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即时零售产业大会,请添加刘老实个人微信qdppqd,同时带你加入即时零售资源群,和更多从业者探索行业发展,洞见2025年行业趋势!
2025 年 2 月 19 日,注定会在中国外卖行业的编年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天,京东率先宣布,自 3 月 1 日起,将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也能享有意外险和医疗险。谁也没想到,短短 6 个小时后,美团迅速跟进,承诺从二季度开始,为全职以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这两大巨头的“闪电行动”,表面上看是外卖行业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重大进步,可实际上,这背后是一场暗流涌动、旨在重塑行业规则的激烈商业博弈,而最受伤的可能是在这场交锋里,已经没有太多声音的饿了么。
01京东:破局者的凌厉攻势京东外卖的登场,如同一场精心布局的“不对称战争”。2025 年 2 月才正式上线的京东外卖,因彼时体量过小,且仅在北上广深试点,其外卖骑手规模目前不足 3 万人,而且在京东 APP 里,外卖入口被藏在 “秒送” 这个二级菜单中,位置相当隐蔽。从商家构成来看,主要以咖啡茶饮类居多。就日活跃用户量而言,仅仅 200 万,和美团相比,连其 1% 都不到。
可别小看这个看似“弱小” 的后来者,刘强东的野心远不止于外卖业务本身,他真正的目标是以高频的外卖场景为突破口,撬动即时零售这块大蛋糕。
相关数据显示,京东秒送业务已经广泛覆盖数码 3C、生鲜、药品等多个品类,并且依托达达的 130 万骑手配送网络,试图构建一个 “万物到家” 的庞大生态闭环。
京东打出的“0 佣金 + 全保障” 这一组合拳,精准地击中了当前外卖行业的痛点。京东对外宣称,对于首批入驻的商家,将免除全年佣金,每单仅仅收取基础服务费。同时,强调 “为骑手缴纳社保” 这一举措,成功占据了道德高地。从商业逻辑上看,这一招看似激进,实则暗藏玄机。
美团在2024 年的外卖佣金率处于 6% - 8% 之间,如果京东凭借零佣金的策略,成功吸引到 10% 的优质商户,那么就能够分流美团日均 1% 的订单量。
而京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承担的成本,仅仅是达达年度亏损的零头。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冒险,京东以较小的代价,试图在外卖市场这个棋盘上,搅乱原有的格局。
02美团:效率帝国的坚固防线面对京东突如其来的突袭,美团的应对堪称商业攻防的教科书范例。从决策到执行,美团展现出了极短的决策链条和超高的执行效率,这在短短“6 小时跟进” 的行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美团之所以有如此底气,背后离不开两个关键数字:745 万骑手和 1.17 元 / 单的利润。
2024 年,美团外卖的日均订单量高达 5500 万单,平均每单的配送成本为 4.2 元。通过先进的算法不断优化,美团将超时率成功压缩至 3% 以下,骑手的日均接单量也提升到了 35 单。这种精细化到 “毛细血管级” 的运力调度能力,让其他竞争对手只能望其项背。
在应对社保成本这一问题上,美团也展现出了高超的精算艺术。按照美团所披露的社保覆盖范围,即全职骑手以及年接单260 天以上的兼职骑手,实际需要缴纳社保的骑手数量大约为 82 万人,预估每年的社保支出为 74 亿元。
不过,美团有自己的应对策略。如果通过每单涨价0.1 元,一年下来可以增收 20 亿;由于骑手留存率提升,美团还可以缩减 30% 的骑手培训成本;再加上利用社保支出抵减企业所得税这一操作,最终美团能够将社保带来的净成本控制在 30 亿以内。
这一成本仅仅占美团2025 年预期利润 300 亿的 10%。也难怪资本市场在面对美团这一决策时,仅仅以 5% 的跌幅作为回应,因为投资者们心里清楚,这不过是美团 “利润增速从 30% 降至 20%” 的一次技术性调整而已。
03饿了么:夹缝中的生死挣扎在这场京东和美团的激烈交锋中,真正的输家或许是阿里系的饿了么。回顾2024 年,饿了么亏损高达 98 亿元,其骑手规模为 400 万,日均订单量仅仅只有美团的四分之一。
如果饿了么也选择跟进社保政策,按照和美团相同的比例来计算,每年将会增加大约40 亿的支出。这对于原本就处于亏损状态的饿了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会直接抵消掉其 “2025 年亏损收窄至 50 亿” 的目标。
更为致命的是,饿了么既没有美团那样庞大的本地生活生态,到店、酒旅业务为美团贡献了45% 的利润;也缺乏京东强大的物流基建。这就导致饿了么在成本转嫁方面的空间极其有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美团在应对竞争时,还启动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比如,美团已经开始进行无人机配送试验,计划在30% 的高线城市商圈逐步替代人力配送;同时,美团还积极建设 “骑手友好社区”,为骑手提供低价宿舍、子女教育补贴等福利,将社保这一成本转化为吸引和留存人才的有力工具。
这种“科技降本 + 人文留人” 的双轨战略,进一步巩固了美团的护城河,使得后来者想要追赶的成本呈指数级上升。而饿了么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面临的压力愈发沉重,未来的发展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04骑手群体:劳动革命背后的复杂现实在南昌红谷滩的骑手驿站,众包骑手吴富贵的一番话,道出了社保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复杂性。他坦言:“我一天能赚 400 元,如果交社保,到手的钱就要少两成,还不如多接几单呢。”
在全国1300 万骑手中,超过半数都是众包性质,而且 52% 的骑手年接单天数不足 30 天。很多农村户籍的骑手已经参加了新农合,对于重复缴纳社保的意愿非常低。此外,骑手群体跨省流动频繁,这就导致了社保接续难题的出现,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全国性的制度突破。
在这场围绕骑手社保的博弈中,平台与政府之间也存在着“责任博弈”。
以深圳为例,已经实现了跨省参保信息 3 秒核验,美团也正在搭建动态缴费系统,计划按照骑手常住地基准来缴纳社保;京东则探索出了 “社保拼单” 模式,用户打赏 0.1 元来补充保障基金。
这些创新举措虽然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但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只要外卖平台的算法仍然在追求“28 分钟送达” 这样极致的效率,那么骑手的职业安全感与系统效率之间就必然存在着天然的冲突。
05行业终局:从激烈竞争走向制度融合这场由社保引发的行业风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流量战争”,升级为如今的 “制度设计战争”。
京东凭借 “五险一金” 这一举措,筑起了一道道德门槛;美团则依靠 “稳定运力” 构建起了坚固的效率壁垒;而饿了么则陷入了 “跟进即死、不跟即亡” 的囚徒困境。
从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行业或许会呈现出“721 格局”,即美团占据 70% 的市场份额,京东借助即时零售切入 20% 的高端市场,剩下的 10% 则由区域平台瓜分。
但这场风暴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当745 万骑手开始拥有公积金账户,他们在城市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领域将获得实质性的权利。
就像北京骑手老李所计算的那样,缴纳公积金后,保障房轮候时间可以缩短 5 年。这一小小的变化,或许预示着中国 2 亿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长征,终于迈出了制度性破冰的第一步。
外卖行业的这场社保之战,不仅仅是巨头之间的商业博弈,更是整个社会在保障劳动者权益道路上的一次重要探索,它将对中国互联网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开店的必须支持!东哥![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谁说的美团五险一金,是社保,社保
顺丰同城好像没啥存在感
放心,不用交那些,也多的是人跑,现在就是没单,半天出一个单直接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