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干预:6个家长必学的黄金辅助技能

双儿玩转育儿 2025-02-05 21:02:35

在自闭症或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过程中,“辅助”技能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关键词。它是孩子学习新技能的“抓手”,盘点一下6个家长必学的黄金辅助技能,看看你在日常训练中是否用对了方法。

1. 身体辅助

通过肢体接触,引导孩子完成正确的动作,或给出我们期望的反应。比如,当孩子对“拍手”这个指令没有反应时,你可以轻轻地拿起他们的手,帮他们完成拍手的动作。

实操步骤:

妈妈先示范,然后给出清晰指令,如“拍手”。

观察孩子反应,若无反应,则轻轻拿起孩子的手,引导他们完成拍手动作。

特点与应用:

特点:这是所有辅助技能中强度最大的一种,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或反抗。

应用:适合低功能孩子,尤其是对指令完全没有反应的时候,大量的身体辅助是非常有效的。

要点:一定要尽早撤出,避免孩子形成依赖。

2. 动作示范

动作示范,就是通过你自己先做一遍,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来完成指令。

实操步骤:

妈妈给出指令,如“把玩具放进盒子里”。孩子听不懂,妈妈先做一遍,把玩具放进盒子里。

然后鼓励孩子模仿动作,完成指令。

特点与应用:

特点:直观有效,充分利用孩子的视觉观察能力,减少沟通成本。

应用: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配合度。

要点:边示范,边口语讲解,少用抽象词汇。

3. 手势辅助

手势辅助,就是用手势动作(如指点、示意)来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

实操步骤:

给出指令,如“指一指红色的球”。

同时用手指向红色的球,引导孩子注意并指出。

反复练习,手到眼到,加强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

特点与应用:

特点:简单直接。手势辅助简单易懂,适合语言理解能力较弱的孩子。

应用:如果孩子跨过了肢体辅助,有了一定的进步,可以用手势辅助进行衔接。

4. 方位、环境辅助

以物为中心,通过方位环境的变化,刺激孩子给出正确的反应。

实操步骤:

在桌子上放几个物品,如水果、玩具。

给出指令,如“拿苹果给我”。

先将苹果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或离孩子最近的地方,引导他们拿起苹果。

后期加大难度,让孩子在混乱的物品中,挑选正确的目标物。

特点与应用:

特点:利用环境布局来引导孩子,可以减少他们的认知负担。

应用: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空间感知能力,且具备一定的视觉线索加工整理技能。

5. 语言辅助

使用频率最高的辅助技能,就是语言辅助了。对指令进行旁白、插入、描述,刺激孩子进行仿说,或者做出正确的行为。

操作步骤:

给出指令,如“这是什么动物?”。

如果孩子犹豫或答错,你可以提示:“它是喵喵叫的,有胡须和尾巴。”鼓励孩子根据提示给出正确答案。

特点与应用:

特点:灵活的语言辅助,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为所有的干预行为赋能。尤其对无语言的孩子提升仿说能力,很重要!

应用:容易产生依赖,要慎用,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调整指令难度。

6. 视觉辅助

在关键反应训练中,视觉辅助的使用量非常高,比如使用图片、符号或实物来对孩子进行提示,帮助他们理解并完成任务。

实操步骤:

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如动物图片、水果实物等。

给出指令,如“找出猫咪的图片”。

如果孩子没有反应,妈妈展示猫咪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孩子找出并指出。

特点与应用:

特点:视觉辅助非常直观形象,对理解能力的提升帮助较大。

应用:适用于对视觉信息敏感,或需要通过视觉线索来理解复杂指令的孩子。

辅助技巧使用须知

针对性:千万不要把辅助当成训练的核心,一定要明确辅助的本质,不要本末倒置。

及时性:要在需要的时候给与辅助,而不是提前给,或者随时给,一定要掌握好节奏,给孩子充分的反应时间。

反差性:单一的、重复的辅助会误导孩子,让他们对辅助本身产生误解,也容易形成依赖。所以辅助的时候,花样多一些,从不同角度去刺激孩子。

有效性:一定要避免无意识的辅助。如果辅助和指令内容无关,反而会误导孩子,干扰孩子的选择和操作。

提醒大家,辅助技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训练需求灵活选择和使用。

0 阅读:0

双儿玩转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