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没有弯路,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鹰哥爱写文 2024-07-29 05:44:38

​《成长的边界》作者:大卫.爱泼斯坦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这本书里。

在书中,格拉德威尔通过对一些成功人士的分析发现:所谓天才,并非天资过人,而是在某个领域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比方说,世界顶级的运动员、音乐家和国际象棋选手,都是通过很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才能完美地掌握一门技能。

因此,他认为,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的由来。

按照这个理论,进行专业化的刻意练习,并达到一定时长,是成功的必经之路。那么问题来了:成功的路只有这一种方式吗?假如我们在某个领域达成了一万小时的专业练习,就一定能保证成功吗?

让我们来看看两个世界顶级运动员的故事:

第一个是美国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泰格·伍兹,别名“老虎”。幼年家境良好,父亲热爱运动,经常去打高尔夫。有一次,父亲发现小伍兹在高尔夫这项运动上很有天赋,便开始认真培养他。8岁时,小伍兹获得了9-10岁少年组世界冠军。21岁,登上职业高尔夫球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他捧回了几十座冠军奖杯,被公认为史上最成功的高尔夫球手之一。泰格·伍兹的成功,和童年时早早开始专业化训练密切相关,是典型的“专才”成功模式。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运动员:瑞士前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1981年出生,他的母亲是名教练,但从来没教过自己儿子,只是鼓励他尝试各种体育活动。年幼时,小费德勒常跟着父亲一起打壁球、篮球、网球、乒乓球,还经常滑雪、游泳、摔跤、玩滑板,甚至用篱笆当球网和邻居打羽毛球。这些大大小小的运动,为他日后表现出高超的运动天赋和协调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步入青少年时期时,费德勒渐渐被网球所吸引,而且打得越来越好,当他终于放弃其他体育项目,专注打网球时,这个起步相比其他专门训练网球的孩子,已经比较晚了,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发展。

2004年,他包揽澳网、温网以及美网男单冠军,首次登上世界第一宝座。很多网球界的巨星三十多岁就退役了,而费德勒在这个年纪时,依然稳居世界第一。

和泰格·伍兹的成长路径不同,费德勒没有早早开始专业化训练,他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比较晚,但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那么说到这,你觉得专业化和多样化,到底哪一种更容易成才呢?

《纽约时报》排名第一的畅销书作家大卫·爱泼斯坦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位作家本身的职业经历很丰富:他硕士读的是环境科学,毕业后到太平洋科考船上工作。也就是在那里,他决定要当一名作家。之后,他到纽约的小报当记者,写犯罪案件报道;后来又去《体育画报》当高级撰稿人,没多久又离职了。

在外人看来,爱泼斯坦的职业生涯规划貌似有些凌乱,放弃了本来的专业,弃科学从文学,走了不少弯路。他本人也曾经为此感到焦虑,但后来,爱泼斯坦成了非常有名的畅销书作家,作品还受到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盛赞。

爱泼斯坦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很多领域,多数成功者,并不是一开始就进行专业化训练的,很多半路出家看似没什么优势的,却实现了巨大的成就。所以,他认为,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不要执着于“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要先拓展广度,增加多样化经验,晚一些再进行深度挖掘,反而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那一句话总结,就是:成为通才比成为专才更容易成功。

对此,爱泼斯坦研究了多个领域成功人士的成长路径,写成了一本书,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成长的边界》。这本书刚上市的时候,就席卷各大主流媒体,成为“自我成长”领域的里程碑式力作。比尔·盖茨在他的2020年书单中,重磅推荐了这本书,说它是“一本戳穿专业化神话的好书”。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本书。

刻意练习并非主流成长路径

在20世纪60年代,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失灵,如果能让孩子们抢占学习先机,就能把自己的下一代培养成天才。他和妻子克拉拉想法一致,两人打算开展一场教育实验,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材。

1969年,他们生下了大女儿苏珊,波尔加为这个孩子选择了国际象棋训练。在父亲一丝不苟的启蒙下,年仅4岁的苏珊就能打败俱乐部的成年人。后来,波尔加夫妇又生下二女儿索菲亚和三女儿朱迪特,夫妇俩不让孩子们去学校,自己在家教育三姐妹,让她们有整天的时间来学习国际象棋。

波尔加的最高目标是把女儿们培养成国际象棋的世界第一,虽然三姐妹后来没有一个达到这个目标,但她们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都已出类拔萃。1996年,大女儿苏珊在女子世界冠军对抗赛中胜出。二女儿索菲亚的最高成就是“国际大师”称号。最优秀的三女儿朱迪特在2004年位居世界第八。波尔加的实验成功了。

波尔加三姐妹的故事广为人知,媒体无休止地讨论这个伟大的教育奇迹,宣称早起步就是改变生活的力量之源。在畅销书《天才源自刻意练习》中,也引用了波尔加三姐妹和泰格·伍兹的案例,证明抢先开始刻意练习是成功的关键。

按照这个理论,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能用早早起步、刻意练习的方式来解决。然而,国际象棋和高尔夫只是特殊领域的典型案例,它们真的能代表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事情吗?

