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古代的选官制度,始于曹魏,由中正官推荐,弊端重重

无事说过去 2024-08-26 16:33:08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由魏王曹丕的亲信华歆带头,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逼迫汉献帝把皇帝之位禅让给魏王曹丕,东汉王朝正式灭亡。

十月二十九日,曹丕正式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魏,改年号为黄初,定都洛阳,史称魏文帝,册封已经退位的汉献帝为山阳公。

刚一登上皇位,魏文帝要把东汉朝廷留下的官员全部撤换一遍,迫切需要从全国各地选拔大量的官员。

为了笼络门阀士族的势力,以及获得门阀士族的支持,时任吏部尚书陈群向魏文帝提出了一个新的选拔官员的方式——九品中正制。

在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古今人表》当中,是这样解释“九品”一词:

“分为上、中、下三级,每一级再分为上、中、下三等,共有九类,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其中,“上上”是指圣人类,代表人物有伏羲、神农、黄帝、周公、孔子等。“上中”是指仁人类,代表人物有女娲、比干、孟子等。“上下”是指智人类,代表人物有鲍叔牙、范蠡、子贡等。

而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这个九级的评价标准,来对官员进行分类选拔的一种模式。

九品中正制当中的“中正”,指的是中正官,负责为候选官员进行评级打分,分为大中正官和小中正官,州府里的官员叫大中正官,郡县里的官员叫小中正官。

对于中正官的任命,通常都是由朝廷官员兼任,他们的原籍在哪里,就会让他们担任哪里的中正官,因为他们比较了解当地的情况。

因此,吏部尚书陈群的想法是,利用九品中正制把评级的权力收归朝廷,由朝廷直接从地方选拔官员。

然而,这一目的并没有达到......

由于中正官具有在当地评选官员的权利,这样一来,他的亲戚、朋友和士族子弟,就会成为优先评选的对象。

当中正官进行评级打分的时候,具体的打分标准包括家世、道德和才能三个方面。

关于家世,主要就是看这个人的爷爷和父亲,若是他的爷爷和父亲曾经当过高官,那么也就决定了他的评选等级。

可是,除了家世之外,道德和才能都是相对主观的标准,全凭中正官的个人看法进行评价,一般都是使用简短的几个字加以概括。

例如,曹魏时期的中正官王嘉,在对当地的一位名士吉茂进行评价的时候,只说了四个字:“德优能少”。西晋时期的中正官王济,在评价孙楚的时候,也只是用了八个字:“天才英博,亮拔不群”。

正是由于道德和才能的标准完全由中正官说了算,从而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改变了之前朝代的选拔官员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官员的选拔上有了更加明确的评选标准,分为九个品级进行评级打分,不像之前的“察举制”那样模糊。2、有效缓和了曹魏朝廷和门阀士族之间的矛盾,门阀士族成为了获利的一方,自然就会拥护刚刚建立起来的曹魏。

九品中正制给进入仕途的官员划分了严格的等级,与门阀士族相比,寒族的祖上通常都没有当过官,即使有幸被中正官举荐,也只能是下上、下中、下下之列。

如此一来,在官场里面就逐渐产生了清官和浊官之分。

“清官”是指清闲的工作,官高权重,一般都是士族子弟来当。“浊官”是指繁忙的工作,官品较低,一般都是有寒族子弟来当。

东晋时期的车胤在父亲去世以后,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他就在夏天的夜里抓来许多萤火虫,装在袋子里面用来照明,以供自己读书,因此有了“囊萤映雪”的典故。

当时的车胤出身寒门,时任大司马桓温听说他满腹才学,就利用九品中正制让他做了一个小官,即是所谓的“浊官”。

王徽之画像

跟出身寒门的车胤相比,出身名门的王徽之就幸运多了,他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擅长书法和绘画,他通过九品中正制获得了一个骑兵参军的官职。

然而,王徽之并不适合做官,甚至连自己应该干什么都搞不清楚。

虽然王徽之身为骑兵参军,主要负责饲养军马和草料供应,但是他却不怎么上班,只是挂着一个虚名而已,并不影响每月按时拿俸禄。

有一天,大将桓冲故意向王徽之询问道:“你在军营里的工作是做什么的?”

王徽之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不知道,不过我经常发现,附近有人牵着军马走来走去,我有可能是负责管马匹的。”

桓冲继续问道:“那你管了多少匹军马?”

