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惠宗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月,红巾军领袖韩林儿在亳州被拥立为帝,正式建立韩宋农民政权,定都亳州(如今的安徽亳州),年号龙凤,史称小明王。
此时的朱元璋只是郭子兴麾下的一名将领。
韩林儿称帝之后,郭子兴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朱元璋率领军队顺利拿下和州(如今的安徽和县),并把和州当作自己的根据地。
可是,郭子兴突然在这个时候病重身亡,韩林儿任命他的儿子郭天叙担任都元帅,任命朱元璋担任左副元帅,任命张天祐担任右副元帅。
然而,朱元璋虽然把和州当作根据地,但是这里兵多粮少,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为了稳定军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食短缺的问题,要让将士们吃饱肚子。
经过一番考察,朱元璋把目标锁定在了一个地方,那就是素有“粮仓”之称的太平路(如今的安徽当涂)。
朱元璋认为,只要攻下了太平路,就不愁没有粮食。
根据《皇明本纪》当中的记载,朱元璋在攻打太平路的时候,为了鼓励将士们英勇作战,他这样说道:“只要你们能够攻下太平路,城内的美女和财宝任由你们挑选,还可以让你们带着美女和财宝返乡”。
有了朱元璋的这番激励,在常遇春、廖永安等人的激战之下,太平路很快被攻破,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可是,朱元璋却一改之前的许诺,严厉禁止士兵在城内强抢民女,严厉禁止士兵在城内抢劫财宝,还在大街小巷贴满了告示,违反者一律军法处置,严惩不贷!
剧中的朱元璋
看到朱元璋采取的铁腕治军的手段,城内的百姓十分欣慰,他们都在为拥有这样一支军队感到高兴,生活总算安定了下来。
于是,城内的一家富户陈迪主动联合其他几家富户,凑了一批粮食和钱财,并且无偿捐献给了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早就已经今非昔比,他的名气已经声名在外,麾下不仅有常遇春、徐达、汤和等武将,还有李善长、汪广洋等谋士,每天都有各类人才慕名前来投奔。
当太平路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之后,朱元璋马上派人将原配妻子马秀英和小妾郭氏接了过来,暂时安顿在富户陈迪的家里。
这个时候的马秀英已经怀有身孕,直到在陈迪家里生出长子朱标。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把太平路改名为太平府,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办公场地都元帅府。
虽然朱元璋打着小明王政权的“龙凤”旗号,名义上帮着小明王政权推翻元朝的统治,但是他实际上已经是称霸地方的诸侯王。
眼看失去了“粮仓”重镇太平路,元惠宗非常气愤,他当即调集数十万大军,企图从朱元璋手里重新夺回太平路。
元朝的数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走陆路,一路走水路,朝着太平路围攻而来:
陆路大军由归附元朝的地方势力陈野先和康茂才率领,由南向北攻击太平路;水路大军则由右丞阿鲁灰和中丞蛮子海牙统领,使用多艘巨型轮船横跨在采石江面,封锁姑溪河口,企图切断朱元璋的后路。见此情景,朱元璋利用地形优势,果断发起了采石渡江战役。
朱元璋画像
经过周密策划,朱元璋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首先用计迫使陈野先率领的陆路大军兵败被俘,然后又让阿鲁灰和蛮子海牙率领的水路大军撤军。
朱元璋在采石渡江战役当中取得大胜,彻底粉碎了元朝军队企图从水路和陆路围攻太平路的计划,使得太平路化险为夷。
于是,朱元璋终于可以一门心思配合都元帅郭天叙攻打集庆路(如今的江苏南京)。
然而,就在攻打集庆路的过程当中,由于陈野先的出卖,都元帅郭天叙和右副元帅张天祐不幸战死沙场,朱元璋得以全部接管郭子兴生前留下的所有军队。
而在当时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朱元璋忙着四处征战,而马秀英怀有身孕,不能时刻追随在朱元璋身边。
就在这一年的10月10日,马秀英在富户陈迪的家里生下了朱标,但此时的朱元璋还在外地领兵打仗,因而没有陪伴在马秀英身边。
很快,马秀英生下儿子的消息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他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和激动,随手在身边的石头上刻下了几个大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由于朱元璋正在率领大军和元朝军队展开交战,而且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他根本无法脱身去见刚出生的儿子。
直到元惠宗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二月,朱元璋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急匆匆地返回富户陈迪的家里,终于见到了心心相念的儿子。
朱元璋第一次见到年幼的朱标,距离他出生已经好几个月了。
朱元璋
尽管朱元璋十分喜爱这个儿子,抱着儿子不肯放手,但他却没有太多时间在家里陪伴,只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率领大军第三次攻打集庆路”。
仅仅过了一个月之后,朱元璋就指挥大军一举拿下集庆路,并把集庆路改名为应天府,他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帝王之都”。
