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马岛战争爆发。
同一时间,两伊战争进入紧张阶段。
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因为立场问题,矛盾重重,也是两国无暇他顾。
1982年6月6日,趁着全世界都把目光紧盯着马岛和两伊战争之际,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阿戈夫在伦敦遇刺,突然入侵黎巴嫩,挑起了第五次中东战争。
为什么以色列要入侵黎巴嫩?
在中东国家中,黎巴嫩是个另类。
1943年,黎巴嫩摆脱法国统治,宣布独立时,全国近三分之二人信仰基督教。
由于穆斯林处于弱势,所以建国之初,黎巴嫩的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都由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
总理由第二大宗教团体逊尼派穆斯林出任,议会议长来自什叶派穆斯林,副议长和副总理则来自东正教。
议员和部长的席位,也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
基督徒与穆斯林在议会中的比例为6:5。
这种权力分配模式维持了30多年。
在这30年里,黎巴嫩通过发展服务业、金融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
1960年代的贝鲁特
但好景不长,随着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涌入,改变了宗教人口比重,黎巴嫩的穆斯林不乐意了,要求增加话语权。
而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基督教马龙派又不愿让渡权利。
如此一来,黎巴嫩基督徒和穆斯林的矛盾便日益尖锐。
黎巴嫩内部不和,这让叙利亚看到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叙利亚兵败如山倒,丢掉了至关重要的戈兰高地。
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后,居高临下,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缓解压力,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盯上了黎巴嫩,试图通过控制黎巴嫩,与以色列形成战略均势。
与之同时,领导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民族权利的“巴解组织”自打1964年开张后,一直都是流亡组织,居无定所。
历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人的存在感几乎没有。
无论战争谁胜谁负,巴勒斯坦人的地盘始终在缩水,这也就造成大量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
当一个组织的成员,大多出自难民营,这个组织的立场,必然是激进的。
1967年,约旦国王侯赛因曾收留巴解组织。
可因为约旦与美国和以色列主动缓和关系,巴解与约旦反目决裂,随即冲突不断。
1970年,侯赛因国王出动几万大军,将巴解组织赶出了约旦。
走投无路下,巴解组织逃到黎巴嫩,以黎巴嫩南部为基地,一面积极干预黎巴嫩内部派别的斗争,一面不断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这不仅加剧了黎巴嫩局势的恶化,还把黎巴嫩也卷进了战争漩涡。
巴勒斯坦民兵进入黎巴嫩
1975年4月,基督教马龙派武装在贝鲁特近郊袭击了巴解车队。
巴解武装还击,冲突范围不断扩大,终于导致黎巴嫩内战全面爆发。
据估计,这场内战不仅造成大量财产损失,还导致15万人遇难,20万人受伤,约90万人流离失所。
被内战摧毁的贝鲁特
1976年,应黎巴嫩穆斯林的呼吁,叙利亚出动万余人,兵分三路向黎巴嫩挺进。
人家黎巴嫩打内战,你叙利亚未经安理会授权就出兵介入,这明显不符合国际法。
为了避免西方介入,合法地控制黎巴嫩。
叙军进入黎巴嫩后,老阿萨德选择支持基督教马龙派。
这种看似荒唐的举动,其实是非常高明的操作。
因为基督徒在内战中已十分虚弱,此时对其施以援手,会让他们感恩戴德,让他们认识到,如今能给他们提供保护是叙利亚,而不再是西方人。
老阿萨德通过压制穆斯林武装,维持基督教马龙派的核心地位,使得叙利亚军在黎巴嫩合法地驻扎了下来。
叙利亚渐渐控制了黎巴嫩,这让以色列无法容忍。
1981年4月,以军出动战机轰炸了驻黎叙军的阵地,还在战斗中击落两架叙军直升机。
为了威慑以色列空军不许再来,叙利亚在黎巴嫩贝卡谷地南起赫尔蒙山,北至扎赫勒之间,部署了29个地对空导弹连。
叙军以萨姆-2、萨姆-3导弹、自行高炮为辅助,萨姆-6导弹为主体,组成了一个远中近程、高中低空兼顾的带状防空火力网。
萨姆-6防空导弹
萨姆-6是苏联在1959年研制的一种机动式全天候型中近程、中低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拦截距离5~25千米、高度60至1万米的亚音速、超音速飞机。
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损失战机146架,其中三分之一被萨姆-6击落。
由于无计可施,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号称中东最精锐的以色列空军,也只能在萨姆-6威胁不到的地方执行任务,不敢越雷池半步。
但在世界战争舞台上,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居安思危的以军,一直盘算着如何对付萨姆-6。
“叙以导弹危机”平息后,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终于找到了萨姆-6的弱点。
萨姆-6的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与导弹发射车分离。
搜索和火控雷达的作用,通俗点说,相当于耳朵和眼睛。
只要能让这俩玩意失灵,导弹发射车就成了摆设。
萨姆-6雷达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让雷达失效呢?
