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
一在不同的企业工作多年,遇到形形色色的领导,自己走上管理岗位后,也培养了一些中、基层领导。按常理的所谓领导,无非就是多了些责任、权力和利益,就是对别人有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力。这里面,责任是你的上级压给你的担子,权力则是从组织内部法理上赋予你对别人的影响力 ,利益是给你挑起这幅担子的补偿。
在《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下称《权力》)一书中,作者指出“权力会带来过度自信、冒险精神、对他人不敏感、形成固定看法,并倾向于把他人看作是满足掌权者的手段”。作者进一步说,掌权者会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积极地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也会尽可能的消减遵循各种规则和限制。
我就见过在公司里的高级领导,把组织给他的权力让他有了可以在组织内部横着走的架势。“他们与下属在一起的时间更少,而且他们试图与权力较小的参与者保持距离”——每位读都可以想一想自己的公司里面有没有这种情况(我强调一下,这里的公司指的是较大规模、组织结构较完善、进入成熟期的公司,小公司还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一旦进入了上一级圈层,就会尽快与原来的下级圈层划清界线,并且千方百计往更上一级圈层钻营——这算不算人往高处走呢?有太多的人成为管理者后,不再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关心员工身上,而只是对上级负责(因为上级给他资源和权力),正如《权力》中讲的“权力会导致掌权者对权力较小的人关注较少,而专注于实现自己或组织的目标。但是,对他人缺乏关注常常会导致领导者的垮台”。
二
我曾经因工作原因认识了一个大公司下属子公司的普通员工,一名年少就秃顶的大学生。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因为共同推进一个项目的原因,也经常听他抱怨工作的种种烦恼,时不时的吐槽他的上司。虽然算不上什么朋友,但起码是谈得来、合作愉快的工作伙伴,时不时喝点小酒。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突然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原来是他被调到公司总部做了领导的秘书。
多年以后再见他时已经是子公司的领导,他不苟言笑说一不二的神态,那种一切尽在掌控的泰然自若,也有习惯被奉承迎合后的不屑一顾。谁知两年后人事调整他被调到其他公司任了闲职,突然没有了门口排队等他签字的员工,没有了会议室里他一抬手示意所有人不敢出声的霸气。再见他时,他也开始遇到熟人——哪怕是曾经的熟人也点头哈腰起来,仿佛权力一失去便抽走了他的筋骨一般。
三
在职场中,我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有了权力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比如言行变得直接甚至粗暴了,面孔变得不苟言笑了,眼神不爱盯着下属、盯时变得犀利了。但是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失去权力——特别是被强制剥夺权力的人,马上又变得毫无精神、跟个普通老头没什么区别。似乎权力的得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言行甚至外貌。
《权力》指出“人们很容易进入权力心态,这种心态让他们举止无礼和粗鲁”。比如我认识一个企业曾经的领导,在他没有上位之前吧,我们见面总能聊上几句。那时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工作认真严肃,但也待人和气友善。后来成了公司一把手,我听他们公司的人讲,说这人刚上任还好,后来开始发横,动不动批人、骂人,一点儿不给下属面子。不管是副职还是中层干部,逮着谁克谁,再也不见以前那种和气友善的面孔。
到底是为了推进工作、完成上级任务的巨大压力下的情绪失控,抑或是用情绪化的表达来树立和强化自己的权威形象,还是权力不受约束后的自我情绪放纵呢?我猜可能都有吧。有了权力的加持,人的性格被扭曲变化,权力扩展了言行边界——以前不能说的能说了、以前不能做的能做了、以前不能享受的能享受了。
四
《权力》中指出,“不管初衷是什么的愿望是什么,到最后,权力都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头脑”。职场中的权力真的容易让人产生幻觉,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说权力容易让人上瘾——权力具有瘾性,估计这个瘾比烟、酒、色、赌甚至毒还难戒掉吧,因为很多时候前者是后者的来源和保证。确实,尝到过职场权力甜头的人,很难再放下,诱惑实在太大。
《权力》一书中建议“你必须时不时地待在一个和你的职位无关的社交圈里”,以此来不断提醒你曾经是什么样子、你到底是谁,以及未来(失去权力后,每个人终究会失去权力)会是什么样子。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比如与家人共享美好时刻,比如回到老家与父母和家族里的亲人呆上一天半天,也许在他们眼里你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