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自律,愈自由

第一的人文 2025-03-10 02:42:32

在这个消费概念如潮水般汹涌的时代,我们仿佛置身于一片纷繁复杂的迷宫之中,难以保持那份难能可贵的清醒。

四周,鼓吹消费的陷阱如同潜伏的猎豹,随时准备跃出,捕获那些不慎踏入的灵魂。

从女神节到七夕节,各大节日成了消费狂欢的盛宴,而那些耳边时常响起的“你值得更好的”、“生活不是租来的”等言语,如同甜蜜的毒药,

一边为人们编织着新潮生活态度的梦幻泡影,一边却让不少人在追求更好与最好的征途中,掉进了欲望的无底深渊,透支了未来的幸福,迷失了自我的方向。

面对这般的诱惑与陷阱,我们不妨将节制纳入生活的选择范畴,视其为一种自律的方式。

曾有一篇文章深刻地探讨道:“在这个鼓励释放欲望的消费主义社会里,自律被当作了一种不合时宜的、反潮流的苦行僧生活方式。问题在于,自律真的是一种压抑欲望的反人类行为吗?”

其实,真正的自律,并非将欲望视为洪水猛兽,拒之于千里之外,而是学会收放自如,管理好自己的欲望。

在欲望的洪流面前,适当的宣泄与偶尔的放纵,如同春日里的一缕和风,是必需的,也是有益的。

胡适先生打牌的日记常被世人拿来调侃,笑言其休谈自律,大师也不过如此。

世人所不知的是,那日记中频繁出现“打牌”字眼的七八月份,正值美国的暑假。

胡适不仅注册了暑假课程,沉浸在圣经、拉丁文、古诗文的海洋中,还作演说、与益友辩论交谈,思想火花四溅。

至于休闲方式,除了打牌,他还常去赏戏剧、玩摄影、作文章、游湖上别墅与Cascadilla谷,更与友人泛舟湖上,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学习时,他用十分力,刻苦钻研;但该放松时,他也懂得放过自己,以打牌排遣压力,虽不雅,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说节制是适时的克制,不被欲望所裹挟,那么自省则是无论环境如何变迁,都能通过这一步完成自我梳理和成长,是自律这一宏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黄渤,这位娱乐圈公认的实力派演员,双商俱高,才艺多端。

在他唱歌和演戏的初期,也曾遭受过诸多的冷遇与挫折:唱歌结不出帐,片场被呼来喝去,种种辛酸难以言喻。

但日后的他,即便已登顶至名利场,倍受恭维与赞誉,却仍然保持着那份看穿现实滤镜的清醒与自省。

在接受采访时,黄渤总是有意无意地去消解、摒弃外界给予的一系列美称和赞誉。

他保持着那份难得的焦虑,也极度自省,清楚地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的土壤。

正是这份自省与自律,让他不断汲取创作的营养,静心打磨自己,才得以一步又一步地走向突破与辉煌。

比起隐性的自省,常人更熟悉借助写作这一外显的方式来完成自我梳理与成长。

年轻时的曾国藩,也曾与大多数平凡的年轻人一样,缺乏定力,有一些难以改正的坏习惯,如妄语和懒惰。

他却有着一份难能可贵的坚持与毅力,习惯在日记中反省一天当中的过失,以此来警醒自己。

这日记一记便是几十年如一日,与他寄给亲人的家书一道,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曾国藩家训》,成为世人信奉的行为准则。

为了改正妄语的坏习惯,他听从别人的建议,每天静坐一小时,修身养性。

就这样,他硬生生把自己尖锐毛躁的性子打磨得处变不惊,如同一块粗糙的石头被岁月的河流冲刷得圆润光滑。

自省是为了自律,而自律则是强者的本能。以往,我们常常听到的是“后面要过瘾,前面就要牺牲”的言论。

强者的自律却是没有阶段性的,他们或许会阶段性地进行调整与优化,但不变的是那份终其一生去把控自己方向的坚定与执着。

自律与自由,看似一对难以相容的矛盾体,实则自律者最易获得那份珍贵的自由。

只不过,自律是一种延迟的满足,需要克制当下的欲望来换取明天的自由与宁静。

着眼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刷抖音、玩游戏、购物等消遣方式如同短暂的烟火,最易让人产生快感,满足人的愉悦需求,却无法产生长期的效益与价值。

一旦消遣结束,内心甚至会被随即涌来的愧疚感和空虚感所反噬,如同一片荒芜的沙漠,了无生机。

而读书、学习、健身等一类行为方式,虽难以让人全身心投入其中,但一旦持续下去,将会受益终生。

它们如同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让人得到异常的满足感和安全感。选择即时快乐还是延迟满足,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求与追求。

选择后者的人,除了可以享受那份纯粹的快乐之外,还可以收获“克服困难”、“失而复得”、“判断取舍”等宝贵的生命体验。

这样的人生,会充满更多的可能与惊喜,也会变得更有厚度与深度。

道理虽浅显易懂,但让多数人感到痛苦的是尝试自律后的反复失败。

有些人甚至还从未尝试,一直在“自律”的门槛外犹豫、徘徊。

或许,阻碍人们踏出自律那一步的,是那份戒不掉获取即时快乐的媒介,是那些难以改掉的坏习惯。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试一试“先立后破”的方法。

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作者查尔斯强调道:“习惯是不能被拔除的,只能被替代。同样的,诱惑是无法被隔绝的,只能被积极的、有价值的信息和任务所挤占。”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位知名写手,就要从高质量的阅读输入和高强度的写作输出开始;

如果你想成为一位合格的演员,就要从打磨演技和体验现实生活开始。

以书本代替抖音的喧嚣,以打磨代替炒作的浮躁,如此方能在这条自律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及他的创作习惯。

他写长篇小说时,基本上凌晨四点左右起床,泡上一杯香浓的咖啡,吃点心,然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绝不拖拖拉拉。

当人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消耗精力之后,就没有多少欲望和时间留给其余的无谓之事了。

反过来,自律行为也会带给我们发自内心的平静与享受,如同春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媚。

自律,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经历割舍与对抗的痛苦,但剧烈的撕扯之后,旧的事物消失殆尽,新的事物才会如涅槃重生的凤凰般崭露头角。

愈自律,愈自由。通过自律,我们主动要求自己去承受那份痛苦与挑战,解决问题与困难。

长此以往,无论面对何种风雨与挑战,我们都会愈加擅长挣脱束缚的枷锁,变得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这是一种稳定下的长期自由,也是自己用汗水与努力搏来的最安心的自由。

END

图源/网络

图文编辑/道

0 阅读:9

第一的人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