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期
Hi~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南宫读书会,上期我们说完了做决策需要有可信度的人进行参与,这期我们继续来看如何超越分歧。
6、知道如何超越分歧
6.1要牢记:相互达成协议时不能忽视原则
原则就像法律——你不能因为你自己和他人同意就打破原则、违反原则。每个人都有义务捍卫、遵守或完善原则。如果你认为这些原则无法解决问题和争议,你应该努力修正原则,而不是肆意妄为。
每个人都要遵守相同的行为原则,一旦产生分歧,双方都需要同等诚信、开放和果断,并都能为对方着想。
6.2不要让大家把发牢骚、提建议、公开辩论的权力与决策权相混淆
人们所获得的权力是为了促其完成目标,并与其能力相匹配。独立思考和公开辩论的最终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不同的看问题角度,这并不意味着决策权被转移给了那些质疑者。
对决策本身及决策者提不同意见时,要有大局意识,要以尽可能广阔的思路评价单个决策。
6.3不要对重大分歧不闻不问
如果无法解决重大分歧,在短期内看似容易避免对抗,但长期可能导致非常具有破坏性的后果。凡事冲突都应该世纪得到解决——不是通过表面上的妥协,而要通过寻求更重要、更准确的结论。
专心协商大事时,别被琐事烦扰。很多人在大事上达成共识后,都为一些不太重要的小事争论不休,甚至成为仇家,全然不顾他们应着眼于大事。
不要被分歧束缚住——要么提交上级裁定,要么投票表决!通过进行开放、果断的辩论,你应该能够解决大多数分歧。无法解决时,若分歧是一对一的,就可以向上提交给公认的可信度高的人来裁决。
6.4一旦做出决定,任何人都必须服从,即便个人可能有不同意见
一个决策团队,如果内部有人因为决策没有达到自己的需求而持续闹事,肯定要遭遇败绩。为了提高有效性,所有集体合作的团队必须遵照规定,为分歧解决预留时间,同时,要让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明白,一旦他们的观点被推翻,整个团队的一致性要优于个人喜好。
你应当站在更高层次看待整个系统中的自己和他人,你必须跳出思维的局限,把自己的观点看作众多看法中的一个,对所有观点都通过创意择优的方式择优采用,而不是按照你的好恶取舍。
从大局考虑问题,不仅是指评估别人的观点,还要设身处地地了解每种情形、你自己和别人在每种情形中的状态,相当于把自己当成一个俯瞰全局的客观旁观者。
几乎所有人最初都发现自己很难克服一个障碍,就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待问题。通过训练,很多人学会如何操作,但也有些人就是无法掌握。如果你自己做不到,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你应当把那些做不到的人清出公司,或提高用人门槛,让你自己和公司远离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
不要让创意择优变成无法无天,在创意择优的情况下,肯定会比一般的机构有更多的分歧,但如果走极端,无休止地争辩和吹毛求疵都会降低创意择优的功效。
不要容忍暴民手段,实行可信度加权,部分原因在于从决策中去掉感情因素的影响。人们聚在一起如果变得感情用事,就会寻求控制局势,这是必须要避免的。尽管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们无权做出谁是谁非的裁决。
6.5如果创意择优与机构的利益相冲突,就难免会造成危害
只有在罕见或极端的情况下才宣布“宵禁”,此时可暂不考虑遵守原则。所有这些原则的存在,都是为了团队的整体利益,但也许有些时候,遵循原则可能威胁到团队的利益。
当心可能有人会提出为了“机构的利益”而临时放弃创意择优。如果这种想法占了上风,创意择优就会被弱化,总有人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创意择优之上,并威胁到这个机制,那就把这些人当作机制的敌人,清除出公司队伍。
6.6要知道一旦有权做决定的人不想依原则行事,规矩就会被破坏
到最后,谁有权说了算。这对任何机制都是如此,当人们都有很大权力去破坏该机制,并都追求一己私利而不是如何更好地维持机制,这个机制肯定会坍塌。
因此,维持原则的权力必须赋予那些愿意依原则行事,而非让按个人利益行事的人手中,而且必须理性善待大家,让大多数人都希望依原则行事,并捍卫这种机制。
前一部分作者说了机构文化,但更重要的是人,因为文化变得更好还是更差都在于人。文化与人是共生共荣的——一种文化会吸引一种人,反过来,人们会因其价值观的个人好恶,强化或发展文化。
不过,大多数机构在招人方面表现不佳。从面试来说,他们会挑选自己喜欢的人和自己相像的人,而并不重视这些人的本质如何,以及他们是否能胜任岗位和职业。
即便已经入职,“面试”环节也并未终止,而是转入了一个严密的程序,包括培训、测试、调配,而更重要的是求取共识。
7、比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找对做事的人
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关注该做什么事,而忽略了更重要的问题,即该赋予谁来决定做什么事。到最后,要做的事很简单:
1、记住目标是什么。
2、把目标布置给能胜任它的人,或者告诉他们怎样做能够达到目标。
3、让他们尽职尽责。
4、如果在你培训他们并给其时间学习之后,他们还无法胜任工作,就辞掉他们。
7.1你最重要的决策是选好工作的责任人
如果你把目标任务给能很好将其落实的责任人,并让他们明白要达成目标和完成任务自负其责,他们就会干得很出色。