美军在掌握萨姆-6的工作原理后,研发了一种新型电子干扰设备,并向以色列援助了这种电子干扰设备。
这种设备可以在上百公里外,让萨姆-6的雷达屏幕变成一片雪花。
美国这么不遗余力提供帮助,也不都是为了以色列。
美国希望将中东作为试验场,测试自己的武器系统的可靠性。
1982年6月6日,蓄谋已久的以色列派出4个旅,2万人,越过边境,气势汹汹地杀向黎巴嫩南部地区。
这次行动,以军名义上是打着教训驻扎在黎巴嫩境内的巴解游击队的旗号。
实际上,以军真正要对付的是贝卡谷地的萨姆-6导弹阵地。
开战之后,以军地面部队的推进相当顺利,很快便打到距离贝鲁特南郊。
此时,以军还未对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发动进攻。
但叙军明白,或迟或早,贝卡谷地总要爆发一场恶战。
所以,自以色列侵入黎巴嫩以来,部署在贝卡谷地的叙军便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所有人都是严阵以待,静候以军来袭。
叙利亚军部署情况
6月9日下午,以军的飞机来了。叙利亚军拉响紧急战斗警报。
叙军指挥官为了占得先机,下令雷达开机。
雷达锁定目标后,数枚萨姆-6导弹相继发射,将以军飞机击落。
可就在叙军欢呼胜利时,负责收缴“战利品”的叙军士兵发现,被坠落的以军飞机竟然是塑胶制作的无人机!
叙军指挥官大吃一惊,完蛋了!这是中了以军的诡计。
以色列无人机
就在叙军雷达开机时,以军无人机在第一时间,将截获的无线电信号传给了正在地中海空域盘旋的E-2C"鹰眼"预警机。
通过分析运算,预警机将叙军雷达频率和所处位置摸得一清二楚。
随后,一架用波音707改装的电子侦察机向贝卡谷地释放强烈的电子干扰。
除了空军实施电子压制外,以色列陆军还在一架直升机上也安装了电子干扰设备。
这架直升机位于贝卡谷地山坡的另一面。
在两套电子设备的组合干扰下,叙军雷达屏幕瞬间变成一片雪花,什么也看不到的了。
叙军指挥官赶紧命令雷达关机,可为时已晚。
24架以军F-4“鬼怪”式战斗机在预警机引导下,发射"百舌鸟"反辐射导弹。
地面上以色列的“狼”式地对地导弹根据无人机提供的信息,设定好发射诸元。也准确无误地飞向了叙军阵地。
一眨眼的功夫,叙军阵地上的萨姆-6制导雷达就被全部击毁,导弹发射车成了摆设。
以军的空袭还没结束。
就在萨姆-6的雷达被打掉几分钟后,90多架以军F-15和F-16战斗机携带激光制导炸弹、集束炸弹和常规炸弹,如恶狼一般,呼啸地扑向叙军。
很快,爆炸声响彻贝卡谷地,黑压压的以军机群在短短6分钟内,将叙利亚人苦心经营10年、耗资20亿美元才建立起来的19个萨姆-6导弹连、228枚导弹,炸成了碎片。
F-15战斗机
得知贝卡谷地的导弹阵地遭到攻击,叙利亚人不甘心失败,他们立即起飞62架米格-23和米格-21战机,向贝卡谷地上空的以军战机发动攻击。
然而,以军对此早有应对方案。
叙军战机起飞不久,就被E-2C预警机发现。
在几秒钟内,预警机便将叙军飞机的航迹诸元计算出来,并将飞机的距离、高度、方位、速度和其它资料,迅速通知给伙伴。
E-2C"鹰眼"预警机
波音707根据信息,立刻开始干扰。
受干扰影响,叙军的地面雷达纷纷失效,天上的叙军战斗机与后方管制失去联系,飞行员从耳机里听不清地面指挥口令。
这种从未遇到过的情况,让已经习惯根据地面指挥来空战的叙军飞行员们茫然无措。
一时间,叙军飞行员不知敌机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要飞往何处。
他们只好凭机头那个小小的、功能有限的火控雷达,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在广袤的空中搜索以军战机。
而以军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在预警机的协助下,以军战机往往都能飞往最合适的位置,抢先锁定并发射导弹,将敌机击落。
6月9日的空战,叙利亚空军有30架飞机坠毁。
当天晚上,叙利亚宣布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并连夜向贝卡谷地增援部队。
包括4个萨姆-6导弹连和3个萨姆-8导弹连。
但第二天,天一亮,在以色列92架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叙军新布置的7个导弹连,又被炸得荡然无存。
为了夺回制空权,52架叙军战机再次奉命出击。
然而,这些战机竟然没有一架能够突破以军的空中屏障,被全部击落。
两天损失82架战机,叙利亚空军再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只好停止出击。
6月11日,叙以两军地面部队交火。
战斗中,以军的M60主战坦克无法击穿叙军T-72的正面装甲。
而M-60只要被T-72发射的125mm穿甲弹命中,就会当场暴毙。
