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血战刘老庄:四连82人全体阵亡,打扫时却有84具遗体

敲响纪元的尾声 2025-03-13 21:36:36

1943年3月18日夜里,苏北刘老庄的战场上,硝烟还没散尽,新四军19团2营3连连长霍继光带着人来收战友的遗体。

那天月光挺淡,天边挂着几颗星,田野里满是弹坑,空气里一股焦糊味儿,霍继光带着手电筒,挨个儿数,4连牺牲的该是82人,可地上躺着84具遗体。

他走近一看,有两个战士死死抱着敌人,刺刀插在对方身上,手攥得紧紧的,衣服都撕烂了,分不开,他愣了愣,跟身边的战士说:

“一起埋了吧,兄弟们走得硬气。”

这84具遗体,成了刘老庄连最后的模样。

白天还扛着枪的82个壮士,晚上就躺在这儿,用命守住了这片地。

那么‬这多出来的两具,背后‬藏着怎么样‬的‬故事?

刘老庄的战斗,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刘老庄前的撤与守

1943年春天,我军‬在‬苏北的根据地‬,日子不太‬好过。

当时的日军第17师团和伪军,他们‬从1942年底就盯着淮海区,扫荡了大半年,想把新四军挤出去。

1943年的‬3月16日,1000多日伪军分成11路,围住了梁岔一带的19团‬二营‬4连,连长白思才带着82人连夜往外跑,趁着天黑跳出了包围圈。

可敌人没停下来,17日又‬追到涟水县老张集和朱杜庄,4连打了半天,枪声响到黄昏,他们又冲了出来,跑到了刘老庄,刘老庄是个小村子,不到百户人家,紧挨着淮述公路,离淮阴城50多里,村边有几棵老槐树,田野平得一眼能望到头。

18日凌晨,哨兵跑来喊白思才,说南边5里外有敌人,老百姓正往外跑,白思才从草垫子上爬起来,跟指导员李云鹏说了几句,赶紧叫通讯员传话,让各排收拾东西,在庄子后集合。

他走到哨位一看,田野里乱糟糟的,有的村民牵着牛,有的背着包袱,有的抱着孩子,喊声混着哭声,远处枪声断断续续地响,他带着人往西北撤,刚出村,前面是条又宽又深的交通沟,沟底有水,鞋踩进去湿乎乎的。

战士们下了沟,走了一段,西南方向突然冲来十多匹敌人的骑兵,马蹄声越来越近。

白思才喊大家快走,可前面的人跑回来说:

“沟断了,走不通!”

他掏出驳壳枪,叫大家准备家伙,打算冲出去,可骑兵刚被打退,黑压压的步兵又上来了。

白思才一看,附近没啥遮挡,田里光秃秃的,只好退回交通沟,准备硬扛。

二、血战十小时的坚守

早上9点,日军17师团长川岛带着1600多人围住了刘老庄,这伙日军1938年就建了队,兵挺能打,装备也好,有骑兵、山炮、九二步兵炮、迫击炮,还有掷弹筒。

而‬4连仅有‬82人,武器还行,有一挺重机枪,几挺轻机枪,几支枪榴弹,步枪是汉阳造,子弹带点锈,可跟敌人比差远了。

白思才本可以退进村子,用墙和房子挡一挡,可村里还有没跑完的老百姓,他怕战火烧进去,就守在交通沟里,日军第一次冲上来,刚到30米外,白思才端着重机枪开了火,子弹扫过去,十几个鬼子倒了,剩下的跑了回去。

川岛看了火力‬情况,立即‬说:

“这是新四军‬的‬正规部队,我找他们好久了。”

所以到了第二次冲锋,鬼子上了十多挺机枪,子弹扫得沟边土都飞起来,战士们头上的草帽被打穿了好几个,4连用枪榴弹炸了敌人的机枪,轻重机枪一块儿打,又顶住了。

可弹药不多了,李云鹏看到鬼子尸体边有枪和子弹,就让一排排长尉庆忠带几个人去捡,尉庆忠冲出去,捡回三支步枪和两箱子弹,可回来时肩膀中了弹,倒在沟边没起来。

之后,敌人又冲了两次,4连的火力还硬,每次都打了回去,可人伤了好些,工事塌了,战士们用土包堵,轻伤的拿布条包好伤接着干,重伤的拖着腿递手榴弹,有的还帮着擦枪上的泥。

中午,川岛让伪军喊话,说我军‬放下枪就没事。

喊话的人站在田埂上,手里举着白布,可回答他们的是子弹,那人当场倒了,眼看这个情况,川岛急了,调来山炮、九二步兵炮、迫击炮,一通猛轰。

炮弹落下来,沟里烟尘滚滚,天都暗了,白思才被弹片炸昏,醒来左手动不了,裤子上全是血,可他还是爬起来,在沟里喊:

“弟兄们撑住!”

