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何采取假死?得罪刘瑾,被贬贵州,用假死骗过锦衣卫追杀

无事说过去 2024-07-18 03:23:07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时年三十六岁的明孝宗由于积劳成疾,在乾清宫病逝,十五岁的太子朱厚照继承皇位,改年号为“正德”,史称明武宗。

随着明武宗的登基为帝,以刘瑾为首的“八人宦官集团”(史称八虎)开始架空明武宗,逐渐把持明朝朝政,致使内阁大臣刘健、韩文、谢迁等人纷纷辞职。

就在这个时候,南京科道官员戴铣等人向明武宗上书,强烈要求明武宗要挽留刘健等元老,同时诛杀刘瑾等“八虎”。

戴铣等人的这番劝谏,无疑是把刘瑾等“八虎”彻底得罪了。

于是,刘瑾直接给戴铣等人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劝说明武宗把戴铣等人押解到北京,并且关进了监狱。

明武宗朱厚照

除此之外,刘瑾还是没有消解心头之恨,他派人把戴铣重重打了四十廷杖,戴铣的身体承受不住,当场死在狱中。

早在戴铣被押到北京监狱的时候,时任兵部武选司主事王阳明立刻上书求情,劝说明武宗不能因为言论而枉杀言官。

在呈给明武宗的奏折当中,王阳明还写了这样一句话:

“陛下明旨,有“政事得失,许诸言直言无隐”之条,故敢昧死为陛下一言。”

正是由于这道奏折,让刘瑾萌生了想要除掉王阳明的念头。

王阳明被关进监狱的一个月之后,朝廷将他贬谪到贵州“龙场九驿”之一的龙场驿担任驿丞,出狱之前还要接受三十廷杖的刑罚。

王阳明

与正六品官衔的兵部武选司主事相比,龙场驿(奢香夫人修建的龙场九驿之一)驿丞连一个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而且还是贬到偏远的贵州。

在当时来说,有的官员被贬到贵州,可能还没有走到终点,就或者病死在途中,或者出现其他意外而死。

面对朝廷的这个判决结果,王阳明起初并不打算前往龙场驿赴任,而是来到了钱塘北新关的南屏养病,和弟弟一起过起了耕田隐居的生活。

在此期间,王阳明还写了一首《南屏》,来记录他的悠闲生活:

“溪风漠漠南屏路,春服初成病眼开。

花竹日新僧已老,湖山如旧我重来。

层楼雨急青林迥。古殿云晴碧嶂回。

独有幽禽解相信,双飞时下读书台。”

就连王阳明的妹夫徐爱也前来投奔,拜在王阳明的门下为徒。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朝廷的一道敕令的发布,彻底打乱了王阳明的正常生活,被迫踏上逃亡的旅途。

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三月,由于十七岁的明武宗喜欢玩乐,不理朝政,刘瑾为了排除异己,就以明武宗的名义下达一道圣旨,内容中这样写道:

“朕以幼冲嗣位,惟赖廷臣辅弼,匡其不逮,岂意去岁,奸臣王岳、范亨、徐智窃弄威福,颠倒是非,私与大学士刘健、谢迁、尚书韩文、杨守随、张敷华、林瀚、郎中李梦阳、主事王守仁(王阳明)、王纶等人递相交通,彼此穿凿,曲意阿附,遂成党比。”

由此可见,刘瑾实际上已经为王岳、范亨、刘健、谢迁、王阳明等五十三位忠臣罗织了罪名,并将他们全部列为奸党。

与此同时,刘瑾还特意派出锦衣卫调查王阳明的去处,看看他是否按照朝廷的判决结果前往龙场驿赴任。

面对刘瑾派出的锦衣卫的追查,王阳明被迫放弃隐居生活,四处逃亡,以便摆脱锦衣卫的追杀。

就在王阳明逃到杭州的时候,锦衣卫查到了他的行踪,刘瑾随即命令锦衣卫行刺王阳明。

庆幸的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阳明的朋友发现了锦衣卫的行踪,他得知锦衣卫准备刺杀王阳明的意图,急忙通知和帮助王阳明成功躲过了锦衣卫的刺杀。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锦衣卫堪称魔鬼一般的存在,一旦被锦衣卫盯上,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全身而退。

剧中的锦衣卫

王阳明内心深知,即便自己躲过了初一,也难以逃过十五,锦衣卫迟早还会找上门的。

为了彻底摆脱锦衣卫的纠缠,王阳明想到了一招“金蝉脱壳”,就是利用假死,让锦衣卫错误以为自己已经死亡。

首先,王阳明在落脚的胜果寺里面的墙壁上,题写了两首《绝命诗》,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许国渐无补,死不忘亲恨不余。

