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19 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开幕。在京东的展台上,我们并没有看到传统的3C产品。京东物流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购物跟随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近10种智能设备在CES2019上集中亮相。
此外,京东还展示了智能机器人通用底盘开发平台、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城市操作系统等内容。
在一场消费电子的大展上,作为互联网电商的领军企业京东展示的却都是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行业的产品,京东意欲何为呢?在这背后又透露出什么趋势呢?
一、巨头的新战场
传统上,我们对互联网企业的认识大多是从C端开始的。我们认识阿里、京东,是通过电商购物,我们认识百度谷歌是因为在互联网搜索信息,我们认识腾讯是因为我们要用微信,QQ沟通交流,我们在玩着王者荣耀,在吃鸡。
事实上,过去二十年,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成长很大程度都是来自于中国十亿网民C端用户的红利。他们的需求让一个个创业企业成长为今天的互联网巨头。
然而,到了2018年末,情况出现了变化。
2018四季度,腾讯宣布启动新一轮架构升级,拥抱产业互联网成为调整的核心目标。
无独有偶,2018年,12月12日,马云在香港谈未来三大机会的时候,谈到经济数字化是未来的三大机会机会之一。
李彦宏2018年百度世界大会中没有怎么提百度的信息流和搜索,反而饶有兴趣的展示了百度AI技术在农业和矿业中的应用。
曾经在C端领域吃了多年的红利,成为超级巨头的企业突然都把目光转向了产业,转向了B端。
巨头不约而同的聚焦B端,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是C端流量驱动,所有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都抓住了风口。京东、腾讯、阿里、百度在成立的前几年,营收都是几何级数的增长。
2004年腾讯的营收是11.435亿元,2017年腾讯的营收是2377.6亿元,也增长了200多倍。同期,腾讯的股价升值在除权后是增长700多倍。
2005年京东营收是0.3亿,2017年京东营收是3623亿,12年事件,增长12000多倍。中国互联网C端的红利足够丰厚。
但是,C端流量是有极限的。当互联网不断深化,中国10亿人口变成10亿网民之后,C端的天花板出现了。
以京东、阿里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先知先觉,几年前就认识到互联网流量天花板的问题。所以,京东提出了结合线下的无界零售,阿里提出新零售战略。把C端从互联网扩展到线下保持高增速。
其他巨头反应稍慢。腾讯是在遇到C端瓶颈,业绩与股价双双受挫之后,才开始调整架构。
而像ofo这样入场较晚,在C端吃流量红利的创业企业就很不幸了。它们入场的时候红利已经没有那么多了,当流量生意不足以支持估值的时候,危机自然就到来了。
C端红利很丰厚,但是有吃尽的时候。过去二十年依靠C端红利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需要开辟新的战场。
经过二十年的积累,经过C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的不断进化,互联网巨头们逐步发展出来的技术让C端消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之前,购物必须去商店,打车必须上马路,打电话都要计算着分钟数,对C端消费者来说,互联网时代前后几乎是两种人生。
而在B端,很多传统行业相比20年前,甚至100年前几乎没有本质的变化。银行贷款的用户依然在填表,依然在一级级签字审批,传统行业依然在用了20年前的设备和流程,很多商业门店依然在用着100年前的方式经营。
B端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互联网巨头开始认识到,当C端市场遇到天花板之后,互联网在B端的赋能能够大幅度提升B端的效率,提升生产力,也蕴含着巨大的盈利机会。
BAT和京东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2018年末、2019年初巨头纷纷提出进军B端,去新的战场角逐。
所以,京东在CES2019上没有展示3C产品,而是摆出一大批行业应用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二、先发与后发
B端市场巨大,但是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C端到B端转型并不容易。
互联网巨头针对C端开发应用与产品是普适性的,阿里京东做电商,做出来的网站也好,APP也好都只要一个就可以解决所有消费者的问题,虽然在一个网站,一个APP背后有千人千面的技术,但是最终产品只要一个就适用于所有C端用户,可以提升所有C端用户的效率。