王徽之回答说:“我从来没有打听过这个,属实不知道拥有多少匹军马。”

桓冲接着问道:“那么最近死了多少匹军马,你知道吗?”

听完这话,王徽之有些不耐烦地回答说:“我都不知道有多少匹活着的军马,怎么会知道死去的军马数量呢!”

由于王徽之的家族背景强大,尽管桓冲有些生气,但还是对他好言相劝:“你以后要多关心一下职务分内的事情!”

王徽之认为自己是一个高雅的人,不能总是埋头苦干工作,于是干脆对桓冲不予理会,还转身仰头说了一句:“这西山早晨的天气,还真是不错啊!”

像王徽之这样的官员,连自己的工作都搞不清,凭借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竟然一路高升,一直做到了四品的黄门侍郎。

除此之外,门阀士族和出身寒族的社会地位相差很大,两者之间通常不能随便交往,更不能结为姻亲。

通常来说,门阀士族是看不起寒族的,即便是交往,也要直接区分各自的身份和地位,根本不可能做到平起平坐!

在刘宋时期,身为中书舍人的张敷出身于江南士族,他是吴兴太守张劭的儿子,他有两位同位中书舍人的同事秋当和周赳。

虽然都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但是不同的是,秋当和周赳出身于寒族。

有一次,秋当找到周赳,想要一同前往张敷家里坐坐,老实本分的周赳说道:“以咱们两人的身份,人家恐怕不能给咱们好脸子看,咱们还是别去了!”

秋当说道:“咱们现在和张敷也是同事了,有什么可担心的,咱们去了就是客人,他还能不跟客人一起坐坐吗!”

在秋当的劝说之下,周赳还是答应一起前往张敷家里做客。

刚一来到张敷家里,张敷表面上热情地把秋当和周赳请到屋里,内心却担心他们弄脏家里的墙壁,特意吩咐下人把椅子挪到远离墙壁的位置。

不仅如此,张敷还刻意把自己的座椅挪远一些,不与秋当和周赳坐得太近。

见此情景,秋当和周赳感觉非常没有面子,只好找个借口离开。

通过这件事情,足以体现出了九品中正制当中选拔官员的弊端,寒门出身的官员往往会被名门出身的官员另眼相待。

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下,像王徽之这样的士族子弟,要么整天无所事事,要么追求文化艺术,虽然身居高官厚禄,却根本就不屑于认真工作。

对于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寒门子弟出身的官员,士族子弟从骨子里瞧不起他们。

刚一开始的时候,出身士族的官员还可以领兵打仗,比如东晋时期发生的淝水之战,谢家更是一战成名,王家同样也是手握兵权,势力一度达到皇权之上。

可惜的是,像领兵打仗这样的事情,却被门阀士族认为非常粗鄙,导致军权逐渐脱离了门阀士族的控制。

更有甚者,有的士族子弟还染上了喝酒和嗜药的恶习。

当时有一种毒品叫作五石散,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白硫磺和赤石脂五种成分制成,相传是“医圣”张仲景发明出来的,主要是用来医治伤寒病人的。

可是,到了魏晋时期,即使没有患上伤寒病,一些士族子弟也吃。

据说,曹魏时期的尚书令裴秀就是因为服用了五石散,全身感觉发热,随后喝了一杯冰酒,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还有一些士族子弟不学无术,当时的建康县令王复从来没有骑过马,每次听到马的嘶鸣声,他就会吓得不轻。

没当看到别人骑马的时候,王复就会说:“这明明是只老虎,怎么能骑上去呢!”

像王复这样的愚昧无知的门阀士族,走向没落和衰亡是迟早的事情。

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横空问世,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不要求家世和出身,只要是身怀才华,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真正做到了“英雄不问出处”。

随着科举制的兴起,九品中正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九品中正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跟察举制、科举制合称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三大选官制度”。

门阀士族通过九品中正制巩固了自身的阶级利益,垄断了朝廷之中高等官员的职位,即使再有能力的寒门子弟,也只能当一个低级的官员。

因此,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然而,通过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朝廷并没有选拔出来真正的人才,正是在这种制度下,士族子弟反而变得更加腐朽堕落,加速了王朝的衰败。

有人说,东晋王朝灭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九品中正制的存在,细细琢磨起来,还是具有一定道理的!

0 阅读:12

无事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