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有位网红大学教授,重庆大学的张小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网络上发出感慨:
自己指导过70个研究生,却教不了初中生的女儿。
张教授认为,主要的问题是女儿处于叛逆期,不接受自己的指导,所以无法找到两人的契合点,也就是俗称的:摸不住对方的脾气;
在父亲与女儿无法产生交集的前提下,你的爱也好,关切的教导也罢,根本无法触及她的内心;
你用力越猛,她越逆反,结果越糟糕;
最后两人都摔的鼻青脸肿。
这其中,有个关键的东西,就是做父母的人对孩子的期望颇高;
尤其高学历父母会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加在孩子的头上,让对方按自己说的做;
此时,双方的隔阂开始产生,逆反情绪也开始悄悄酝酿;
可能你说的在客观上是对的,但是我内心叛逆,我就是不想听;
越用力,结果越糟糕。
(2)
类似这种高学历父母,优质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失败,这肯定不是唯一的案例;
前一段时间刚刚曝光的广州的网红育儿老爸,老得,年轻时也是风光得意;
为了养育儿子一得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人生;
卖掉市中心的房屋跑到乡下建一座田园民居,每天变着花样的给儿子做菜,每道菜里都刻画着一位父亲内心的殷殷期盼;
老德一心一意,只想儿子的未来更有出息,更优秀;
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儿子因为抑郁而自杀;
这是一个用力过猛,爱的太满,反而适得其反的悲剧。
究竟怎样的教养方式才是正确的呢?
(3)
周海婴,这个名字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熟悉;
而如果前面加上:鲁迅与许广平的儿子,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谁了;
然而,周海婴还是活得平凡,默默无闻;
并没有在鲁迅的光环下去走文学或者艺术之路,而只是大学毕业,从事了一份普通工作到退休,拥有一个摄影的爱好,一直到去世。
而这样的人生,也正是鲁迅的本意;
顺其自然,跟随自己的天性去发挥,而不是以孝道强迫儿子听从自己的意愿。
鲁迅去世时,曾留下遗嘱: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鲁迅以一位普通父亲对孩子成长的观察,就宁愿他去做平凡,实在的普通人,而不是哗众取宠的文人或者名人。
(4)
究竟是该让孩子在父母的光环笼罩下,竭尽全力的去继承和发扬自己的衣钵?
还是接受一个孩子平凡的一生更好?
说到底,这些教育的失败,往往和父母的焦虑,过高的期待有关;
可能也来自独生子女的社会状态;
如果有两,三个孩子,那么父母的高期待可以分成三份,这个不行,还有那个;
但是一个孩子,父母就不得不紧张起来,这个不行,整个家庭就彻底完了。
但即使这样,子女就必须肩负家族兴旺,父母的期望吗?
子女做个普通,平凡的人,就不好吗?
教导一个孩子并无固定模式,一切要视一个孩子的天生禀赋而定,要依据他的特长来决定教养方式;
在父母成功的光环庇护下去努力,有成功的,也有平庸的;
顺其自然,有活得快乐的,也有留下遗憾的。
快乐不是永恒的,顺其自然,不是放任,撒手不管,无论超出常规到任何程度,一律不闻不问;
而是在能给得出的范围内的,让他拥有自己哭,自己笑,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自由;
听凭内心的呼唤,想做什么,兴趣在哪边?
一旦超出了范围,不是大声训斥,不是强行制止;而是问一问他:他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他有这些需要?自己该如何满足他?
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当他解决不了,寻求帮助时,父母再用自己的方法指导他;此时,关系是平等的,轻松的,是自然无压力的。
用有爱的方式,走进他的内心,展开平等尊重的对话,才能找到那个情感的契合点;
父母与孩子之间才开始有了共同语言。
父母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做游戏的能力,一种游戏力;
游戏的意思,就是玩伴,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强势父母;
能够一起玩游戏,子女内心的逆反心态,叛逆精神才能逐渐松懈,能平静的听一听父母的话究竟有无道理,找到自己的初心。
但是,假如自己的孩子一个闪光点也没有呢?
这是个有挑战的问题;
乐观的人会否认这个问题:怎么可能一个人连一个闪光点也没有?去寻找,总能找到优点;
悲观的人会完全失去信心:完了,完了,没希望了。
假如真的一个闪光点也没有,那就接纳现实;
什么才是现实?
就是无常,残缺,没有完美。
能接受这个部分,内心才能恢复宁静祥和。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