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作者:恩斯特弗里德·哈尼希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具有逃避型人格的彼得如何踏出情感舒适区,积极修复家庭关系,并与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的。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位依赖型人格的咨询者,是如何从一个不懂拒绝的“好好先生”,转变为能够勇敢地说“不”,并开始关注自我感受,找到自我认同的。
一个小失误,开始怀疑自我价值
这位不懂拒绝的“好好先生”叫塞巴斯蒂安。他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是项目上的技术负责人。这天,他和妻子约了另外一对夫妻,租了山中一间小屋去度假。塞巴斯蒂安平常的工作很忙碌,因此他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彻底放松的机会。
尽管他还放不下工作,担心同事们会在他缺席时做什么重大决策,或插手他负责的项目……但看着眼前落满积雪的山峰,听着音响里播放的优美乐曲,他还是非常激动。未来两周,他将戴上长长的雪橇板在雪道上驰骋,并品尝一系列的美食。
想到美食,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这座山中小屋并不提供饮食,所有的吃喝用品都必须由房客提前购置。塞巴斯蒂安的妻子几天前就叮嘱他要买好食物,但他工作一忙,竟把这件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塞巴斯蒂安需要掉转车头,去附近的超市购物。临行前他给另一对夫妻打电话,但对方的回答在他听起来有些不耐烦,他们说:“你们就买你们的吧,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自己的。”
对方的回答让塞巴斯蒂安的情绪瞬间低落下来,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失望和不安。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塞巴斯蒂安变得沉默寡言。来到山中小屋后,他就缩在自己的房间里发呆,根本就没心情和朋友们聊天,也不肯吃东西。妻子注意到了他的情绪波动,关切地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却以冷漠无比的沉默作为回应。
就在这时,塞巴斯蒂安的同事打来了电话,向他请教一个技术上的难题。他是这个领域公认的专家,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问题。挂断电话后,他觉得自己像变了一个人,浑身轻快,之前的疲倦和懊恼也一扫而空。这个傍晚他和朋友们过得很愉快。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塞巴斯蒂安的问题,他的情绪波动实在是太剧烈、太有戏剧性了,一通电话就从开心闲适变得失落懊恼,再一通电话就又愉快起来。那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的问题其实在于只有在感到被别人需要时,才能找到自我的价值。
就像一开始,他打电话给那对一同度假的夫妻,听到对方简短的反馈后,他脑海里产生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他们并不想和我们在一起,所以只买了自己的食物。”他还想到了另一点:“他们只是我妻子的朋友,对他们来说,我只是个附带品。”
而在休假时接到工作电话,大部分人是不耐烦的,但塞巴斯蒂安却甘之如饴,因为他会这么想:“瞧瞧,没有我在现场,他们就束手无策了,他们离不开我,我是有价值的!”由此可见,他对自己的认可程度,是由对别人的有用程度决定的。
那么,作为一位颇具竞争力的软件技术专家,为什么塞巴斯蒂安会如此不自信呢?我们还是来看看他少年时代的故事吧。塞巴斯蒂安的父亲是位企业主,拥有一家木材加工厂。工厂的生意很好,所以家里的孩子从小就要帮着干活儿,比如清洁打扫。
塞巴斯蒂安是家里的老大,从一开始就是父母的心头宝贝,备受宠爱。然而随着弟弟妹妹的到来,他也就被“推下了王位”。当他表现出嫉妒之情时,却遭到了父母的责备:“你是哥哥,要懂事,要照顾弟弟妹妹。”这小小的塞巴斯蒂安感到非常失望。
塞巴斯蒂安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弟弟更善于做手工活儿,得到父母的夸奖更多。为此,塞巴斯蒂安非常痛苦,觉得自己不是父母理想中的儿子。为了“争宠”,他只能在工厂里努力干活儿,借此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但工厂里木屑纷飞,有时难免会沾到身上。有一次上课时,有位同学突然阴阳怪气地说:“快看,塞巴斯蒂安的头是木头做的!”
塞巴斯蒂安摸了摸头,有些木刨花轻轻飘落下来。教室里哄堂大笑,那一瞬间,他觉得天都要塌了,一连多日沉默不语。
生性敏感的塞巴斯蒂安觉得,即便在热热闹闹的同学群里,自己仍是个局外人。直到后来,有个经常数学不及格的同学向他请教问题,他才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从此,通过帮助别人来找到自己的价值,就变成了他唯一的社交方式。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尽管后来塞巴斯蒂安成功地考上大学,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也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个痛点始终未能痊愈,那就是和别人打交道时,他总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除非能明确帮到别人,否则他就不知道自己是否受欢迎。
而这样的痛点往往让他不自觉地戴上滤镜,误解别人的言行。就像一开始那通简短的电话,说不定时对方正在忙着开车顾不上寒暄,或者本来就是爽快利落的性格。但塞巴斯蒂安不会这么想,而是下意识地怀疑别人不重视自己。
正常情况下,人们不会这么想,更不会因此耿耿于怀,一言不发。相反,他们很有可能会直接询问旁边坐着的妻子:“你的这位朋友,平时都这么说话吗?或者幽默一下说:“咱们待会儿买些牛排,烤得香喷喷的,让他们眼巴巴地看着。”
但因为早年的创伤,塞巴斯蒂安无办法做到这样的云淡风轻,他会向内攻击,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对方不满意。这就是典型的“依赖型人格”的做法——觉得自己被需要、被依赖时就感觉良好,否则就会怀疑、贬低自己并开始逃避。
所以无论和谁在一起,塞巴斯蒂安都是从不说“不”的好好先生。对于别人的求助,不管是否合理,他都会包揽下来,费心费力地加以解决。但这种“被需要”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要实现“被需要”,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样的投入让塞巴斯蒂安疲惫不堪,为此一度避开社交。虽然这能让他免于受伤,但也无比孤独。最后,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他意识到时间是种极为稀缺的资源,他需要把时间安排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动响应他人的需要。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个同等大小的蛋糕,只不过切蛋糕的方式不同。有人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有人则给休闲划更大的比例,还有人更热衷社交……心理咨询师喜欢用这个“切蛋糕”模型,帮来访者进行重要性排序,实现基本需求的平衡。
看到自己绘制出的时间分配表,塞巴斯蒂安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在“帮助别人”这个选项上他花的时间太多了。这也在心理咨询师的意料之中,因为依赖型人格习惯于帮助别人,喜欢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此时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所以塞巴斯蒂安活得非常累。他努力工作,一刻都不敢放松,生怕因为自己的失误而给他人带来麻烦。他还承担了很多额外工作,因为这能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最后他成了朋友圈里的“老好人”,很多人需要帮忙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但就像我们在上一节提到的那样,“坚持做自己”和“关心他人”是对立的价值观,如果其中一种特质表现过度就会产生负面效果。而塞巴斯蒂安就是因为过分体谅他人,所以丧失了自我。这种失衡状态让他焦虑,甚至产生了抑郁的征兆。
因此心理咨询师建议他重新审视时间分配表,减少自我奉献、帮助他人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满足自我身上,包括学习一些社交上说“不”的技巧。这样一来他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也能学着用更轻松的心情和他人相处。
对塞巴斯蒂安来说,这是一项艰巨挑战。因为它意味着要直面别人被拒绝后表现出的负面情绪,比如沮丧、气愤,等等。当然拒绝也需要技巧,比如“某某也可以帮到你!”或“现在我有更重要的安排!”等等。
最终,通过不断的练习,塞巴斯蒂安在社交方面变得越来越游刃有余,他也因此拥有了更加良好的自我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