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

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

然后,王阳明又来到了钱塘江边,把自己的衣服、帽子、腰带和鞋子放在岸边,伪装成一种跳江自尽的假象。

一切工作做足了之后,王阳明趁着夜色的掩护,乘坐一艘小船连夜逃走。

王阳明

果不其然,当锦衣卫看到王阳明在墙壁上留下的《绝命诗》,以及王阳明留在钱塘江边的衣服、帽子、腰带和鞋子,他们坚信王阳明已经跳江身亡。

就这样,锦衣卫才算放弃了对王阳明的追杀,王阳明得以逃过一劫。

尽管如此,王阳明仍然不敢放松警惕,生怕锦衣卫再次盯上自己,他一刻也不敢休息,日夜赶路逃亡,尽量逃到一个更远的地方。

王阳明原本打算乘坐小船逃往舟山,不料却在途中遭遇大风狂袭,他被迫放弃水路,从福州上岸,改走陆路继续逃亡。

王阳明一口气走了数十里的山路,眼看天色已晚,他恰巧遇到一座寺庙,想要在这里借宿一晚。

由于当时的山里时常会有老虎出没,晚上一般都不会开门接客,寺庙的和尚对王阳明说道:“我们这里的规矩是夜不纳客,附近不远处有一座野庙,你可以去那里休息一晚!”

按照和尚的指示,王阳明顺利找到了这座野庙,一路的劳累让他很快进入梦乡。

第二天刚蒙蒙亮,寺庙的和尚赶忙来到野庙进行察看,他发现王阳明依旧在睡觉,夜里竟然没有葬身老虎之口,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于是,和尚认为,王阳明没有被老虎吃掉,一定有神仙帮助,赶忙邀请王阳明前往寺庙做客。

就在王阳明在庙里散步的时候,看见有一个人正在坐禅,这个人就是他的老相识无为道士。

眼看王阳明正在朝着自己走来,无为道士马上站起身,对王阳明说道:“贵人可曾还记得我无为道士吗?”

看到王阳明有些犹豫,无为道士马上掏出一张纸递给他,纸上还写着一首诗,诗的内容如下:

“二十年前曾见君, 今来消息我先闻。

君将性命轻毫发,谁把纲常重一分?

寰海已恬夸令德,皇天终不丧斯文。

英雄自古多磨折,好拂青萍建大功。”

看完这首诗句,王阳明才认出眼前的这位老者是何许人也。

早在公元1488年,王阳明就曾经跟随无为道士学习导引之术,由于学的过于入迷,甚至把自己的结婚大事都给忘记了!

在王阳明最为落魄的时候,他再次遇到无为道士,尽管已经二十多年不见,依旧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无为道士和王阳明进行了彻夜长谈,他问道:“你现在打算逃向何方?你利用假死的招数,你认为真的能够瞒住刘瑾吗?万一有一天,刘瑾发现你没有死,他就会逮捕你的父亲,甚至诬陷你投敌叛变,到时候你应该怎么面对你的父亲呢?”

听完无为道士的一番话,王阳明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

王阳明通晓阴阳八卦,他当即给自己算了一卦,得到的是一副平安卦,于是下定决心按照朝廷的判决,前往偏远的龙场驿赴任。

王阳明纪念馆

正是由于无为道士的一番点拨,才让王阳明真正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面对危难,不能选择逃避,而是要勇于面对”。

王阳明心意已决,他决定先回家给时任礼部左侍郎的父亲王华过完生日,再去龙场驿担任驿丞。

当刘瑾得知王阳明的父亲是朝廷的礼部左侍郎王华,于是决定放过王阳明一马,不再派人置王阳明于死地。

王华是明武宗的老师,在朝廷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名气,刘瑾也不想与他公然为敌,希望能够将他拉拢到自己的阵营。

因此,无为道士的话语点醒了王阳明,不仅保全了王阳明的性命,同时也让他的家人保住了性命。

王华对于王阳明的影响很深,除了传授学问上的知识,还有做人的基本素质。

根据史料当中的记载,在王华六岁的时候,他和一群孩子在河边玩耍,有一名醉汉跑到河边洗脚,离开的时候竟然把钱袋忘在了河边。

王华打开钱袋一看,里面竟是数十两的黄金,他担心其他孩子看到争抢黄金,就把钱袋扔到水里,继续玩耍。

等到其他孩子离开之后,王华坐在水边等待失主。

傍晚时分,那个醉汉返回河边寻找钱袋,王华赶紧从水里捞出钱袋,还给醉汉。当醉汉拿出报酬递给王华的时候,他却拒绝了,坚决不收醉汉的任何报酬。

王阳明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当中,必定会受到父亲王华的影响,从而奠定了他日后成为一代思想大家的基础。

除此之外,当王阳明决定前往龙场驿担任驿丞的时候,他的妻子诸氏不仅没有离他而去,反而愿意跟随他一同前往偏远的贵州。

因为王阳明被贬的缘故,他的妻子诸氏受到惊吓导致流产,从而终身无法生育。为了让妻子诸氏安心,王阳明在四十四岁的时候把弟弟的儿子王正宪立为嗣子。

直到诸氏去世之后,王阳明才又娶了一位妻子张氏,此时的他已经五十五岁。

0 阅读:5

无事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