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幻灭:张爱玲忆胡适之

笑笑维克 2024-03-31 00:02:15

在张爱玲少女时代,她就受父亲的影响,阅读了很多胡适的作品。

上世纪40年代,张爱玲在上海成名时,胡适则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胡适回国,受到热烈欢迎

1942年9月,胡适正式卸任驻美大使一职,但他仍留在美国,到各地演讲,收获了众多荣誉博士的头衔。

1946年,胡适才启程回国,接任北大校长一职。

在他归国那天,张爱玲从报上看到胡适的照片:刚下飞机,笑容满面,笑得像个猫脸的小孩。

她姑姑也笑着说:“胡适之这样年轻!”

张爱玲的姑姑和母亲曾和胡适在一张桌上打过牌,算是上一辈的老熟人。

张爱玲曾在她父亲的书桌前看了胡适的《胡适文存》、《海外缤纷录》等作品,甚至连胡适考证的《海上花》和《醒世姻缘》,他们父女也分别买了来阅读。

他们都是胡适迷。

张爱玲自己成为作家后,胡适在她心中的地位没变,但对他的作品有了自己的看法。

上中学时的张爱玲和姑姑

1944年,她在《诗与胡说》一文中曾论及胡适:“中国的新诗,经过胡适,经过刘半农、徐志摩,就连后来的朱湘,走得都像是绝路,用唐朝人的方式来说我们的心事,仿佛好的都已经给人说完了,用自己的话呢,不知怎么总说得不像话,真是急人的事。”

当然,胡适并不是单纯的诗人或学者,他还积极参政,虽然在驻美大使任期最高层对他的评价并不高,但他贵在清廉,尽心尽力。

弱国的外交,都是低头求人的事,胡适因有文人的清高,经常拉不下面子,涵养有余,而成事不足,所以他后来其实是被排挤的。

解放战争时期他是北大校长,也被新政权重视,但他对中共有偏见,也痛恨国民党的腐败和独裁,终于还是选择在1949年再次去了美国。

然而世事时移,他此去美国没有公职,也没了往日的风光,纯粹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了。又加上老弱病体,后来失去工作后经济上也没有了保障,平生又喜欢大方散财,竟没想到老来在异国他乡的生活越来越困窘。

张爱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到她从小就敬仰的偶像胡适的。

1952年,张爱玲离开大陆来到香港。在香港,她的小说《秧歌》出版,并大获好评。随后,她得到前往美国的机会。

在1955年去美国之前,张爱玲已经和胡适通过几封信了。她将《秧歌》寄给胡适,想通过“神通广大”的他,帮她打开进入美国的大门。

可能在香港的张爱玲那时还不太了解胡适在美国的处境,但到了美国,去过他家之后,聪明的张爱玲应该有所明白了。

1955年秋,张爱玲刚到美国不久,就去拜访了胡适,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胡适。

在好友炎樱的陪同下,她们来到胡适夫妇租住的一个普通小公寓——“那条街上一排白色水泥方块房子,门洞里现出楼梯,完全是港式公寓房子。”

胡适夫妇热情待客,不善交际的张爱玲显得有些拘谨,倒是炎樱话多。

胡适的太太带着浓重的乡音,张爱玲感到有种时空交叠的错觉。

“偶像”已老,但平易近人。

胡适和太太江冬秀

第二次见面是张爱玲一个人去的,胡适将她请到自己的书房。

张爱玲还是话少,胡适关切地寻找话题,但在“如对神明”的胡适面前,她不知道如何回应他的话。

在沉默的间隙,有一种尴尬的气氛。

后来扯到祖辈的交往上,张爱玲才稍微放松下来。

她也懊恼自己太不会说话,但分明,她也不会去迎合胡适的话题,即使面对“神明”,张爱玲还是张爱玲。

第三次是胡适去看张爱玲,那时她刚在朋友的帮助下安顿到一个救济贫民的职业女子宿舍,条件自然不好。她请胡适到客厅去坐。说是客厅,其实是一个废弃的学生礼堂。

彼此无可奈何地笑着,胡适赞美这地方真不错,看他的态度是真诚的,张爱玲却不免暗想,他这是中国式的涵养。

胡适在美国时

分别时,他们站在大门外的台阶上说话,张爱玲写道:“天冷、风大,隔着条街从赫贞江上吹来。”

