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方言“縻(mì)橛”和“縻(mì)骡子”!

边地星 2024-12-16 13:52:42

晋西北方言中,经常把拴、捆、羁说成“縻”,“縻”字作为形声字。从糸(mì)声。本义为缰绳。《说文解字》:“縻”,牛辔也,也就是牛缰也。《汉官仪》:“马曰羁,牛曰縻。”古语“揽縻”,指的是拉着牛鼻绳子;“縻粃”,指的是牵牛的缰绳;“縻绠”,指的是牵引的绳子。

“縻”字有三种意思,一是束缚和拘束。《孙子·谋攻》:“是谓縻举。”《韩非子·说难》:“辞言无所系縻。”都是拘束和束缚的意思。又如“羁縻”是指牵制、笼络;“縻系”是指拘禁、捆缚、牵制。“縻职”是指被所系职务牵制束缚。“縻絷”指拘禁;“縻络”指拘囚;“縻军”指受牵制而不能灵活机动的军队。

其次“縻”也指消耗,通“靡”。明·刘基《卖柑者言》:“坐縻廪粟。”“縻费”指的是耗费、浪费。再次“縻”还有碎烂的意思。“縻漫”指畦堰损碎浸漫;“縻烂”指腐败发臭。

在晋西北方言中,“縻”常常用作束缚和拘束。例如:你出去放骡子,一定要把骡子縻住,千万不要吃了人家的庄稼!”在晋西北方言中,还有一个“縻橛”,是一个形同锥子的铁制农具,顶端系绳子,与骡马缰绳连接在一起,钉在地上,骡马只能在特定的范围内转圈吃草,不容易到处乱跑。

晋西北农村旧时,父母为了孩子好养活,总是给起一些土里土气的小名,如:“毛蛋、狗蛋、秃小子、狗不理”等,静乐县中庄乡盆子水村曾有一个人名字就叫“縻骡子”,大概是父母希望他好养活,犹如縻住的骡子一般,不会到处乱跑,免得生出一些是非,健康快乐地成长。

0 阅读:0

边地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