个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而且从研发资金在不同行业的投入比重,也能看出西安现代产业重点发力的方向。

2020年西安市研发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研发经费投入超5亿元的有8个行业大类,占规上企业的83.7%。

其中,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研发经费为39.93亿元,其次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

事实上,研发投入对产业增加值亦赋能显著。2020年西安国民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迅速,为42%,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9.5%。

当然,研发投入所带来的增值效应不止于此。据媒体报道,2018年西安高新技术企业不足3000家,到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5234家。

在国内诸多城市竞争排位赛上,西安亦是常客,比如,入选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力城市,在2020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六。

投入结构亟待优化

西安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并不低,但从投入结构和产出成效来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20年,西安三次产业构成为3.1∶33.2∶63.7,对比改革开放之初,二产占比高达50%以上,不难看出西安的二产比重下滑严重,这也暴露出西安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工业制造急需提升。

从研发投入结构来看,由于部属、军工科研单位较多,西安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一直占比较高,过去数十年,这样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安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如今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体,这就要求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长久以来,西安企业的研发投入一直偏低,直至2019年,首次超过政府属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属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44.2%、44.0%,两者投入强度相当。但是到了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又低于政府属科研机构,分别为43.3%、45.5%。

而同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企业早已成为研发投入的绝对主力。2020年成都的研发投入中,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研发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0.7%、36.2%和12.4%。

从西安研发投入的主体来看,规上企业是主要力量,但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覆盖率并不高。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西安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634家(大中型企业252家,小微型企业1382家),而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仅530家,已经占到研发经费支出的72.4%。

尽管西安规上企业数量不多,但过半数企业并未开展研发活动,研发开展率仅为32.4%。这一点在西安“十四五”规划中被明确提及,要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将是西安科创的重要发力点。

另外,西安的企业研发还存在“轻基础”的现象。从2020年研发投入来看,西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8%、20.5%和72.7%。

特别是在2019年,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虽然增长,但基础研究支出比上年下降96.3%,与之对应的基础研究人员下降96.0%。

对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曾如此解释,“基础研究就像盖房子所需的一块块砖头,虽然你不知道某一块砖有什么用,但如果把这块砖抽掉,房子就会坍塌。”

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中,基础研究经费在总体科研经费支出中占比达10%-20%。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研发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程度等亦需强化。2019年,西安工业企业办研究机构人员数量为20307人,甚至低于2014年的研发人才。

成果转化要提升

如果说研发投入反映的是一座城市资金投入实力,那么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而研发成果的转化则是一个城市“把钱变为技术”的能力,相应的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产值,技术合同成交额等指标,则衡量的是一个城市的科研产出能力。

以2020年西安各行业工业企业的研发产出来看,研发经费投入超5亿元的行业中,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增加值不增反降,下降30.5%,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32.6%,科研转化有待加强。

“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西安科技成果突出,但由于产业发展不够、市场化强度不够,科研成果在当地的转化率并不高,很多成果在沿海或东部地区被市场化转换。只有产业做起来,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增多,当地转换率才会提高。”曾昭宁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作为西安重点发力的方向,在产业本地转化方面亦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与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孔宪光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诸多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纷纷在西安成立研发中心,但大多是为企业自身的生态体系服务,与当地的技术生态体系融合不够,所以产业基础盘小,这就造成了技术在西安、产业研发在外地。而且部分企业在西安设立子公司,只是为了参与西安的项目。”

西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产值数据足以佐证上述论断。据第一财经统计的全国40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行榜显示,2020年西安以5234家高新技术企业位居全国第13位,相比深圳18650家,依旧任重道远。

此外,2020年,西安输出技术为49545项,合同交易额达1648.56亿元,仅次于北京、广州,吸纳技术成交额达661.59亿元;而深圳的输出技术数量不到西安的四分之一,成交额为1043.92亿元,吸纳技术成交额为1631.51亿元。

很明显的对比是,西安的技术输出远大于技术吸纳,而深圳正好相反,这和西安的科技转移能力不强及产业吸附力不够均有关系。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任保平认为:“西安具有非常好的科教资源优势,但不足在于优势科教资源没有发挥作用,创新型企业少,缺乏创新主体,特别是缺乏吸纳创新成果的产业链,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结合不够。”

高质量的“方法论”

“十四五”时期,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西安在提升研发综合实力、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增强产业吸附能力等方面大有可为,从“研发之都”向“智造之都”转型的可能性逐渐凸显。

正如任保平所说:“要以西安的科教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创新供给能力,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壮大新兴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通过产学研结合推进新产品、新企业和新品牌培育。”

找准症结,才能对症施方。

首先,支持企业积极做研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现研发资金投入多元化。早在2019年,西安就出台《关于支持企业研发投入的补助奖励办法(试行)》,对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进行补助奖励;2021年12月,西安再次明确提出,将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实施奖补。

政策引导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优化创新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拓宽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渠道等市场层面的因素,亦亟待加强。

其次,为企业开展相关研发引入、培养更多的人才。比如,通过政策倾斜引入人才,以技术入股等留住科技人才,激发科技人才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对研发人才的需求。

再次,打通科技成果转换渠道和机制。西安市统计局服务业处对此曾提出诸多建议,比如,大力实施“高校+”战略,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率。

西安也在这方面积极探索,正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建设,就是通过政策扶持、平台建设,聚焦研发、成果转化及重点产业的发展。

比如,强化研发方面,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共建研发载体;设立硬科技基金、高校科技种子创业投资基金等,总规模已达数十亿;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通过路演推介、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等,全环节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换。

截至2021年11月,秦创原已经举办路演活动120场,推介转化项目3000余项,125个项目和团队完成融资近12亿元。

科技成果转换的目的是做大产业,而产业又是科技成果的吸收器。只有当二者实现良性循环,对西安做强工业,乃至推进工业走向“智能化”亦是一种强力驱动。

当前,西安正在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至于未来发展方向,曾昭宁认为:“当前的研发投入、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均以五大新兴产业为主,也是智能制造的方向,这是西安的优势所在,将来要做成支柱产业。”

(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end-

3 阅读:3953
评论列表
  • 2022-04-16 23:02

    你们随便叫什么都,过过瘾吧,反正都不是首都,

  • 2022-04-16 19:43

    造的再好,没人卖,等于没有,西安最大的筹码是人才,你看看人才流失的多严重啊!唉😔

  • 2022-04-18 11:08

    唉!又在自嗨!

财经西部

简介:关注西部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