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多因为自由职业的原因,刚开始很多时间我都是在房间度过。
直到书房装修好之后,我才打破一周走出2次房间的频率。
当然,这里的走出房间频率不是指一直待在房间里面,而是一天中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
刚开始时我觉得待在房间挺好的,安静、没人打扰。
直到外出旅游几次以后,我才感受到外出带来的开阔感和思考是房间无法带来的感悟。
于是我规定了出门次数,在四处走走中开始热爱这个世界。
走出去,你才会精心装扮自己,让自己处在一个更好的状态。
刚开始自由职业时,只要不出去,我就懒得换下睡衣。
穿着睡衣,就像在提醒自己这一天不需要做什么事情一样,懒懒散散地做点事情,然后顺势躺下。
好在我有一个好习惯,只要我出门就会换上细心搭配好的衣服。
正是因为这个习惯,后来我开始用区别居家和外出的服饰来提醒自己,我现在要做的不是休息,而是工作和学习。
如果这一天我需要出去一个超过一公里的地方,我会更用心去搭配当天要穿的衣服,还会额外化一个淡妆以让自己气色看起来更好。
还别说,自从我开始走出去后,我就开始好好打扮自己,平常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在打扮过后感觉都不是什么事了。
走出去,你才能接触到房间以外的能量。
曾经网上冲浪时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穷的时候,越是不要呆在家里,因为家里缺乏信息和机遇,只会让人越来越穷。”
能量也一样。
如果你在家的能量本就低,若是一直待在家里,根本没办法去接触其他高能量的人和事去拉动自己能量。
即使只是在家附近几十米转悠,但只要我们走出家门,抬头呼吸几口外面的新鲜空气,身心都会通畅许多。
大自然更是一个天然的能量磁场,有时候只需要人站在里面就能从中获得滋养。
走出去,你才能给紧绷的身体放一个短假。
曾经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是这样说的:身体或者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对我来说,只要不在家或者工作的地点待着,那就是给自己放假。
我一直相信,人只有休息好才能拥有更高的效率。
从家里走出去,就当是给身心共同放个假、透透风,去体会生活带来的幸福感。
独处的时光很好,但也别忘了去感受室外的风景。
有时候在屋子里没有办法破解的难题,或许在你迈出去几分钟后就能遇到破解的灵感。
平衡好独处和外出的时间,我们才不会轻易被空间限制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