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句话叫“胖人多湿”,肥胖的朋友大多数脾胃虚弱、体内湿气较重,如果能抓住肥胖的根源,健脾养胃、赶走湿气,那么自然而然就会瘦下来。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款小金方——八珍糕。
明代有个御医叫陈实功,他这一生都很注重脾胃气血的保养,在《外科正宗》这本书里留下了八珍糕的方子,能够调理小朋友肠胃方面的问题,比如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脾虚拉肚子等,有健脾养胃、益气和中的功效。
八珍糕虽然最初是用来调理小孩脾胃的,但是到了后面却成为了宫廷食疗养生的食物,那些人会让太医根据自己的症状不断地调整这八种食物的组成。特别是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他们都常吃这道小点,尤其是慈禧,据说她后半生因脾胃不和而经常服用。
八珍糕究竟有什么神奇功效,如此受到青睐?我们来看一下基本组成:
炒白术、茯苓、芡实、莲子肉、炒薏米、白扁豆、党参、怀山药。
白术和茯苓是补气名方四君子汤的主要成分。
炒白术是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它的药性偏温和,能够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让湿气从我们的小便中排出去;茯苓是长在松树底下的,药性平和,有祛除湿气、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现代研究还发现,茯苓里面有一种叫茯苓酸的东西,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具有降血糖、镇静、抗肿瘤等功效。
莲子肉的药性平和,常吃能够补脾气,还能止泻、宁心安神;芡实又叫鸡头米,它跟莲子一样,药性平和,而且都是水生植物,具有益肾固精、补脾、祛湿的功效。
薏米本身是偏凉性的,但是炒过之后就变温和了,最好是加上麸皮炒制过的炒薏米,它比生薏米更平和,健脾作用更好,能安抚脾胃,止住腹泻,《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薏仁长期服用能补气、轻身,有健脾祛湿、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等功效,李时珍曾经还用白扁豆的花做成小馄饨,用来调理腹泻不止,我们可以理解为“泻立停”版小馄饨;如果我们买不到新鲜的白扁豆花,干花也行,把它泡软后跟肉馅搅拌均匀,正常包馄饨就行。
党参药性平和,具有健脾益肺、补中益气等作用,很多医学大家常用它来代替人参。
怀山药是深受广大朋友喜爱的一味药食同源的东西,它味道甘甜,药性平和,能补益脾胃、益肾气。
综上所述,八珍糕这个方子里面,芡实收涩;党参和白术都具有滋补脾阳的功效;莲子肉、山药、白扁豆是滋补脾阴的;茯苓和薏苡仁是祛湿的。这样一来,整个方子既能补阴又能补阳,有升有降,整体就是平和不偏的一个小金方。
它的制作方式也不难,把这8种食材打成粉末打粉,然后加入适量的大米粉、糖分,按照我们平时蒸糕点的方式蒸好就行。如果做多了暂时吃不完,也可以用烤箱烘干,然后把它储存起来,这样更加方便,也更贴近陈实功先生的做法。
所以常吃八珍糕,能赶走湿气、脾胃双补,源头被调理好了,自然就瘦了。有关八珍糕的内容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关注我,后续还会更新更多有用的中医健康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