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的世界第一大银行

杨梅说商业 2024-03-27 00:20:30

  2004年8月12日。三菱东京金融集团(日语:株式会社三菱UFJフィナンシャル・グループ,英语: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简称MUFG)与日联控股 (UFJ Holding/ホールディングス)两家集团正式公布了《关于经营统合的基本合意》。 依据协议,两家集团于2005年10月1日前完成合并,东京三菱和UFJ的子公司,三菱信托银行和UFJ信托银行以及三菱证券公司和UFJ证券公司也将同时进行合并。组建的新集团暂名为“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 团”,双方所属分支机构也按照业务领域进行对应合并。随着东京三菱和日联的正式合并,双方的资产规模合计达1.68万亿美元,从而取代资产总值为1.55万亿美元的花旗集团,从而产生以资产排名为世界第一的最大银行。三菱日联成为超级重磅金融集团,拥有4000万客户,接近200万亿日元(1.77万亿美元)贷款与其他资产,超过现时的花旗。从此日本大银行四分天下的局面将变成由三菱UFJ、瑞穗和住友三井三家金融集团三足鼎立的格局。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总部位于东京,拥有大约352年的历史,在50多个国家建立了2,300多个办事处组成的全球网络。MUFG的诞生也是日本银行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它重新奠定了日本银行在世界银行产业的 地位。MUFG旗下分设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三菱日联信托银行、三菱日联证券等5大分支 机构,在全球范围开展信托、证券、国际投资咨询、房地产、消费金融租赁、调查与服务、软件系统等多种服务业务,逾四百家的海外分支网络,覆盖北美、南美、亚洲、欧洲及非洲等世界绝大多数地区。可好景不长,在其成立的第二年便败落摩根大通,位居全球银行第5位,可谓昙花一现!

  2001年4月2日,东京三菱银行(今天的三菱东京UFJ银行)、三菱信托银行(今天的三菱UFJ信托银行)及日本信托银行(2001年10月1日被三菱信托银行吸收合并)通过股票转移组成三菱东京金融集团(MTFG)。2005年10月1日,MTFG和日本第四大金融集团日联控股合并组成三菱UFJ金融集团。2004年7月,日联控股因为膨胀的不良债务问题,提出准备和三菱东京金融集团合并。2005年10月1日,两家公司正式宣布合并成功。随着日联和MTFG的重组,各自旗下的信托和债券部门也同时合并成为了三菱UFJ信托银行株式会社(Mitsubishi UFJ Trust and Banking Corporation)和三菱UFJ证券(Mitsubishi UFJ Securities Co., Ltd.),其中三菱UFJ信托银行拥有庞大的海外资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2006年1月1日,各自独立经营的MTFG和UFJ的商业银行部门宣布合并,成为新的株式会社三菱东京UFJ银行(The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

  在上一次金融危机中,瑞穗银行损失最为惨重,账面价值跌了7000亿元(合68亿美元)。日本企业通过从西方的”废墟“中收购捡宝,以弥补国内收效甚微的回报。有一些银行的做法更为明智: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选择在摩根士丹利银行低价入股,然而,野村证券低价收购雷曼兄弟的欧洲业务却证明是多了一个包袱。中国的银行当时大都袖手旁观,仍然专注于国内市场。2008年9月,三菱UFJ金融集团宣布和美国摩根士丹利合作,并购买其21%的股权。9月29日,MUFJ准备购买30亿美元的普通股外加60亿的优先股。10月10日,摩根士丹利股价大跌,MUFG为了避免意外损失决定全部改为优先股。

  2011年7月21日,三菱UFJ银行将持有的摩根士丹利优先股,转换为22.4%的摩根士丹利普通股。2011年12月9日,三菱日联信托银行将斥资约300亿日元,入股澳洲的投资管理公司安保资本(AMP Capital),获取其约15%的权益。2013年11月6日,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以约3800亿日元的金额购入泰国第五大银行大城银行(Bank of Ayudhya)超过51%的股份。该银行的另一主要股东泰国李智正家族在交易后保留22%的权益,并与三菱UFJ金融集团采共同运营的方式经营大城银行。2015年1月5日,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曼谷分行正式吸收合并泰国大城银行。这是日本的银行首次把亚洲其他国家的大型银行纳入旗下,合并后的贷款余额规模在泰国位列第五。2018年4月1日,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商业银行名称由“株式会社三菱东京日联银行(The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 Ltd.)”变更为“株式会社三菱日联银行(MUFG Bank, Ltd.)” 。银行的众多海外子公司在同日完成更名 , 但某些国家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将在之后完成更名 。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代码也将变更为“MUFG” 。这是自2006年该行由原东京三菱银行和日联银行合并以来,首次变更名称。东京三菱银行是由原东京银行和原三菱银行合并而成,这也是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东京”二字的最初由来。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三菱日联银行的全球网络和亚洲增长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三菱日联银行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60多年前,其于2007年在中国正式成立了子公司。目前,三菱日联银行在中国内地14个城市开设了分行,迅速成为中国领先的外资银行,以及人民币业务领域的领导者。三菱日联银行在去年4月获准参与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并在9月获得承销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企业债牌照。

  三菱日联银行的前身之一东京银行在1958年与中国银行签订了中日间的代理行协议,这是第一份中日间外汇交易合作协议。1980年2月,原东京银行开设北京代表处,成为首家在北京开设代表处的外资商业银行。1982年和1984年,该行又分别开设了上海代表处(首家日资商业银行)和广州代表处、大连代表处(首家外资商业银行)。1986年,原东京银行开设深圳分行,成为首家在深圳开设分行的日资银行。此后,该行又陆续在中国境内开设多处代表处并将部分代表处率先升格为分行。2006年3月,原东京三菱银行与原日联银行合并成为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同年该行出资1.8亿美元购买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银行的股票,成为首家参股中资商业银行的日本商业银行。2007年7月,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在中国大陆的分支机构均转移到该公司旗下。2008年11月14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宣布授予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A+”和“A-1”的长期和短期交易对手信用评级,评级展望稳定。2009年12月,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获得了在银行同业间债券市场上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的许可,成为首家获准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外资商业银行。2018年6月11日,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更名为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0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显示:中国大型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二)、中国农业银行(排名第三)和中国银行(排名第四))连续三年占据全球银行排名前四,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连续8年蝉联第一,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近三年一直徘徊在第十位左右,昔日的辉煌早已败居中国银行业之后。事实上,与世界各地的银行情況相同,去年中国银行业也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面临挑战,但他们的发展更为稳健,1000强银行中排名前25位的中资银行资本和利润水平都较高,不良贷款率不到2%。或许日联金融集团的实业基因注定了它的辉煌如此短暂和不稳,从过去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到如今的三菱、三井、住友、富士、第一劝业银行、三和六大垄断财团,都是实业和资本结合的典范,这些垄断财团不约而同地拥有一家甚至多家银行机构。

0 阅读:0

杨梅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