到时间到了后晌午,四连‬只剩20多人了‬,而且‬大多带伤,子弹快没了,交通沟也平了。

白思才说了句,把子弹集中给重机枪,轻机枪拆了,步枪装刺刀,准备拼了。

三、夕阳下的最后一抱

此时‬的‬夕阳已经‬挂在天边,红得像血。

而‬日军第五次冲上来,这次冲锋‬很快‬,到了跟前,看准了‬时机,白思才喊了声“杀啊”,跳出去,李云鹏挥着刺刀跟上,20多人一块儿冲,跟鬼子拼上了。

刺刀捅弯了,他们用枪托砸,枪托碎了,用小锹砍,小锹断了,用手掐,手不行了,用牙咬。

喊声响了一阵,沟边田里全是人影,4连的人全倒下了,打了10小时,他们没吃没喝,嘴唇裂出血丝,衣服破得挂在身上,可硬是没让敌人讨到好。

日军指挥官川岛走到阵地,没抓到一个活的,连支完整的枪都没找着,地上散着砸坏的枪托、弯了的刺刀,还有烧焦的纸,那是4连毁掉的文件。

他数了数,82个新四军,干掉了自己170多人,伤了200多,看着满地的血和土,他嘴角抽了抽,喊了句:

“八路军、新四军……”,然后就没再说下去,川岛‬这一次损失不小,也‬立即‬带着部队‬撤回去了,没做什么泄愤的举动。

而‬那天夜里,三连连长霍继光带人来了,拿手电照着,看到84具遗体,两个战士跟敌人抱得死死的,刺刀插在对方胸口,血糊了一身,分不开。

他眼眶红了,说:

“一起埋吧。”

战场上还有个24岁的战士,活着被找到,身上三处弹孔,十几处刀伤,右臂没了,他喘着气说了几句仗的事,声音越来越小,就闭了眼。

四、战后的名字与无名

4连82人全没了,消息传到19团,大家心里都沉沉的。

3月29日,团里在郑潭口小学开了追悼会,屋里挤满了人,墙上挂着白布条,3师党委把4连叫作“刘老庄连”,定3月18日为纪念日,还用涟水独立团2连重建了4连。

知道这件事后,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写了文章,说这场仗打得挺厉害,文章中有悲痛之情,由为他们自豪的态度。

而这件事情也传回‬了延安,毛主席以及党中央都知道了,朱德总司令后来‬在‬八路军的会议上也提到刘老庄连的事,以此‬全军通报表扬,学习他们的精神。

也是‬在‬经历过‬日军扫荡新四军‬的‬一系列‬战斗后,伪省长郝鹏举跟日本人说:

“别四面围他们,拼起来伤亡大,不值当。”

日本人听了这话‬,脸色不太好看,但也只能默认,因为扫荡下来,他们损失真的非常惨重‬,而且我军越打越勇,日本人根本承受不住。

刘老庄这场战斗可以说是令新四军‬振奋不已,但也有一件令人非常痛心的事情。

在四连‬这‬八十多个人里,只有17个留了名字,像白思才、李云鹏、尉庆忠、刘忠胜、王步珠这些人‬,他们都有名字,其余的战士们,名字都不详,因为相关的资料全部都在干部手中,干部已经在战场上阵亡了,可能连干部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白思才是江西人,16岁当红军,打过平型关,李云鹏是江苏沛县人,延安抗大出来的。

而‬剩下65个是谁,家在哪儿,没人知道。

过了几十年,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中央领导人在大会上说了“刘老庄连”,刘老庄的‬四连‬当年的英勇故事,才被很多人得知‬。

2009年,新中国建国60周年,他们进了“100位英雄模范”。

2011年,《淮安日报》跑了1.5万公里,找了4省9市的老兵和档案,查国家档案馆、军区档案馆,翻了成堆的纸,又‬查出了‬9个名字,宋迎春、刘守业、靳宪珠、任国监这几个英雄的名字,就是在那个时候查出来的。

所以在这一年的‬12月23日,淮安开了仪式,碑上刻了这9个名字。

五、从陵园到传承的回响

关于他们的纪念碑,其实在打完仗‬之后‬,就建起来了‬。

当时‬仗一打完,村民拿锄头给烈士堆了个三丈高的墓,上面插了根木牌。

抗战胜利后,苏皖边区政府修了砖石墓,刻了字,可1946年被国民党炸了,砖头散了一地。

1955年,当地重修了陵园,弄得整整齐齐。1984年立了纪念碑,白石头高高地立着,2000年建了纪念馆,里头放着老照片和破枪。

2013年70周年时又扩建了一回,门口多了个牌子。2014年9月,刘老庄82烈士陵园进了国家首批抗战纪念名录,碑上刻满了名字。

1943年四连‬的‬战士们都不在了,“但‬刘老庄连”也没停下。

建国后,他们打过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在广西边境扛过炮弹,1998年抗洪,他们在长江大堤上扛沙袋,鞋都磨破了。

2008年汶川地震,他们挖废墟救人,手上全是血泡。

他们还‬在河南洛阳驻守过‬,当时‬番号是济南军区54集团军127师379团4连,每次出任务,82烈士的事儿都跟着,连旗上写着“刘老庄连”四个字。

这84具遗体,不只是个数,是条连起来的线,从1943年走到了今天。

13 阅读:1874
评论列表
  • 2025-03-16 21:27

    向抗日英烈致敬

  • 2025-03-15 10:20

    向先烈致敬!

  • 散仙 10
    2025-03-23 18:09

    为抵御外侮而英勇献身的中华民族勇士们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