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由于性格刚硬,与同事相处不融洽,24岁的沙龙退出现役,进入希伯莱大学研究远东国际和中东文化问题。
几个月后,一位独眼将军找到沙龙,希望其重返部队,组建101特种作战部队。
沙龙当时很犹豫,因为他想先拿到学位。
独眼将军见此情形,豪迈地说道:“学什么历史,去战场上创造历史吧!”
这位独眼将军,就是在以色列家喻户晓的军事奇才——摩西·达扬。
摩西·达扬
1915年,达扬出生于巴勒斯坦加利利湖南岸的一个农庄。
按国籍来划分,他属于俄裔犹太人。
达扬的一生可谓与军事紧密相连。
他7岁上学,只读过8年书。
1929年,年仅14岁的达扬参加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准军事组织“哈加纳”。
哈加纳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防卫队。
当时的巴勒斯坦,由于英国人一向喜欢在殖民地充当“搅屎棍”角色,所以当地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屡屡发生流血冲突。
不得已之下,犹太人只好组建民兵组织,保护村庄,防御阿拉伯人的偷袭。
虽然只是民兵组织,但后来的以色列国防军,就是从哈加纳发展起来的。
1936年,达扬加入英国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警察部队,同时还负责对哈加纳的士兵进行军事训练指导。
这个时期的达扬,尽管才20岁出头,却已经是小有名气。
他亲自编撰的《野战指南》教材,让受训的哈加纳官兵颇有收益。
但就在事业蒸蒸日上时,1939年5月,英国为了拉拢阿拉伯世界,出台了《巴勒斯坦白皮书》,开始限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
同时,英国还宣布哈加纳为非法军事组织。
受此影响,达扬被英国当局逮捕,判刑5年。
后来,因为英国要与犹太人合作,达扬获得减刑,于1941年2月被提前释放。
达扬被放出来后,参加了英军。
正是在英军服役期间,达扬的左眼被弹片击中,导致失明,余生都戴着一个夸张的黑色眼罩。也因此,他便有了“独眼将军”的称号。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漂泊2000年的犹太人终于又一次有了祖国。
可是,以色列建国引发了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
5月15日,以色列立国的第二天,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斗中,达扬受命组建第89突击营,屡屡在战场上身先士卒。
他的口号不是“给我上”,而是“随我冲”。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因为表现勇敢,指挥有方,年仅34岁的达扬深得总理戴本-古里安的赏识器重,得到了火箭式提拔,晋升少将军衔,成为以色列军史上最年轻的将军。
1952年,达扬被派到英国德维泽斯高级军官学校进修深造。
深造结束,回到以色列后,他再次得到提拔,被任命为以军总参谋长,军衔为中将。
当时的以色列军,只能算是自卫队,各方面都远不能和今天的以军相提并论。
为了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达扬决定对以军进行改组,大批年轻有为的军官得到提拔。
达扬认为,文盲无法打赢现代化战争,于是要求军队用公费派军官上大学。建立了以色列的军事院校训练体制。
他还实行严格的退役制度,规定军官无论军衔和职务高低,年满40岁就退出现役。
达扬还注重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在达扬等人的建议下,以色列政府于1959年颁布《兵役法》,不仅男性,女性也被要求服义务兵役。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
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达扬要求各级指挥官深入一线亲自指挥作战,并要求战场上绝不能留下一名以军士兵伤员和尸体,只要一人有难,周围的士兵一定要拼死相救。
由于达扬没有官架子,经常深入部队视察,和基层官兵打成一片,所以他在以军官兵中的声望极高。
当然,改革一定会得罪人,更何况主持的改革的人,还不到40岁。
因此,达扬的改革,也遭到了外界的非议。
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秘密拉拢以色列,决定对埃及开战。
达扬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要想要别人闭嘴,就一定要用一场胜利来巩固地位。
为了打赢这场志在必得的战争,达扬制定了一个方案:
