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并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

鹰哥爱写文 2024-09-06 02:08:30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

​上一节我们谈到了要把孩子视作一个有先天差异的“人”,而不是完美的“产品”来对待,要通过合作型管教,培养他的情绪管理能力,及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这一节中,我们来具体说说“情绪”这个话题,看看如何感受并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

无条件地包容孩子的负面情绪

我们对不同情绪的感受和接纳程度是不同的。大家普遍喜欢开心、愉悦、轻松等正面情绪,而不喜欢悲伤、痛苦、气愤等负面情绪。尤其是作为父母,我们更喜欢孩子们幸福、快乐的笑脸,但如果生活中只剩下正面情绪,孩子们会变的怎样呢?

心理治疗师杰瑞·海德认为:“人类的情绪不是混音台,只有主音量。你无法淡化悲伤和痛苦,并强化幸福和快乐。只要把一种情绪调低,所有的情绪都会一并调低。”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能感受到负面情绪,那么幸福和快乐也会随之远去。

很多人以为“幸福快乐”是一幅幅完美的画面:微笑的迷人模特,闪闪发光的建筑,漂亮的汽车,一家人在野花丛中野餐,孩子们在草地上嬉闹等等。但还有一种快乐少为人言,那就是当一个人克服心魔,学会接受无可避免的痛苦时,也能得到快乐。

精神分析学家亚当·菲利普斯进一步指出,过于苛求快乐反而会破坏我们的生活。比如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不开心,就会觉得不安,于是责骂孩子,逼着他们快乐起来,没想到这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困惑。本书作者佩里就曾有过类似遭遇。

佩里12岁那年,有一次无意中说自己的童年过得不太开心,父亲听到后严厉斥责她:“你在胡说什么,你的童年明明很快乐!”这让佩里的大脑一片混乱。那种混乱的感觉源自她明明有某种感受,但她敬仰的人却说,她并没有那种感受。

事后回想起来,佩里觉得父亲错过了一个和自己产生共鸣的机会。父亲本可以更详细地询问女儿的感受并帮女儿予以表达,可以试着从女儿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增进父女之间的关系。

当孩子陷入负面情绪时,他们需要的不是大人的粗暴否定,而是一个能接纳他们所有情绪的“安全容器”。如果父母把这种情况视为进一步了解孩子、培养亲密关系的机会,就可以让亲子关系变得更深厚,也能帮孩子提升获得幸福快乐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位二胎妈妈的故事,她的做法很值得学习。这位妈妈有个大女儿,在她三岁时妈妈又生下了小儿子。大女儿很快就开始和弟弟争宠,每天都发脾气,闹别扭,晚上要妈妈陪睡,夜里还尿床,把妈妈折腾得精疲力尽。

大女儿的无理取闹让妈妈想到自己小时候的情形,那时妹妹刚出生,大人们都要求自己要让着妹妹,否则就说自己是个“坏孩子”。尽管明白要对妹妹好的道理,但那时她就是很生气,忍不住欺负妹妹,甚至长大后还会无缘无故地生妹妹的气。

想到自己的经历,这位妈妈意识到自己不能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而是要接纳她的情绪。她诚恳地对大女儿说:“你很讨厌弟弟,对不对?妈妈记得你小姨出生时,每个人都说我应该爱妹妹,可我根本就不喜欢她。宝宝,让你难过了,妈妈很抱歉!”

之后不久,大女儿在妈妈照顾弟弟时又开始捣蛋,这次妈妈没有责怪她,而是解释说:“妈妈要给弟弟喂奶,不能陪你玩,你很不高兴,对不对?宝宝,对不起!”大女儿没有释怀,但也没像以前那样哭闹,而是自己玩了起来,情绪也慢慢好转。

因为妈妈不再一味的否定和纠正,而是真正接纳大女儿的负面感受,母子俩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近。大女儿也变得更加懂事,她不再争宠,不再尿床,甚至愿意帮着妈妈照顾弟弟,比如帮着递送尿布和纸巾,在弟弟睡醒时及时提醒妈妈。

听懂“撒谎”“胡闹”背后的信号

除了接纳孩子的情绪,家长还要学着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解读世界。就像上面那个故事,如果从大女儿的视角看,生活中突然多了一个“竞争者”,而且所有的大人都要她“喜爱”并谦让这个“竞争者”,她自然会感到困惑、气愤和伤心了。