为了确保应天府免遭元朝军队的袭扰,朱元璋下令把应天府周边的城池全部攻打下来,还派人把马秀英和朱标、以及小妾郭氏接到应天府居住。
直到这个时候,朱元璋才算有了充足的时间,好好陪一陪自己的原配妻子和儿子。
马秀英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早在马秀英怀有身孕的时候,朱元璋在一次战斗当中遭遇失败,在逃跑的途中,他不小心扭伤了脚,从而没有办法继续逃跑。
见到这种情况,马秀英马上扶起蹲在地上的朱元璋,将他背了起来,朱元璋才得以逃过敌人的追杀。
正是因为如此,马秀英的这种举动影响到了腹中的胎儿,导致朱标出生以后留下腿疾,虽然正常走路没有问题,但却无法快速奔跑。
然而,关于朱标究竟是不是马秀英所生,也是备受外界的质疑。
根据《明史》当中的记述,马秀英一共给朱元璋生了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分别是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㭎、四子朱棣、五子朱橚,以及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
朱元璋、马秀英和朱标
通过对史料的反复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则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
吴晗先生认为,只有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才是马秀英所生,而长子朱标、次子朱樉和三子朱㭎是李淑妃所生,四子朱棣和五子朱橚则是碽妃所生。
李淑妃究竟是不是太子朱标的亲生母亲,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历史之谜。
但是,可以确信的是,李淑妃确实是朱元璋最为宠信的一个嫔妃,自从马秀英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病逝以后,朱元璋就让李淑妃取代马秀英的工作,全面掌管后宫的一切大小事务。
遗憾的是,在马秀英病逝的时候,朱元璋曾经发下誓言不再册封皇后,从而导致李淑妃终生没有能够成为正式的皇后。
李淑妃虽然没有当上皇后,但她的职责俨然就是皇后应该从事的事情。她“摄六宫事”以后,《明史》当中的评价是:
“(李淑妃)为人多智术,事上有礼,抚下有恩,内政悉委之。”
为了试探李淑妃的办事能力,朱元璋曾经多次对她进行考验,每逢后宫出现比较棘手的问题,他都会交给李淑妃来处理。
让朱元璋感到欣慰的是,李淑妃每次都能把一件棘手的问题处理得恰到好处,还多次赞扬她是“班婕妤之流也”。
有一天,朱元璋带着徐达、常遇春等将领登上了应天府的城楼,他现在楼顶之上眺望远方,看见远处连绵起伏的高山和波涛汹涌的江水,内心十分高兴。
兴奋之余,朱元璋说道:“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进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
从这个时候开始,朱元璋的心里开始逐渐萌生了争夺天下的野心。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朱元璋身边的谋士朱升提出建议说:“我们应当建筑高墙,广屯粮草,暂缓称王,同时发展壮大军事实力,以免树大招风,避免招来其他势力的攻击。”
听完朱升的建议,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当即采纳了这个建议。
根据朱升提出的策略,朱元璋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由于忙于领兵打仗,他很少能够抽出时间照顾家里的妻子和孩子。
所以,家里的大小事务都落在了马秀英一个人的身上。
从元惠宗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长子朱标出生,到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期间总共七年的时间里面,马秀英相继生下了次子朱樉、三子朱㭎、四子朱棣和五子朱橚。
除了生活上的事情以外,就连几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需要由马秀英来完成。
在《明史·后妃列传》一书当中,对于马秀英有着这样的评价:
“(马皇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由此可见,马秀英不仅是一位合格的妻子,更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俨然就是一个“贤妻良母,内外咸誉之”的典范。
而且,在政治事务上,朱元璋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的时候,马秀英也经常帮助他出谋划策。
例如,马秀英曾经告诫朱元璋说:“定天下在得人心,人心者,天下之本也。用兵焉能不杀人,但不嗜杀人,则杀益罕也。”
在对朱元璋的帮扶上面,马秀英希望朱元璋不要听信外人的流言蜚语,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反复核查之后再做定夺。
例如,郭景祥在担任和州知州的时候,有人揭发说,他的儿子手持一把长枪要杀掉他。朱元璋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愤怒地表示说:“我要代替郭景祥处死他这个逆子”。
马秀英赶忙上前制止说:“郭景祥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杀了他的儿子,就相当于断了他的后代,传闻的事情并不能全信,还是调查清楚再做决定”。
果不其然,朱元璋派人调查之后才发现这是谣言。
这个时候,朱元璋不禁对马秀英感慨地说道:“如果不是你有先见之明,我就错杀了郭景祥的唯一的儿子!”
