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军队十分渴望引进西方先进武器,来迅速建立强大国防,但是西方国家藉口各种理由阻挡中国采购,这反而成为中国自主研制武器的契机。
如今回过头来看,西方的封锁与我国的自力更生,使中国由军事弱国成长为世界强国,也让中国明白只能依靠自己,此过程犹如成人礼,让中国军队走出对西方武器的依赖情结,实现真正的大国崛起。
我们跨越了从希望买到不想买,再到不屑买的过程,今天就来看看中国没有买到的三款西方装备,也幸好没有买!
与F16失之交臂20世纪80年代,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仍然是二代机,如歼-6、歼-7这些早已过时的老式战斗机。
我国迫切地需要引进先进的航空技术和装备来进行跃升,美国的F-16战隼无疑就是当时世界上最成功和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在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之后,F-16自然也成为我国引进和仿制的重点考察对象。
1980年,中国派出空军专家组赴美考察F-16 战斗机,考察组成员看到这款机动灵活、航炮强大的战机后,无不赞叹不已,一时间引进F-16的渴望在中国空军内部迅速蔓延。
毕竟,与国产歼-6、歼-7相比,无论是气动布局还是发动机功率,F-16都拥有当时难以想象的压倒性优势。
一时间,空军内部对F-16充满了无限憧憬与幻想,仿佛这款战机可以一夜之间消除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军事领域的差距。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美国政府仅愿意向中国出售大幅度降级的F-16/79,而不是空军所盼望的正宗F-16A。
F-16/79不仅在雷达和航电系统上进行了大幅度降级,甚至连发动机也被换成逊色很多的J79,与F-16A原配的强劲F100发动机相比几乎要差上一大截。
这种严重割裂版本的F-16根本无法满足中国空军的需求,最终导致谈判破裂,双方空欢喜一场。
尽管与F-16擦肩而过,但中国并未就此止步,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空军将目光转向了苏联的Su-27战斗机。
作为一款典型的重型双发多用途战斗机,Su-27在当时也代表了世界级的顶尖水准,更关键的是,苏联还慷慨地将Su-27的生产线转让给中国,使我国获得了仿制该型战机的机会。
在与苏联专家的密切合作中,中国工程师成功掌握了先进战机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国产的歼-11等系列战机,可以说,正是Su-27的引进成就了中国自主设计生产三代机的历史性突破。
历史证明,自主创新才是中国航空工业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从歼-10,到歼-20隐身战机的诞生,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两代机跃升到四代机的伟大飞跃。
在未来的征程中,中国必将继续大力发展自主设计能力,以创新超越来填补剩余的科技鸿沟,最终建立起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战机王国。
与英国大船擦肩而过20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力量还比较薄弱,急需引进一些先进武器装备,当时,英国的“谢菲尔德”级驱逐舰成为中国海军注意的对象。
这款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4000吨,装备了4台燃气轮机,最大航速可达29节,续航距离达4000海里,相比当时中国自行建造的旧式驱逐舰来说,这类规模和性能的战舰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英国深知中国海军的需求,极力推销这款驱逐舰,不遗余力地吹嘘其优异性能和完善装备。
据称,“谢菲尔德”级装备有先进的长射程海标枪反舰导弹,装弹量高达40发,近距离防空能力强大,可携带海貂导弹,鱼叉反潜导弹射程远,命中精准,最重要的是,其射控系统和雷达都非常先进,可全面提升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
中国海军对“谢菲尔德”级的舰载武器确实很感兴趣,双方进行了深入洽谈,英国人提出,如果中国购买,可以提供优惠价格和转让关键技术。
就在双方即将签订引进合同之际,1982年的“马岛战争”爆发了,这完全在英国人的意料之外。
在这场战争中,“谢菲尔德”级驱逐舰竟然被阿根廷的飞鱼式反舰导弹击沉了两艘,这一结果让双方都大吃一惊,原来其实“谢菲尔德”级的实际作战能力完全不如宣传的那么出色。
关键时刻,其防空和抗导能力都出现了无法救赎的致命漏洞,这无疑是对“谢菲尔德”级的一次“冷水测试”。
鉴于“谢菲尔德”级在实战中的表现实在太过令人失望,中国海军果断放弃了此前已到终端阶段的购买计划。
中方认为,就其防空和抗导能力的严重缺陷来看,“谢菲尔德”级与中国当前需求差距太大,即便购买回来,要充分发挥其性能也需要长期改装与试验,不仅费时费力,且无法快速提升海军作战力。
此后,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中国又有了从俄罗斯引进军舰的机会,与此同时,自主研制的新型导弹驱逐舰也取得长足进步。
到21世纪,中国已拥有自行设计制造的052D、055驱逐舰等一系列性能先进、装备精良的军舰,可以说,当年放弃购买“谢菲尔德”级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与这个曾经的海上霸主英国擦肩而过,中国依靠自力更生,逐步建设起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大海军力量,这无疑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豹”2主战坦克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国急需提升作战能力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
当时,中国陆军装备的59式、69式坦克与北方强敌的先进主战坦克相比已显老旧,为尽快获得一款世界级的新型坦克,中国决定联手德国,引进性能出众的“豹”2主战坦克。
“豹”2主战坦克由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研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之一,它装备120毫米口径长44倍径的滑膛炮,能有效对付敌方T-72和T-80坦克。
“豹”2还配备了先进的指挥仪式火控系统,使用热成像夜视设备,具有快速搜索、识别和瞄准敌方目标的能力。
该坦克采用MTU公司的8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功率达到1500马力,路程可达550公里,最高时速达72公里,55吨重的“豹”2机动性强劲,被誉为“德国制造的铁甲猛兽”。
为争取引进“豹”2坦克,中国组建了专门的考察团队赴德国进行实地考察和测试,德国也高度重视这一合作,不仅允许中方人员近距离观察坦克,还专门派遣实车进入中国参加各类性能试验。
在谈判中,德国方面做出重大让步,同意以每辆18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豹”2,并在后续合作顺利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转让关键技术和生产线。
引进“豹”2,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这不仅可以提升作战力量,还能取得先进的坦克设计和制造技术,中国代表团对“豹”2留下深刻印象,充满了购买的热情。
但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难以筹措资金大批引进整车,经过慎重考虑,中德最终仅就“豹”2的柴油发动机技术进行了民用引进。
尽管没能购买整车,这次“豹”2引进计划的经历对中国还是具有重要意义,它推动中国坦克发动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也让中国积累了宝贵的对外军事合作经验。
在后续自主研发中,中国坦克各项性能不断提高,最终造就出性能世界一流的99式等本土坦克,“豹”2一役成为中国坦克发展史上的重要一课,对中国国防实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