实战证明,T-72彻底战胜了M-60。
这个结果,让前一天还因为空战被吊打而灰头土脸的苏联顾问,又找回了面子。
但失去了制空权,叙军无力再打下去。
6月13日,叙利亚宣布停战,贝卡谷地的战斗基本结束。
贝卡谷地空战是第三代战斗机F-15、F-16首次参加空中格斗,也是也作为现代战争“千里眼”的预警机,首次正式参战。
在这场经典战役中,以色列向世界展示了什么叫电子战和精确制导。
而叙军在战斗中则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远程预警通信手段单一、对空侦察手段不足、保密意识薄弱、临机处置空情不当等。
很多人把以色列获得压倒性胜利,简单归功于战斗机领先了一代。
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在当时那个没有制电磁权,没有预警机的情况下,叙利亚飞行员就算驾驶苏制同代战机,如米格-29或苏-27,也不会好哪去。
应该说,科技创新改变战争样式。
以色列空军利用先进作战理念、成体系的配合作战,对阵作战方式单一的叙利亚空军,结果必然是完胜。
叙利亚退出战争后,以军全力对付巴解武装,并将巴解7000多人包围在了贝鲁特西区及南部。
自巴解组织成立以来,以色列无时无刻不想将其摧毁。
如今,终于迎来了这个千载良机。
但以色列对巴解武装的进攻,引起了世界舆论非议。
因为以色列教训巴解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果以军消灭巴解,在黎巴嫩扶持一个亲以色列的政权,这势必会打破中东政治的平衡。
为此,阿拉伯国家集体向美国施压——能不能管管你的小弟,你要是不管,我们可要石油禁运了啊!
新的“石油危机”箭在弦上,美国总统里根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
迫于压力,以色列同意停火,但要求巴解组织撤出黎巴嫩。
然而尴尬的是:为了避免重蹈约旦和黎巴嫩的覆辙,巴以停战后,居然没有阿拉伯国家愿意收留巴解。
最后,还是在美国国务卿菲利普-哈比卜的游说下,伊拉克、约旦、叙利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8个国家才表示愿意收留巴解。
就这样,巴解组织被分散撤到了8国。
之后,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继续与以色列斗争。
以色列不堪其扰,在内外压力下,同意推动巴勒斯坦人自治。
1993年,老死不相往来的巴解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达成和平协议。
根据协议,以色列向巴解权力机构移交其在约旦河西岸的行政权力。
参加和平会谈的还有以色列第九任总理佩雷斯。
1994年,拉宾、阿拉法特和佩雷斯,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巴以和解,对当时的中东和平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但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股势力在暗中搅动中东的走势。
1995年11月4日,拉宾被犹太激进分子刺杀身亡。
拉宾被暗杀,导致巴以和平进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如今,五次中东战争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法塔赫控制的约旦河西岸还算安宁,基本没什么冲突。
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偶尔还与以色列互撕。
相比现在打成一锅粥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局势,堪称是中东的一股清流。
但谁也不知道,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
因为以色列能在中东立足,得到大国无偿援助,是因为他是大国刻意钉在中东,让中东永无宁日的一颗钉子。
如果以色列不愿做这颗钉子,那可就捅了大篓子。
世界最该被灭种的人就是以色列!希特勒还是心太软了!
只要以色列的美联储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犹太资本继续掌握无限供应美元印钞机,拨款控制傀儡着美国北约政府政客。不断打压消耗中俄,不去美元那么中俄将会永无安宁之日。中俄扶持力量围剿以色列才是最好反击手段。一个半死不活的以色列困在中东。才能牵制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