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有灾有难,自己在尖刀上滚,滚过来你就活命,滚不过来你也别怨谁,这就叫闯江湖吧。”
老独臂一派质而糙野的说辞,道尽山东老朱家三十年关山迁徙路的苦难与传奇。
旧梦重温电视剧《闯关东》,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似一本散脱了装订线的史册,将中原平民浩荡离愁的迁徙史诗搬上荧幕,一抔沃野黑土,一碗人间烟火;
白山黑水间,那一批闯关东的先民们曾真切地行走在历史的背脊上,以生命之音高亢中原人民血泪奋斗的英雄史诗。
闯关东有何出处?北人南迁,衣冠南渡,汉民南徙。山海关内的齐鲁先民一改故辙,走北闯关东,打破中国历朝历代北民南迁的历史规律。
清朝同治年到中华民国时期的数百年间,山河破碎的中原江北贫民流离失所,罅隙中生存的齐鲁人跨横越山海,割舍深埋千年万种的重土根,扶老携幼,向地处关外的东北地区万里迁行,扎根脚下的黑土地,日炙风筛地闯出天地一片。
闯关东,从庶民到难民的颠沛流离,再到流民至东北的大迁徙。百年前闯荡关东的齐鲁先民,为何别开蹊径去放弃日丽风清的南方,毅然决然地选择塞外东北的天寒地冻呢?
人地矛盾费孝通先生谈《乡土中国》,字里行间吐露着中国农村社会对土地深重的情感与执着。膏腴之地,承载着国土脚下隐入尘烟的农耕文明。
随着摊丁入亩的实施,清朝中国的人口数量呈爆炸式增长。
作为人口第一大省的齐鲁地区,山东省内的人地矛盾现象与日俱增。人口不断增长,土地日益缩减,粮食在人地关系的激烈碰撞中供不应求。
事实上,自清军入关后,关内汉人迁徙至东北的移民潮就从未中断。
从清初“出关开禁”的奖励制度,至中期限禁封关的宗族传统,再到清末“闯关东”的帷幕徐徐展开,齐鲁地区的人口迁徙一度向北延伸。
在移民政策的大背景下,山海关内的山东与东北地区间接形成了一种集聚效应。
这种抱团式的迁徙潮流,使得流民之间互相取暖并有所照应,到东北打拼成为流民艰难生存的一线希望。
南方虽然相对安逸,历史上的三大南迁也对南北人口结构差异有所调节,但在清朝“人口大爆炸”的历史环境下,其环境人口容量及承载力远不能支撑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与调度。
清朝人口爆炸,不仅仅北方人多地少,南方也同样如此。
同一时期的东南沿海民众正举家南迁,大规模迁移至东南亚海洋地带。
“下南洋”,也让除了上海以外的南方地区劳动人口大量缺失,经济发展直走下坡,这并不具备流民救济的有利条件。
此外,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影射下,土地既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基地,又是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
阎连科认为,“土地与劳作,是农民人生的一切苦乐之源。”彼时的老百姓往往将土地视若生命。朝斯夕斯,念兹在兹。大地厚德载物,有了土地便有了生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绝对性真理。
山海关外千里无人,荒地无主,垦地不收税。再加之东北地广人稀的优越条件,其土地生产力更是不亚于江浙最饶沃之地。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使其土地利用日趋多元化。
土质类型上,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为农作物耕种提供大量有机质与营养元素;
土地面积上,“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成为东北平原的代名词,其地面结构决定了农业耕作的面积大小;
土地资源上,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储藏丰富,这也成为早期殖民主义国家对东三省地区虎视眈眈的重要原因。
反观该时期的南方地带,江南虽说是“鱼米之乡”,其土地兼并却日渐膨胀化,当地政府也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大量流民入境。
迁徙距离山东与东北隔海相望,其自然环境也与东北相差无几。齐鲁先民翻山越岭地举家搬迁,距离与气候的旗鼓相当,大大减缓了路途中可能滋生的不可控因素,基本使得跋山涉水的迁徙之路畅行无碍。
至于关外的东北地区,目光所至皆为遍野满山。未开发土地成为齐鲁流民安置家业的基底。垦地开荒,广种良田,移民便可翻身做地主。
《闯关东》中的老朱家正是着眼于东北地区的土地红利,在山东或许只能勉强的裹腹,但是到了东北自力更生,反而提升了农耕家庭的生活质量。
山东与南方较发达地区的距离,远超过齐鲁流民短途迁徙的基本需求。
大部分的闯关东人都是拖家带口,白叟黄童一并迁往,其迁徙难度与危险程度不堪设想。
同时,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适宜,四季只留春夏一色,可终究是越不过秦岭淮河一线。越秦岭,渡淮河,其气候复杂多变不说,即便于冬日抵达南方也是潮气扑鼻,与北方冬季的寒冷干燥大相径庭。这一路如履薄冰,庞大的迁徙人群或许未抵南方,所剩流民便寥寥无几。
在清末社会的战火动荡期,农民起义席卷江南半壁。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一路攻无不克,占领江浙锦绣之地南京。
若身处晚清时期,选择下江南的齐鲁移民极有可能被半路充军,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相比于南方社会,东北地区的人文环境相对稳定,利于迁徙人群向下扎根,精耕细作。
文化差异地域性是南北文化差异的显著特征。东北的语言文化与中原地区兼容并包,即便方言各地各异,北方地区的口音整体上大同小异,并不影响山东与东北地区的无障碍沟通。
东北在饮食文化与习俗方面更接近中原地区,其肥沃的黑土地物产丰富,粮食品种多样。这使得齐鲁人民因地制宜,随遇而安,更为迅速地构建顺应环境的生活区域。
由于南北方悬而未决的文化鸿沟,其语言习俗往往产生隔阂。而且南方远离中央和地方政权的直管,形成了宗族自治的社会文化和氛围。这使得南方社会宗族排斥尤其严重,北方流民迁徙至此也进退失据。
闯关东这卷书,落款应是民族灵魂的求索。风雪关山路,抵挡不住漂泊者拔除安土重迁的传统思维,在关外的东北地区落地生根的坚定信念。
东北人的酒瓶子里,理应藏着许多深酿已久的故事吧。
南方人当时正在闯南详
种地 南方地多吗?
因为东北地区有地种,
山东人的闯关东 山西人的走西口 老一辈人的苦难
我们这西边走西口来的,东边闯关东[doge]
种地种惯了那里没有地种啊[红脸笑][红脸笑][红脸笑]
抛出一个不存在的问题,认认真真解答
一个是抢着结账,一个是AA制,你觉得那个时候和状态,适合去哪呢?
你可以查询一下当时的东北和南方的GDP,会颠覆你的认知。
关外的白山黑水了解一下
博主这点知识储备让我笑了[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往南走是当伙计,往北走是创业
别胡说八道了,闯关东的大部分是沿海的,你以为当年海鲜这么贵啊,靠打渔根本吃不饱
南方有宗族势力,不太容易进来
那时候闯关东比下南洋拉起来场面[捂脸哭]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当时是我,我也去闯关东![捂脸哭]我出发去过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南方太热,太潮,实在是不习惯,受不了[捂脸哭][捂脸哭]
闯关东是去种地,不是去度假
为什么叫关东,不是分关里和关外嘛?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几句话就代表了!仔细想想仔细品!
稻和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南方下南洋,北方闯关东,西北走西口
关东不止是现在的东北三省,还包括现在内蒙古的东四盟。
最大的人口迁徙应该是明朝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