先派沙龙率伞兵在埃及西奈半岛腹地降落,将埃及军队的防线撕开一个口子。
然后,派出装甲部队驰援,穿插分割埃及军队。
穿插期间,装甲部队和后续部队不以为攻城略地为目标,而是直逼苏伊士河,制造恐慌气氛,让埃及政府和西奈半岛的埃军丧失斗志。
达扬的计划送到以色列国防部后,饱受争议。很多人说这是纸上谈兵,太理想化了。一旦失利,会葬送大量精锐。
面对非议,达扬态度坚决。
当时,埃及军队主力部署于尼罗河三角洲,防备英法进攻,没料到以色列会首先发起进攻。
因此,当以军伞兵空降成功后,以军地面部队迅速通过埃军一线阵地,进而打穿埃军整条防御。
至1956年11月5日,以色列宣布停火时,仅仅6天时间内,埃及军队就损失了2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旅。
战后,达扬名扬海外,不少军事学者称其为“机动作战的大师”。
一些军校也把第二次中东战争用作快速制胜的典范教材。
1957年,达扬因为年满40岁,退出现役。
退役之后,他先是在希伯来大学政治系学习政治和中东问题。
后又涉足政坛,被任命为农业部长。
1964年,达扬因对新任总理艾希科尔不满而辞职,前往战火纷飞的越南,考察和学习那里的最新战争经验。
由越南返回后,达扬得知埃及、叙利亚蠢蠢欲动。
凭着对军事的敏感,他意识到,第三次中东战争将不可避免。
可让达扬感到诧异的是,大战在即,以色列国内,上至内阁,下至民众,都是信心不足,担心以军打不赢数量上占优势的阿拉伯联军。
为了提振士气,达扬前往基层视察部队。
他的出现,瞬间就引起了士兵们的欢呼。
艾希科尔本打算让达扬做副总理,但达扬要求出任“与埃及对阵的前线司令官”。
见军队支持达扬,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兵变,艾希科尔只好任命达扬为国防部长,
1967年5月,埃及宣布封锁对以色列至关重要的蒂朗海峡。
一时间,战云密布,以色列国内笼罩着不安的情绪。
6月4日,在内阁紧急会议上,达扬第一个发言:我们应当毫不延迟地在6月5日发动一场军事进攻,我们的目标不是夺取土地,而应该是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至多五天,我们就能夺取胜利!
正是达扬的豪言壮语,以色列内阁最后通过了开战决议,决定在6月5日发动战争。
6月5日,以色列派出200多架战机,偷袭埃及、约旦、叙利亚的机场,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接下来的几天,以军摧枯拉朽,打出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突袭战。
战后,面对不断取得的胜利以及胜利带来的荣耀,达扬开始变得狂妄自大,且骄傲自满。
他认为历经三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已经不堪一击,无力再向以色列主动发起进攻。
在达扬这种自满情绪影响下,以色列的国防思想趋于保守,由进攻转为单纯的防御战略。
为此,以色列耗资3亿美元,沿苏伊士运河修建了一条长达123公里的防线。
但事实证明,这条防线后来屁用没有。
以色列显然是低估了阿拉伯人光复国土的决心。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自负的以军在战争初期被打得猝不及防,以色列差一点就被灭国了。
虽然,以色列在战争后期靠着美国支援,把盘面又翻了过来。
但谁都知道,阿拉伯国家可以输一万次,以色列一次都输不起。
作为国防部长,达扬的失误,导致以色列差点就被阿拉伯人从地图上抹去。
犯下这么严重的事故,他难辞其咎。
据说有一段时间,达扬每次外出,阵亡官兵的家属就会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杀人犯。
如果不是警察在现场保护,达扬恐怕会被当街打死。
一瞬间,从英雄到罪人,达扬感到十分内疚、后悔。
遂提出辞职,从此告别了军界。
晚年的达扬,性情大变。
他在担任以色列外交部长期间,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和平事业而四处奔走。还协助以色列总理贝京与埃及总统萨达特,签署了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第一个和平条约——《埃以和约》。
从而结束了以色列和埃及之间,延续了30多年的敌对状态
1981年,达扬因心脏病猝死,没留下任何遗言。
据他的女儿回忆,晚年的达扬是真心希望以色列能与阿拉伯世界握手言和。
他打了一辈子仗,曾经狂妄过,堪称好战分子。晚年却变成了和平主义者。
只要以色列的美联储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犹太资本继续控制傀儡着美国北约政府。没完没了使阴招算计中国。那么中俄将会永无安宁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