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国诉江苏红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居间合同纠纷案》
案号: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苏01民终10148号(《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3年第5期)争议焦点:张正国与红战公司签订的《居间协议》是否合法有效。裁判要旨: 有效情形:居间合同若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应属有效。 无效情形:若居间事项促成签订违法无效施工合同(如违法转包、串标),则居间合同因损害公共利益无效,居间费不予支持。一、法律框架:居间费的合法性基础《民法典》中的居间合同效力依据:《民法典》第961条,居间合同为委托人支付报酬、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机会或媒介服务的合法形式。原则:建设工程居间服务本身合法,但需合同内容合法(如促成有效施工合同)。《建筑法》与《招标投标法》的限制《建筑法》第26条:禁止无资质或超资质承揽工程,居间促成此类行为则合同无效。《招标投标法》:禁止干预招投标(如行贿、串标),否则居间合同无效。二、司法实践:合法与无效的边界合法案例:合规居间受保护案例1(吴某与贾某案): 裁判要点:居间人通过合法途径提供工程信息,促成有效施工合同,法院支持10%居间费。 关键:未干预招投标,目标合同合法有效。无效案例:违法居间被否定案例2(红战公司案): 案情:居间促成违法转包(总包方未履行主体施工),法院认定居间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违反《建筑法》第26条。案例3(小郭与小张案): 案情:居间人促成无资质方承接工程,法院认定居间行为破坏市场秩序,居间费无效。三、合法收取居间费的关键条件目标合同合法施工合同需符合《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无违法转包、串标等行为。居间行为无违法性禁止行为:商业贿赂、伪造资质、干预招投标。义务:如实报告工程信息及对方资质。费用比例合理合理范围:通常为工程总价1%-3%。风险点:比例过高(如超10%)可能被认定为显失公平。四、风险警示与合规建议风险点连带责任:违法居间可能承担民事赔偿或刑事责任(如行贿共犯)。费用争议:口头约定易引发纠纷,建议书面明确服务内容及支付条件。合规建议审查合同合法性:确保施工方资质合规,工程承接方式合法。规范合同条款:避免承诺“包中标”,明确服务范围(如信息提供、合规谈判)。合理收费:参照行业惯例(1%-3%),避免比例畸高。总结合法性核心:行为合法:居间服务不得干预招投标或促成违法施工合同;合同有效:目标工程须符合《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司法审查逻辑:法院综合审查居间行为与目标合同的关联性,严格区分合法服务与“灰色操作”。实务指引:严守合规底线,避免通过违法居间谋利,防范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