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篇名为“10万块买8套房”的报道冲上热搜,其中最便宜的一套房款仅需1000元。
这件事情发生在河南北部的鹤壁市,与黑龙江鹤岗一样都是资源型城市不过,与鹤岗不同,鹤壁几万乃至几千一套房,只是存在于“老区”,且多数都是房龄30-40年乃至更久,没有燃气、没有暖气,整体相对残破。
事实上,连云港也有“鹤壁房”。有网友爆出一组房价图引起热烈讨论,在大松树二道街边上的房子,70年产权住宅性质,一套近50㎡的房子标价8万。有个别房源的总价更低,仅5万出头。
市区一个车位,等于大松树两套房。真是hand hands loud louds:
旱的旱死涝旳涝死。
很多人可能不晓得大松树。但对于吃货们来说,应该不陌生。没错,就是那个盛产凉皮凉面、网红鸡蛋饼、月饼以及二道街卤货的大松树。
这个地方位于墟沟东,靠近港口,目前以老年人居多。单从居住氛围来讲,菜场、商超、早餐店、brt车站、医院等,一应俱全。这边的房子,大多是港务局的职工房改房,房龄都超过了30年。
中介告诉我,卖这边的房子,可比墟沟二手房容易多了。遇到爽快的卖家,看了一眼房子就能打款了。客户基本以本地人为主,有些是买来养老的,有些人呢,就是用来住的,图得就是一个安身的场地:
虽然它们可能有些破旧、没有电梯、位置太偏。
熟悉连云区的人都知道,在当地存在“老区”与“新区”之分,老区说的是商检大楼以东即墟沟东,是连云港作为港口城市的历史见证,但也随着产业升级和转型而陷入停滞。
聚集在这一带的企业,大多依托港口而生,名气比较大的有中煤、外运、中交三航、远洋和商检等。在当年,这些企业可是响彻全市的“大公司”,是很多人口中类似“铁饭碗”的存在。
港口贸易的兴盛,除了带动本地经济的崛起,还吸引了一大波外国人。最好的例子,是2005年江苏省第一个韩国商品城落定墟沟以东。许多韩国人携带韩国商品前来定租商铺。
时也命也。后来,随着港口竞争加剧,很多企业要么选择了搬迁,要么进行了改制,更有甚者被迫倒闭。目前,这些矗立在路边的商务楼,虽然大部分已荒废且破败不堪,但一个连着一个的公司,足以证明昔日的繁盛。
相比产业转型,行政中心搬迁的影响,同样不容低估。
连云区政府一共有三次搬迁,最早位于连云港镇,也就是连云老街。80年代后,搬到了墟沟的日出东方位置。21世纪初,又落在了连云新城。
由于行政主导的存在,当城市行政中心向外迁移,自然会带动商业、教育、文化、人口等资源的重新配置。尤其是对于小地方,新区与老区之间更像是零和博弈,很难鱼和熊掌兼得。
20世纪80年代之前,连云老街一带,是连云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到底有多繁华呢?灯红酒绿,当时人称“小上海”。随后,连云区政府的两次搬迁,在带动新片区崛起的同时,也让这里直接陷入衰败。
跟随区政府离开的,除了各种优质资源,还有大量的年轻人口。所以,与鹤壁一样,连云港也出现了“几万元买一套房”的极端场景,发生在人口严重流失的“连云老城区”。
房地产的尽头,好像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墟沟东,这是一座曾今赫赫有名的“繁华小城”。沉默多年后的突然走红,是因为房子在这里真的成了“白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