如果说刚才的那位大女儿的负面情绪指向的对象是具体的、好理解的,那么还有很多孩子在表达自己遭遇的负面情绪时,会非常怪异,让人无从理解。有些大人会因此指责孩子“撒谎”,但很少有人深究,孩子通过这种所谓的“撒谎”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佩里有个女儿叫弗洛,在她三岁那年,有一天看起来不像平时那么活泼。托儿所的老师关切地问她怎么了,这个孩子回答:“我的金鱼死了!”佩里听到老师的反馈后很诧异,因为她们家从来没有养过金鱼。

她仔细琢磨这件事,才意识到弗洛说的是另一种“实话”。当时佩里的姨妈刚刚过世,她悲痛万分,整日以泪洗面,虽然整天陪伴在女儿身边,却减少了对女儿的关注。或许弗洛想念妈妈正常的样子,把它比喻成一条金鱼;或者说以三岁小孩的智慧,只有把妈妈失去亲人这件可怕的大事简化为一条金鱼,她才能理解。

对孩子来说,接受简化后的幻想要比接受复杂的现实来得容易,因此父母需要了解这些幻想背后的原因和情绪,而不能粗暴地谴责孩子在“撒谎”。此外,父母也要教孩子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他们就不需要用幻想来传达感受了。

类似的“撒谎”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孩子抱怨父母“你们从来不带我出去玩!”这让父母很气愤,明明上周才带他去过乐高乐园,而且只要一放假就带他去旅行,怎么这孩子转头就忘,张嘴就说瞎话,真是个不知感恩的家伙……

但孩子这句话想要表达的不是事实,而是自己的感受。很可能孩子想表达的是,我们在家憋了一天了,我觉得很无聊,我想让你们再带我去乐高公园……父母应把握这个机会与他产生情绪共鸣,而不是急着讲事实、摆道理,来否认他的感受。

如果家长能认同他的感受,安慰他说:“乐高公园很好玩,对不对?下次咱们还去那里!”孩子觉得父母听懂了他的“心声”就会释怀。因为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也知道大人不可能天天带他去游乐园,他只是希望父母知道他想让父母多陪陪自己。

再比如说,孩子小的时候,总会说床底下有怪物。在大人看来,这纯粹是撒谎,是胡闹。但孩子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应该帮他理解怪物代表的感觉,比如问他:“这个怪物叫什么,长什么样啊?讲给我听好吗?”

这个怪物可能代表着孩子要跟父母分开、独自入睡时的焦虑,或父母在哄他入睡时表现出的不耐烦,抑或是白天看的动画片带来的恐慌等等。但重点不在于怪物是什么,该用怎样的方式打败,而是父母愿意陪伴着孩子,直到他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父母可能会不耐烦地说:“别胡闹了,怪物都是人们编出来的!”但问题也就会出现在这里。当我们呵斥孩子“别胡闹”,而不是认真聆听他们的感受时,孩子可能会以为自己真的是在胡闹,而且之后遇到一些事情,也不会主动跟父母沟通交流了。

这种对孩子负面情绪的否认,还有可能会削弱他们的本能反应,最后陷入一些可怕的风险中。有本畅销书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讲到一个女孩去游泳,看到一个大男孩在扮演小狗舔女孩子们的脚,这让她觉得很恶心。

随后女孩起身离开,但有些女孩觉得这样好玩,继续和那个大男孩一起玩耍。佩里认为,这些女孩的父母很有可能在她们小时候经常说:“别闹了,别大惊小怪!”而不是鼓励她们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她们已经被被训练得失去了对危险的本能警惕。

讲到这里,可能很多为人父母的朋友会惊出一声冷汗。的确,当父母指责孩子“撒谎”“胡闹”时,就等于变相地否定了他们感知自我情绪,借此逃离危险的能力。那换一个角度来看,负面情绪只要表达出来就能被掌握,能被父母接纳的孩子,情绪也会更稳定。

其实,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情绪不好时需要的只是理解和安慰。但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点,总想帮孩子纠正情绪,作者佩里也犯过类似错误。当女儿弗洛说自己驾照没考过时,她安慰女儿说这不丢人,没想到弗洛柔声回答说:“不,妈妈,我只想要你的拥抱。”

女儿弗洛的回答展示了幸福快乐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他们自信开朗,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懂得怎么提出要求。而这种自信开朗,也是父母从小训练的结果。

0 阅读:0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