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的某天。
北京海淀区的一所高校内,两个外国女留学生相约夜晚散步。
可正当她们沉醉在迷人的景色和氛围中时,一个女学生突然大惊失色,戳戳身边的女伴,用颤抖的声音说道:“你看,那是什么!”
另外一个女学生循着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有个满脸白斑、鬼气森森的脸。见被女学生发现了,这张脸还诡异地笑了起来。
两个女学生自然被吓得不轻,当即大声叫喊,然后落荒而逃。
从此,“闹鬼”的事情就在学校里传播开来。学生们私下里说得有鼻子有眼,很多学生晚上都不敢出门,一时之间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羊倌神探的码踪技术原以为这两个女学生遭遇的事件属于讹传,可没想到接下来在幼儿园、商场等地方,也都出现了类似的“闹鬼”事件,闹得人心惶惶。
这一系列事件很快引起了公安机关的注意,还成立了专案组进行破获。专案组在调查中发现,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目击者口中所谓的“鬼”,都只是以吓人为主,并没有真正伤人。更关键的是,就在因为“闹鬼”引发的慌乱之中,很多群众的财物都不翼而飞。
专案组认定,这是有人借着“闹鬼”作案,真实目的是窃取财物。
可是这扮鬼之人十分狡猾,每次成功作案之后便迅速逃之夭夭,等到公安部门赶到时,早就不见其踪影了。
那个时候的科技手段还很不发达,没有什么高清摄像头,更没有什么追踪仪器。仅仅凭着群众的描述找到扮鬼之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群众对专案组的破案能力产生了怀疑,上面也开始给专案组施压,责令专案组必须在一定期限内破案,给群众一个完满的交代。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专案组的办案人员有些发愁了。
这个时候,有人想到了一个人:刑侦队里的“神探”,马玉林。
听到这个名字,其他人的眼睛也都亮了起来,别说,他还真行!
说起来,这马玉林生长于贫寒人家,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文化,12岁为了糊口做过“羊倌”,意思就是给富裕人家放羊的人。
那个年代物资稀缺,牛羊都是非常值钱的物资,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专门盯着牛羊下手。马玉林在放羊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偷盗羊只的团伙。
丢了羊,没法跟雇主交代,这是天大的事情。
为此马玉林研究出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追踪技术,即通过辨别羊的蹄印,来判断被盗羊只的去向。这种技术,实际上就是“码踪”。
靠着这项细微扎实的技术,马玉林确实找回了不少被盗的羊只。
有一次盗贼在盗走羊后,为了掩人耳目,专门把白羊染成了黑羊,自以为这样就不会被人发现。
哪知早就对羊蹄印烂熟于心的马玉林,认定这就是丢失的羊。很快他就看出了破绽,拿来水清洗羊毛,使得真相大白,破获了“黑白羊案”。
周围不少人得知马玉林有这本领,还专门请他前去帮忙找羊。很快,马玉林的名声鹊起,被大家称为“追踪高手”。
那么马玉林又是怎样进入到刑侦队?
那还是1960年,公安部门接到群众报警,群众家里的几百元现金和一些值钱的物品都被盗走。
那个年代,这些财物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全部积蓄。
这起案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很快就陷入到了瓶颈。
刑侦队长史海滨心急如焚,在听闻了马玉林的本领后,决定邀请马玉林加入,帮忙找出侦破方向。
所谓“高手在民间”,尽管马玉林是个文盲,根本不符合进入刑侦队的条件,向来具备开明眼光的史海滨,还是决定力排众议、放手一试。
马玉林在来到现场后,经过细微入里的观察,竟然给出了这样明确的结论:盗贼是两名男子,一个年纪40岁左右,身高约一米七;一个年纪20岁左右,身高约一米六五。
在场之人听到这样的结论无不称奇:他又没在案发现场,却连盗贼的年龄和身高都说得出来,这简直就是神算子啊!