心理学家克莱恩是研究自然决策模型的先驱,他发现,许多领域的专家和国际象棋大师非常相似,在高压下做判断时,他们会本能地辨别出熟悉的模式。

比如,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国际象棋棋手卡斯帕罗夫说过,特级大师根据以往见过的各种棋局,几乎可以立即判断每一步,在开始思考的前几秒,他们就会有想法浮现在脑海,然后就按照这个想法走下一步。

心理学家克莱恩有位著名的同事叫丹尼尔·卡尼曼,他的发现却和克莱恩大不一样。卡尼曼研究了很多训练有素的专家做决断的过程,发现经验根本帮不上忙。更糟糕的是,经验给他们带来的常常不是技巧,而是过度的自信。

就在两位心理学家做研究的那段时间,有一本关于专家判断的著作问世,这本书综述了众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在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境下,经验其实无法创造技能,很多社会领域涉及人类行为,且没有重复而清晰的模式,反复练习并不代表学习。像国际象棋、高尔夫等领域,通过尽早开始刻意练习而成才的案例,只不过是“例外”,而不是“规律”。这个发现震动了当时的心理学界。

于是,克莱恩与卡尼曼这两位心理学家开始了共同研究,2009年,他们在论文中指出:人们过去的经验到底能不能带来专业知识和技能,完全取决于所在的领域,也就是不同的学习环境。

其中,第一种叫作“友好型学习环境”,特点是有规则可循,模式一再重复,反馈极其精确,而且速度够快。在这种环境里,刻意练习非常有用。学习者只要认真参与,不断改善,就能取得进步。像国际象棋、高尔夫球等,都属于友好型学习环境,大量的训练,让他们对每一步棋,每一次发球都烂熟于心,能用本能进行“模式辨认”。

第二种叫作“恶劣型学习环境”,也就是友好型学习环境的反面,这是一种开放的环境,规则不明晰,或者不完整;重复模式时有时无,或者不够清楚;反馈也常常滞后,或者不准确。在这种环境里,多年的反复练习没了用武之地,如果遇到最恶劣的学习环境,当人们本能地依靠过去的经验时,不但毫无作用,还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多年来,泰格·伍兹、波尔加三姐妹的故事,以及诸如此类的人才养成记,被过度神化,给大众留下了错误的印象:似乎只能赢在起跑线上,早早开始专业化练习,就会带来理想效果。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大多数领域,这么做都行不通。埃伦·温纳是研究天才儿童最为权威的心理学家之一,她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专业练习者能够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变革者”。据研究,在后来成长为精英的运动员中,最常见的成才模式和费德勒很相似,都是在早期进行广泛涉猎,较晚再开始专业化训练的。

多数成功者都走过不寻常的道路

哈佛大学“心智、头脑与教育”项目的主任托德·罗斯,一直在做职业路径研究,他发现无论什么行业,绝大多数成功者都走过不同寻常的道路。比如,在前50名受试者中,有45人都详细讲述了自己职业道路的艰难和曲折。

罗斯发现,这些经历崎岖之路终获成功的黑马们,大都是短期计划者,他们关注当下,自己喜欢做什么,有哪些动力,有什么机会?对想学的东西先花时间探索,然后才制定长期目标。

2016年,耐克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菲尔·奈特在采访中,被问到他的长期愿景是什么,以及在创建公司时,他是怎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菲尔·奈特回答说,他其实最早想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但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所以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做点和体育相关的事情。

菲尔·奈特说,他为那些从中学二年级就明确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的人感到遗憾,他自己“不太会设定目标”,只是定下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一边执行一边把学到的经验和教训应用于其中。

著名的旅游房屋租赁平台爱彼迎的联合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说,从表面上看来,决定自己的喜好似乎很容易,但现实情况是,决定自己的喜好很困难,因为我们不知道很多工作到底是在干什么,而且世界变化太快,十年前你从事的行当,可能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早早就制定一成不变的计划不是一个好主意。

保罗·格雷厄姆认为,不要急于投身未来的事情,只关注眼下可能的选项,选择那些能给你前途的机会,这才是成功人士的真实经历。

伦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伊贝拉,长期致力于研究专业人士的职业转型。研究对象是在美国、英国和法国工作的一众精英人士,包括互联网企业家、律师、医生、教授和IT专业人士,大多数人在三四十岁之间,至少有八年以上的线性职业路径。

伊贝拉追踪这些研究对象的职业转型发展之路,观察这些处在职业生涯中期的专业人士,从萌生改变的渴望,到转型期的不安,再到真正转入一个新职业的整个过程。她发现:人们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了解自己是谁,而不是依靠过去。