胡适笑眯眯地望着江面:

他围巾裹得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的肩背,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阵凛然,想着:原来是正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是偶像都有“黏土脚”,否则就站不住,不可信。

张爱玲朝他望着的方向望去,“可是仿佛有一种悲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

这也是张爱玲和胡适最后一次见面。

在她晚年的《对照记》中,张爱玲讲到她祖父母时,说到西谚形容幻灭时“发现他的偶像有黏土脚”——发现神像其实是土偶。

所以,偶像是会幻灭的。

然而,张爱玲又说,偶像没有黏土脚就站不住。

在张爱玲小时候,她祖父母的传奇爱情故事就在亲戚朋友间流传,甚至在小说中被八卦,但她父亲和姑姑并不愿提及这些,却在张爱玲的内心更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和神圣性。

祖父母是她的偶像,是有“黏土脚”的“神明”,她只觉得他们可亲又可悯。

1954年,张爱玲在香港

偶像原来也是常人,“神明”也有无可奈何之时。此后,张爱玲少了幻想,多了一份要在美国站稳脚跟的现实迫切性。因为搬离了纽约,她和胡适之间的来往便越来越少了。

直到1958年,张爱玲申请南加州的一个写作计划,需要找一个人担保。她给胡适去信,他帮了她。

这也是张爱玲和胡适之间最后一次联系。

又过了几年,等再看到消息时,已是胡适骤然离世的新闻。

张爱玲“看到噩耗,只惘惘的。是因为本来已经是历史上的人物?我当时不过想着,在宴会上演讲后突然逝世,也就是从前所谓的无疾而终,是真有福气。以他的为人,也是应当的。”

胡适在1958年接受邀请回到台湾。1962年,他在“中研院”第五次院士会议上发表演讲时,突发心脏病,倏然辞世。

胡适和蒋介石

1967年,距离胡适离世已经5年了,此时张爱玲的第二任丈夫赖雅也已去世,她又恢复单身,以前搁置的许多工作终于又提上了日程,包括翻译《海上花》和《醒世姻缘》。

之所以提到胡适,是因为这两部书都与他有关。

在张爱玲小时候,因为她父亲看了胡适书中的考证去买了《海上花》,她看了也爱不释手。后来她自己又去买了《醒世姻缘》。

这种痴迷从小到老,一直延续下来。

1955年2月,张爱玲在香港致胡适的一封信中说:“我一直有一个志愿,希望将来能把《海上花》和《醒世姻缘》译成英文。”

时光疏忽而逝,在美国的这些年,张爱玲的处境一直都很艰难,她的作品不被美国市场买单,又为婚姻所累,也被她自己的性格磨折,以致于时间一年年荒废……

那个曾经傲视一切的张爱玲在美国十几年,已变成一个略显古怪的中年妇女。但她仍没有忘记自己的志愿——翻译《海上花》和《醒世姻缘》。

1966年的张爱玲

张爱玲一直想告诉国外读者,中国过去在小说上的成就不亚于绘画瓷器。由于有这份志愿,即使翻译的难度超乎想象,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这项浩繁的工作。

她一面翻译一面感叹其中需要注释的方言俚语及背景习俗太多了,实在弄得她自己也头晕,这时总想起:“适之先生不在了。”

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张爱玲写了《忆胡适之》一文,其中浓淡相宜,又欲言而止,有面对偶像的虔诚,也有对于偶像幻灭的伤感……为后人留下了20世纪曾震动中国现代文化史的两位名人珍贵的文字画像。

对于胡适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很快被遗忘的事实,张爱玲不无悲戚地说:“外国人不了解现代中国,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五四运动的影响。……就连大陆上的下一代,尽管反胡适的时候许多青年已经不知道在反些什么……”

张爱玲认为,所谓民族回忆这种东西,像五四这样的经验是忘不了的,无论湮没多久也还是在思想背景里。

历史往往带有戏剧性,张爱玲哀叹偶像会被人们抛弃,甚至打倒,但年代久了人们又倒过来仍旧信奉他。

比如摩西被以色列人杀死,后来又信奉他……

当然,这是张爱玲对偶像的美好愿望。

她自己,不正是印证了被时代抛弃遗忘之后,又被热捧的吗?

0 阅读:1

笑笑维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