马秀英尽心竭力的辅佐朱元璋,完美做到一个身为妻子的角色,朱元璋对她非常尊重和感激,对于她提出的建议往往能够认真听取和采纳。
在针对几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马秀英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外,还教给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
元惠宗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在马秀英的提议之下,朱元璋请来了名家儒士宋濂和李希颜等人,专门负责传授年幼的朱标、朱樉等人儒学知识,一同学习的还有一些功臣的儿子。
因此,朱标从小学习的就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被小明王封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丞相,俨然就是一方的诸侯,宋濂等人在上课的时候,自然不敢惩罚朱标和其他学生。
然而,李希颜却是老师当中的一个例外。
李希颜的执教严格,凡是遇到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学生,就算至高无上的权贵子弟,依然拿起戒尺进行惩罚。
有一次,李希颜居然把朱标的额头给打破了,朱元璋爱子心切,异常愤怒,想要逮捕李希颜治罪。
经过马秀英的再三劝导,朱元璋冷静下来以后,非但没有责怪李希颜,反而对待李希颜尊敬有加。
除此之外,马秀英经常教导朱标说道:“你身为长子,一定要成为几个弟弟当中的表率,遇到事情务必学会谦让”。
因此,《明史·朱标传》当中记述朱标“太子仁慈”,他的这种性格的形成,或许就是受到马秀英在他幼年时期教育的影响。
朱标
朱标从小就对儒学经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待老师毕恭毕敬,深得宋濂等人的喜爱。
关于朱标的学习态度,以及在学习当中的各种礼节,宋濂专门写了一篇《皇太子入学颂》,其中写道:
“唯皇帝丕式先王成宪,敷佑四方,旁求俊彦,用迪皇太子以学,惟敬惟慎如此,其至实万世无疆之休。”
由于朱元璋比较严厉,朱标和几位弟弟比较畏惧朱元璋,遇到什么事情他们也不敢跟朱元璋诉说,但他们可以做到跟马秀英无话不谈,马秀英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朱标身为长子,自从他刚一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深受朱元璋的重视,朱元璋想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在朱元璋的严厉督促下,朱标平日刻苦读书,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因此,朱标的童年生活必定是苦闷无趣的,他不能像几个弟弟一样自由自在的玩耍,还要时刻听从朱元璋安排的任何事情,唯恐得罪朱元璋。
正因为如此,朱标一直都是在朱元璋的阴影之下生活着......
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如今的江苏南京)自称吴王,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办公衙门,对于有功之臣进行封官授爵,还设立了中书省左相国和右相国。
朱元璋的这个办公衙门,俨然就是一个实际上的“朝廷”。
朱元璋自称吴王以后,理所应当要立世子,朱标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首选。
按照古代的传统制度,诸王的继承人只能称为世子,天子的继承人才能称为太子,此时的朱元璋只是一个地方诸侯王,还没有建国称帝,选定的储君只能叫作世子。
随着韩林儿在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沉江身亡,龙凤政权随之灭亡,朱元璋在第二年的大年初一下达号令,正式确立朱标为世子。
此时的朱标已经年满十二岁。
朱元璋将朱标立为世子,不仅明确了下一任吴王的继承者,也断送了其他几位弟弟的争储幻想。
有一次,在朱元璋母亲的忌日当天,朱元璋率领朱标、朱樉、朱㭎、朱棣等人,以及马秀英和其他诸位将领,在应天举行了一场非常隆重的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结束之后,朱元璋当着几位孩子的面,对侍奉左右的将领说道:“回想当年,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我还不到十七岁,为了伺候母亲的病情,我昼夜不离开她的身边。我的二哥当时主管家里的事务,母亲当着我们兄弟的面说:“我的病怕是治不好了,你们兄弟要好好相互扶持,要保住朱家的家业啊!”母亲说完这些话就去世了。如今我开创的大业即将成功,母亲却无法看到了,而她临终之前说的话还回响在我的耳边,使我悲痛万分!”