原来在日复一日的实战中,马玉林不仅掌握了判断羊蹄的方式,对人的脚印特征也十分熟稔,能够根据不同人的脚印,来得知更多的信息。
根据马玉林给出的线索以及盗贼逃往的方向,警方顺利在一个偏僻的村庄,发现了两名可疑的男子。
这两名男子的体貌特征,和马玉林此前描述的,完全一致。
经过审问,两名男子承认了盗窃的罪行。盗窃案得以破获。
自此,马玉林得以成功进入刑侦队。并在刑侦队工作的过程中,协助刑警破获了不少重要的案件,积累出了“名探”的美誉。
随着海淀区“闹鬼”事件愈演愈烈,专案组这才想到:也许马玉林真能找到这个恶意扮鬼的人。
一波三折 破获奇案马玉林在得到消息后,火速赶往现场,开启了追踪工作。
其实他早就听闻了传得越来越离谱的“闹鬼”事件,只是一直没有接触到详细的案件资料。
作为具备天生的敏锐度以及多年侦查经验的专家,马玉林根本不相信有什么“鬼”的存在,他只相信眼前的证据。
这次得到邀请,他定要将幕后之人给揪出来。
带着坚定的信念和沉重的使命感,马玉林跟着警方来到了最近的现场。
从现场的痕迹来看,扮鬼者应该是两个不同的男子。因为现场留下的杂乱脚印不仅深浅不一,足间距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但两个男子的年纪相仿,应该都在20岁出头,且身高是差不多的。马玉林进行了合理推测:加上默契的配合,应该是两兄弟合伙作案。
马玉林心想,此前“闹鬼”的几个地点,基本上都在颐和园周围。颐和园的人流量又大,不如到颐和园进行蹲守,看有没有可能找到嫌犯。
一连几天,马玉林都悄然蹲守在颐和园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来来往往的人。
出生于内蒙古农村地区的他,只听说过北京的颐和园,但从未进去过。对于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他也是非常向往的。
但此刻有紧急的公务在身,他根本没有心思想这些事情,一心只想找到符合脚印特征的人,为案件寻得突破口。
只是一连几个日夜过去了,马玉林都没有什么收获。
这两个案犯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风吹草动,并没有在公共场所露面。
这样守株待兔下去也不是什么办法,毕竟上头要求的破案时间临近了。
马玉林知道,自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成功,还都是未知数。
专案组也重新陷入了焦灼之中,连“名探”都没办法了,还能怎么办?难道就由着那两个“鬼”,继续祸害人民群众吗?
然而就在大家灰心丧气的时候,有群众火急火燎地跑来报案,说海淀区的“鬼”又出现了!
这次在现场,公安人员发现了两名和马玉林的描述十分相似的男子,并展开了抓捕。但是这两名男子实在是太狡猾了,还是成功溜走了。
不过这也没关系,这次他们留下的,是更为清晰的足迹。
沿着足迹,马玉林和专案组的人员,成功找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一个位于郊外的,已经半荒废的茅草屋。
这两个人也不是什么善茬,手里还有一些武器,面对警方,出现了一些抵抗行为。但双方力量悬殊,警方将二人捉拿归案。
经过审问,二人很快就承认了:此前的多次“闹鬼”事件,都是他们一手策划并实施的。这第一起,就是在高校里找到的两个女留学生。
正如警方所认定的那样,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趁着混乱窃取钱财。
原本他们只想干一次就收手,但在发现警方并没有及时抓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了,连续制造了多起案件。地点也从原本僻静的高校,变成了商场、公园等闹市区。
随着所窃取财物的数目越来越大,他们越来越不能收手。
直到最后一起案件,被马玉林和专案组找到了藏身之处。
海淀区人心惶惶的“闹鬼”事件,终于落下帷幕。得知真相的群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天一擦黑就连门都不敢出了。
案件得以破获,当然和马玉林的辛苦付出,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成功抓到了案犯,马玉林的心中无比畅快。
他终于有时间也有心情饱览颐和园的美景,专门拿出了一天的时间,逛了逛这个他向往已久的园子。
一生朴素 热心助人在工作上,马玉林是一位刑侦探案高手,以严谨、高效著称,得到业界很多人士的尊敬和崇拜。
而在生活上,他则是一个非常低调、朴素的人。
少年时期艰苦困顿的生活,让他养成了勤俭的习惯,在吃喝用度上都能省则省,从不浪费。
刑侦队有专门的食堂,工作人员吃饭是不要钱的。但是马玉林从来不大吃大喝,哪怕食堂加餐做好吃的,他也还是那老几样,清清淡淡。
作为公认的“神探”,马玉林的工资并不算少。但他留给自己用的,只够日常开销而已。大部分都补贴了家里,给妻子和孩子看病、改善生活,还有一部分用在了帮扶弱势群体上。
据说马玉林有次得知,他的老家有个小女孩得了肺结核。在那个时期,肺结核并不好治。小女孩的家里很是清苦,也没有钱能拿来治病。
马玉林便拿出了上千元的积蓄,给小女孩治病,最终保住了她的性命。
在破获了“闹鬼”事件后,马玉林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其它工作中。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长达二十年的岁月中,马玉林共协助公安部门破获大大小小的案件1500起,“名探”的美誉名副其实。
在此期间,他还多次被评为市、局先进工作者,受到相关部门以及相关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为了让自己的技术延续下去,马玉林还收了很多的徒弟,全心全意传授他这大半生的经验和心得,让他们继续在刑侦岗位上发光发热。
晚年时期的马玉林还经常奔波在国内多个城市,深入到高校进行讲座。
可以说马玉林这大半生都在以自己的天赋和能力,为刑侦事业做贡献。
兢兢业业、从无推脱,直到1981年初马玉林因病去世,终年75岁。
由于马玉林的人生和经历都太过于传奇,他的故事不仅被创作成了电视剧,还被编入了学习教材。
电视剧《神眼》,主人公的原型正是马玉林。
新中国建立初期,一切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刑侦技术也远处在几近于空白的阶段,马玉林这样的人才的出现,促进了民间“码踪”技术和足迹检验理论的结合,为中国刑侦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际运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如今我国的刑侦技术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及时捕捉到罪犯的动态,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像马玉林这样的为后续科技发展做出了相应贡献的“奠基人”,是如此值得我们怀念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