伊贝拉指出,现在很多所谓的“职业测试”“职业发展建议”等等,用一些测试题目或者几次咨询,就把人们做了简单的分类,为不同类型的人选择理想的职业,却忽视了人的性格会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也没有考虑到人们成长、进步、发展了多少,以及发现了多少新事物。

伊贝拉强调:成功之路,要先测试,再学习;而不是先制定计划、框定范围,再实践。每个人都是由无数的可能性组成的,所以,正确的做法不是先想再做,而是先做再想,去尝试新的活动、建立新的网络、寻找新的榜样,在实践中而不是理论中去了解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从专才变通才,突破成长的边界

所以说,要想突破成长的边界,我们得让自己从“专业化”变得“多样化”,从“专才”变成“通才”。

那么,具体该怎么该做呢?在书中,作者爱泼斯坦给出三条建议:

第一,要善用“类比”来拓宽思维模式。所谓“类比”,就是要学着进行关联性思考,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

全世界最著名的类比思考专家、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根特纳说,能够进行关联性思考,是人类比其他物种更有智慧,能主宰地球的原因之一。

对于新事物,类比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加熟悉它们。对于已知的事物,类比思考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角和发现。比如,通过类比互相撞击的台球,学生们可以理解分子的运动;通过类比水流过管道,我们可以理解电的原理。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在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过程中,就多次使用类比法来推导,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才带来了科学革命。

第二是要多采用“外部视角”来看问题,拓宽思维模式。

“外部视角”是针对“内部视角”来说的,所谓“内部视角”,就是当我们只是根据某个特定事物的细节来做判断时,思路就会变得狭隘,做出的判断也会比较极端。

举个例子:2012年,悉尼大学教授丹·洛瓦洛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做了一项特别的实验。他们邀请大型私募股权公司的投资人参与实验,这些投资人的潜在投资项目涵盖了各行各业,可以自然而然地获得“外部视角”。

研究人员让这些投资人首先评估一个他们正在经手的真实项目,这个项目有清晰的实施步骤,让投资人根据自己的“内部视角”预测该项目的投资回报。随后,研究人员要求投资人再写下一些他们自己所了解的,和自己经手的项目有广义相似性的其他项目,对这些项目以“外部视角”来估计一下投资回报。

实验结果:对于自己手上的项目,这些投资人预测的回报,竟然比那些旁观的项目高出了50%。许多资深从业者都惊呆了。研究人员给了投资人一次机会重新思考和修改,最终,大家都大幅削减了自己最初的预测数值。

这个实验验证了心理学家的结论:当一个人对事物考量的内部细节越多,越是从行业内部收集的信息来看待问题,做出的判断就会越极端。要多使用“外部视角”,也就是忽略眼下事物的表面特征,着眼于外部,寻找结构上相似的类比,才能不被固有认知所束缚,提升决策水平。

第三,遇到挑战不要固守成规,学着放下熟悉的工具。

心理学家卡尔·维克发现,森林灭火员和野外消防员牺牲时,有些不同寻常的现象:牺牲者总是紧握着工具。要知道,及时丢弃设备可以让他们远离靠近的火焰,他们本来也许有机会保住生命,却因为遵守规范化操作,把自己永远留在了灾难现场。

1949年,蒙大拿州的曼恩峡谷发生大火,消防员利用降落伞进入火场,原计划在第二天早晨十点前控制火势。但是,大火从被森林覆盖的山坡蔓延到了峡谷,顺着干燥的草地飞速爬升,冲向了消防员所在的陡坡上。

消防队长对着队员们大喊,让他们放下设备和工具。有两名队员立即放下工具,快速冲过山脊,转危为安。而其他队员还背着工具奔跑,很快就被烈焰所吞噬。其中一位消防员体力不支,放弃了逃生,直到筋疲力尽坐下的那一刻,他也没有卸下自己沉重的背包。

那场大火中,十三位消防员就这样失去了生命。如果从一开始他们就放下工具撤离,大多数人都可能平安归来。

对于野外消防员来说,他们了解工具,依赖工具,担心丢弃工具会导致生存危机,所以在局势失控时,依然坚守自己熟悉的领域,最终给自己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

这些教训提醒我们,在遇到陌生的情况时,不要盲目遵守规范化操作,要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地面对压力。

好,到这里,畅销书作家大卫·爱泼斯坦这本《成长的边界》的精华部分,我们就讲的差不多了。

书中通过对“通才”比“专才”更容易成功的研究,告诉我们:比起赢在起跑线的单一成功模式,先不断拓展自己的道路,晚一些再进行深度挖掘,可以帮我们积淀潜在的多面能力,为未来登顶留足后劲。

0 阅读:2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