话音刚落,朱元璋十分悲伤,顿时热泪盈眶。
见此情景,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而感动......
朱元璋说出这番感人肺腑的话,表面上是讲给左右将领听的,实际上则是讲给孩子听的,尤其是讲给朱标听的。
朱元璋的目的是,教导朱标要跟几个弟弟相互扶持,善待几个弟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基业,兴盛家庭。
还有一次,朱元璋祭祀山川结束之后,就对身旁的朱标、朱樉、朱㭎、朱棣等人说道:“现在吴国刚刚建立,百业待兴,你们知道人民的劳苦吗?能够了解人情吗?”
朱标回答不上来,只好摇了摇头!
于是,朱元璋命令朱标和几位弟弟一起步行返回王宫,想让他们亲身体会一下护卫士兵的辛苦,防止他们将来养成骄奢懒情的习惯。
后来,为了对几个儿子进行军事训练,朱元璋还专门派人制作了“麻履行滕”,凡是出宫去比较远的地方,他们必须要穿上麻鞋,裹上缠腿,十分之七的路程可以骑马,四分之三的路程必须步行。
朱元璋对几个儿子的良苦用心,目的是让他们知道生活的艰辛,必须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没过多久,朱元璋召见朱标,说道:“你身为长子,要当好弟弟们的表率,我准备让你带着朱樉返回濠州(如今的安徽凤阳)老家祭拜祖墓,切记不要忘记祖宗,还要勤俭持家,以孝治天下,乃是保住基业的根本,将来你还要继承一国之王,处理事情才能得心应手!”
临行之前,朱元璋还以商高宗和周成王为例,再三叮嘱朱标一定要多多了解民间的疾苦。
朱标
朱元璋耐心地说道:“你们现在生于富贵之家,一直没有吃过苦头,也不了解民间人情,安乐的生活容易产生骄奢懒惰,你们将来都是有国有家之人,不可不引以为戒。”
其实,朱元璋想让朱标明白自己创业时期的艰难,也希望朱标能够成为像商高宗、周成王一样的贤君。
对于朱元璋的谆谆教诲,以及望子成龙的心情,朱标都牢记于心。
带着朱元璋交待的任务和使命,朱标带着弟弟朱樉和一千余人的队伍前往濠州。
途中路过太平路的时候,朱标顺便来到富户陈迪的家中,看望一下自己曾经出生的地方。
为了报答陈迪的恩情,朱标当即赏赐给他五十两白银,五十两白银已经是朱标能够支配的最高金额了。
朱元璋得知此事以后,对于朱标的行为大加赞赏,小小年纪就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继承者。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推翻元朝残余势力的过程当中建国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应天府(如今的江苏南京),年号洪武,史称明太祖。
在供奉着祖先灵位的太庙前,朱元璋向世人隆重宣布:
“维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礼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自举兵渡江以来,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子曰樉,三子曰㭎,四子曰棣,五子曰橚,六子曰桢,七子曰榑,敢告知之。”
在举行完极其隆重和繁琐的称帝仪式之后,朱元璋正是册封马秀英为皇后,封长子朱标为太子,封次子朱樉为秦王,封三子朱㭎为晋王,封四子朱棣为燕王,封五子朱橚为周王......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册封了许多王公大臣。
随后,在礼部的安排之下,朱樉率领诸位弟弟前往太子朱标的东宫进行拜贺,伴随着庄严肃穆的音乐之声,朱樉等人向太子朱标行了跪拜之礼。
不仅如此,朱樉还作为代表当面朗诵了一首贺词,贺词的开头内容这样写道:
“小弟朱樉,兹遇长兄皇太子荣膺宝座,不胜忻忭之至,谨率诸弟诣殿下称贺。”
随着这次东宫仪式的进行,朱标的身份彻底发生了改变,几位弟弟也不能称呼自己为大哥,而要改为“殿下”。
朱元璋之所以迫不及待选立朱标为太子,是基于历史上争夺继承权,所发生的一系列兄弟相残事件的教训。
早在西汉初年,太子太傅叔孙通曾经这样说过:“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震动。”
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君主专制的局面之下,选立太子一事,不但关系到君主专制是否后继有人,也关系到专制王朝的局势稳定。
在朱元璋的眼里看来,元朝皇室纷争而导致天下大乱,就是因为没有选立太子,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自相残杀,只有早日确立太子人选,才能让其他儿子安分守己,断绝争夺储位的念头。
选立太子的事情确定以后,如何设立太子东宫的官属,又成为了朱元璋心头的一个难题。
经过一番商议,朝廷的中书省和都督府的官员们认为,应当仿照元朝的制度实施。
于是,御史中丞刘基、学士陶安对朱元璋试探性地说道:“可否仿照元代制度的问题,让太子朱标担任中书令一职?”