而从C端转到B端要复杂得多,互联网企业要把C端和实验室的技术,运用到B端中,需要一个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摸索,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试验。互联网巨头在实验室成功的技术,未必能够在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内实用化,而即使有试点取得了在一个企业内的成功,这个经验并不一定能适用于其他同类企业,更不能直接应用于行业。
对行业来收,需要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解决方案,这是互联网企业做B端市场的最大困难。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本来差距就很大,这个转换过程会很慢。
所以,互联网巨头中谁距离传统产业的距离越近,谁就会有先发优势。
在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中,百度的核心业务是搜索和信息流广告,距离传统行业实体经济很远,所以百度的AI在落地的时候就很艰难。从实验室的AI到真正可用的的AI产品之间距很长。
腾讯的核心业务社交与娱乐,偏重于C端,与娱乐业很近,但是与传统行业实体经济非常遥远,做B端对腾讯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全新业务,所以腾讯的产业互联网战略是从C端到B端,试图通过C端的优势逐步进军与C端消费密切相关的B端行业。从熟悉的领域打开缺口。
阿里和京东的电商业务,距离传统行业实体经济比较近。相比之下,京东的自营模式,自有物流与传统实体行业更加接近。
从创立至今,京东已经有10多年的自营经营,京东自己的核心业务就与传统行业很接近,这决定了京东自有的技术可以已经有了足够的实践,可以比较方便的转化为成熟解决方案,为B端赋能。
京东在B端具有先发优势,京东的模式很自然的就会拥有大数据,很自然的发展出能够应用于B端的的核心技术。包括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新通路、无人商店,京东把自有的技术拿出来,就能做“零售基础服务提供商”
所以,在巨头角逐B端的竞争中,京东因为其核心业务的基因,相比其他互联网企业先行一步。
三、B端也应无界
对互联网巨头来说,进军B端无论先发后发,都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制订自己的战略。
腾讯的产业互联网战略是C2B,从消费端入手。这是因为腾讯的核心业务距离B端客户最远,腾讯无法快速转型,所以腾讯的战略是发挥自己在C端的用户数量与数据优势,先做与C端关系密切的行业,是从下到上的策略。
百度进军B端,以AI技术为依仗,但是百度同样距离传统行业很远,百度有强大的AI技术,但是不知道该如何AI技术落地,变成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百度的战略是各个击破,百度做阿波罗,找汽车厂商合作无人驾驶,百度做DuerOS,找家电厂商合作语音控制,百度还尝试与一些企业合作,但是这些尝试深度不足,看似什么都做,但是真正落地受到成效的却不多。
相比之下,笔者认为B端真正应该采用的展示是无界战略。
无界这个词是京东提出来的,京东在线上电商业务遇到天花板的时候,提出了无界零售,要用技术为传统的零售业赋能,让传统的零售业突破瓶颈,提升效率,提升体验。
京东的这个无界的概念同样适用于B端服务。要开拓新蓝海,做B端服务,也应该有无界的意识。
我们看一下京东的战略布局。京东从自营的物流中发展出来的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技术,发展出来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很容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物流技术,无人配送车,也可以用于工业园区内部的物流配送,无人仓技术,同样适用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仓库管理。
无人车技术稍加改造可以转化为无人餐厅服务员,无人仓无人车技术可以为餐厅提供物流配送,于是京东又开发机器人炒菜,机器人送餐的无人餐厅,把餐饮业纳进来。
京东电商本身需要大数据的管理与营销技术,这个技术与京东物流的无人车无人仓技术,就可以作出新通路,把传统商业纳入进来。
京东基于电商服务获取的大数据,发展出来生物探针等技术,可以应用于金融服务,提升传统金融行业的效率,把金融纳进来。
而金融业务发展出来数字技术,物流行业发展出来的无人车技术,物流网技术又可以服务政府,把公共服务纳入进来。
所以京东做B端是网状的,无界的,未来各行各业都可以纳入进来。为各个行业赋能,提升各个行业的效率。这种战略既有深度,又有层次,而且潜力无限。笔者认为这是更先进,更有限的战略。
当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到2019年,做B端已经是是互联网巨头的大势所趋。
在技术上,巨头们各有所长,从战略上,京东因为核心业务更贴近传统行业与实体经济,所以有先发优势。同时.京东的无界意识与战略也适合在B端发展。京东在这一轮B端蓝海的竞争中,应该有所作为。
过去20年,C端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今天的巨头,未来20年,B端互联网的发展将决定巨头们的真正地位。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