最重要的责任人是在最高层负责订立目标、规划成果和组织实施的人。最高层管理者必须能进行高层次的思考,清楚目标与任务之间的差别,否则你就不得不去做本该由下属完成的事。尽管经验可能有所帮助,但评断目标的能力主要是天生的,它可以测试出来,尽管从来没有完美的测试。
7.2负最终责任的人应是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人
只要你能承受失败的后果,你就是最终责任人。让某人承担责任时,要确保他们责权相配,后果自负。例如,要规划好交易,从而使他们在负责的领域里,干得是好是坏要基于你干得如何,这是做好管理的根本。
确保每个人都有上级领导,即便是公司所有者也有老板,出钱达成目标的投资人就是。如果所有者是自筹资金,他们也需要让客户和雇员高兴。要确保成本可以接受,目标能够达成,他们不能逃避责任,即使某个人从事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也要有人来问责。
7.3要记住事情背后是人的力量
大多数人只看表象不想成因,多数情况下,那些成因就是具有特殊素质、以特殊方式工作的特殊人群。改变这些人就会改变事情发展过程,如果把创造者换成非创造者,你也就停止了创造。
8、要用对人,因为用人不当的代价高昂
很多老板习惯招人,但不愿意随便辞掉别人,结果导致情况变得越来越糟,我们可以在两方面改进招人效果:
1、清晰明确我们要什么样的人;
2、开发出更多能够精细化评估人的能力的方式。
在高层次上,寻找能独立思考、心态开放和行事果断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坚持追求真相和卓越,从而带动自我和机构的快速进步。不管你在选人时是否依据这些特征,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招人是一项高风险的赌博,需要分外小心。
在招募员工和培养新员工方面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才能弄清楚他们到底能否胜任工作。
8.1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创建一部“机器”时,要什么样的设计,就有什么样的人,因为你需要的哪类人要由设计来决定。设计时,你还要想清楚恪尽职守的人需要哪些品质,给那些无法称职的人赋予责任是徒劳的,那智慧使各方沮丧、愤怒,这会破坏工作环境。
要考虑寻找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能力和技艺。价值观是驱动行为的深层信仰,决定着人际相处,人们会为价值观而斗争,他们会与哪些价值观不同的人斗争。能力体现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一些人是了不起的学者、问题的快速处理者,另一些人拥有从更高层次看问题的能力。技能是可以习得的工具,尽管价值观和能力不会有太大改变,多数技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学会,且其价值常会改变。
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综合素质对应哪些岗位,更明确地讲,要知道你能预期建立成功交往的那些人应具备哪些价值观和能力。在挑选准备长期交往的人时,价值观最重要,能力其次,技能是最后要考虑的。然而大多数人犯的错误是,挑人时先看技术和能力,却忽略价值观。
要用系统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招聘人才,选人程序应系统化构建且基于事实根据,你要有招募人的机器,目标要清晰,能够比对机器和应聘者,有产出且能不断提升。
通常来说,机构招聘员工先获得求职者的简历,这些建立被半随机指定的人以半随机的标准审核,然后把求职者找过来,让半随机指定的人向这些求职者进行半随机提问,然后就以他们的共同喜好来决定向哪些人发出录用通知。你应该确保上述过程的每一步都做得更有系统性和目的性。
注意:人与职责要相匹配。要让设计人员相匹配,你的目标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首先要理解岗位的责任以及所需素质,然后判定某人是否适合。如果你这方面做好了,就会轻而易举地使人岗匹配。
要找出色的人,而不是“此类即可”。太多人被招聘是因为他们属于“此类即可”,如果你要找一位管道工,你可能就会用你首先面试的有经验的管道工,而不必确保他是否具有出色管道工的素质。当审查任何一位应聘人的履历时,你必须找出他们是不是在某一方面表现杰出。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在一群很出色的人中仍表现得很出色。如果你对录用某人从事某项工作不是很情愿,那就别勉强,你们很可能会相互折磨。
不要凭借你的影响力帮别人找工作,用你个人的影响力来帮人找工作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样做会损害创意择优。这对找工作的人不好,因为这表明这份工作不是他们努力得来的;这对招聘者也不好,因为这样损害了他们的权威;这对你也不好,因为它会表明你会因朋友而牺牲用人标准。这是种隐性腐败,绝对不能容忍。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期我们简单聊了一下如何超越分歧,以及对于一家机构来说重要的是人,在面对招聘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看重价值观,但这也恰恰是一个机构能否继续存活下去的关键。下期我们就来看看招人的更多技巧。
这里是南宫读书会,我是南宫敏羚,关注我,和我一起开启阅读之旅,每天进步1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