听完,朱元璋不以为然地回复说:“元朝做事,从不以古为师,设置官职而不任命贤能之人,总是重用蒙古人,所以才名不足以符实,行不足以服众,我们怎么能够效仿他们的制度呢?更何况,我的儿子尚未成年,学问也不充实,明白的事理也不够多,应该尊奉礼仪,重视师传,专要讲习经传,博通古今才能够识达机宜。到了那个时候,一些军国重务都让他参与,何必效仿元朝让他当什么中书令呢!”
李善长
于是,朱元璋任命左丞相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任命右丞相徐达兼任太子少傅,任命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任太子少保。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设置了詹事府、左右率府、太子宾客等职,分别让朝廷任职的功臣或武将兼任,时刻要让太子朱标知道居安思危,不忘武备。
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六月,太子朱标在东宫潜心学习了十年之后,朱元璋突然颁布一道诏令:
“朝中的大小政事都要先告知皇太子处理,然后再上奏给我。”
而且,朱元璋语重心长地对太子朱标说道:“自从得到天下以来,我对于各种政务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唯恐出现丝毫的失当,害怕辜负上天的托付,所以披星戴月的处理事情,从来不敢有所懈怠,这些都是你所亲眼所能看到的,希望你能够体谅为父的苦心,按照为父的所作所为办事,这就是天下苍生之福,父亲我也无忧矣!”
尽管已经让太子朱标尝试处理朝廷的事务,但朱元璋还是对他不太放心。
马秀英
没有几天,朱元璋下令设置了一个机构通政使司,专门负责管理“出纳诸司文书,敷奏封驳之事”。
这个机构设立以后,表面上是继续让太子朱标先做处理,实际上朱元璋已经提前得知需要处理的是什么事情。
在太子朱标先行处理朝廷政务的前三个月,朱元璋很少做出什么决断,尽量不去干涉他,允许他修建社稷庙坛、参与祭祀活动、接见外国使臣等等。
其实,朱元璋并不是真的放心让太子朱标处理政务......
直到三个月以后,朱元璋就对身边的大臣讲述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他说道:“我并不是不想安逸,只是畏惧天命,不得不这样做!”
同时,朱元璋也在暗示大臣:“不要因为太子已经开始处理政务,你们就抱团,群集在太子的门下,成为太子的党人。”
由此可见,朱元璋还是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力,更不愿意看到大臣跟太子朱标走得太近。
过了半年以后,朱元璋在召见李善长、常遇春、徐达等人的时候,专门说道:“此前让太子处理政务,是想让太子熟悉一下国政,唯恐听览之际,处置或有未当。”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于太子朱标有一万个不放心。
在这种情况之下,太子朱标处理政务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让朱元璋抓到任何把柄,否则就会引起朱元璋的猜疑,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太子之位。
除了观察太子朱标在处理政务时候的一举一动,朱元璋还会偶尔检查太子朱标的读书情况。
例如,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三月,朱元璋询问太子朱标:“你最近都在读一些什么书籍?”
朱标回答说:“我昨天刚刚读了关于商周之际的历史书籍!”
朱元璋继续说道:“看书的目的,是要了解古人的为君之道,要以事天爱民为重,君主的一言一行,上关系到天地神灵,下关系到黎民百姓!”
此外,朱元璋要求太子朱标牢牢记住:“一言而善,四海蒙福,一行不谨,四海罹殃”。
对于朱元璋的教导,太子朱标认真地倾听,唯恐稍有不慎,或者自己的错误被人汇报给朱元璋,势必就会引来朱元璋的一顿训斥。
可以说,朱标的日常生活,一直都是笼罩在朱元璋的阴影之下。
参考资料1.《明史·朱标传》作者:清代·张廷玉等人;
2.《南京太常寺志》作者:明代·汪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