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曾经年少最大的心愿

豫见老家河南 2025-03-13 09:38:04

谁的青春岁月没有几首记忆深刻的流行音乐呢?

我对流行音乐的感知,确切地说开始于初中学生生涯。千禧年后,流行音乐界百花齐放,很难说,谁最好,谁最有热度,谁最出名,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爱的那一首。

相信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几首歌,轰炸过你的精神世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丁香花,唐磊

千禧年后,我最印象深刻的几首歌,或者说是网络神曲,庞龙《两只蝴蝶》、唐磊《丁香花》、杨臣刚《老鼠爱大米》,还有一首响彻大街小巷的歌儿——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

谁能哼哼几句,几乎就可以彰显他是潮流者的身份。

那年代听音乐,还用随身听,里面装着磁带,磁带听得次数多了,会卡顿,会呲呲啦啦,但是我们依旧听得如痴如醉。

旧磁带也不用扔掉,还可以物尽其用,做成好看的花儿。

记得初中宿舍有个女孩子有一个随身听,在当时很宝贵。我至今记得她,一是因为我就是从她的随身听中,第一次听到了《2002年的第一场雪》。

二是因为记得有次返校后,她躲在被窝里哭泣,我们便问询她原因,她说:这次回家她爸妈带她去医院检查了下,发现她卵巢有问题,以后可能会生不了孩子,而她又是独生女。

生孩子的问题,对于当时懵懂无知的十二三岁女孩子来说,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一时间,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那时我们也无法理清楚,独生女和生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Super Star,S.H.E

我所在的初中是全封闭式私立学校,一天十二节课,一节课45分钟,学习时间安排的非常满,我们很少有娱乐的时间,毕竟那是体育课都被语数外老师随意霸占的年代。

夜幕降临时,学生们趁着夜色的掩饰,也会偷偷地进行一项娱乐活动。

当时学校里安装很多插IC卡的公用电话,不知有些学生如何破解了一些隐藏的密码,比如拨打123456,就可以听到最潮流的音乐,这些密码便在同学中偷偷流传。

我抱着好奇之心,也尝试拨打过,真的可以听到,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听到了SHE的《波斯猫》《Super Star》,我至今还无法忘记《Super Star》开头的冲击力,除此之外还有老牌音乐人张雨生《大海》。

更多时候,音乐之声来自傍晚六点钟的校园广播,张信哲的《过火》《爱如潮水》,屠洪刚的《霸王别姬》。

那时放假归家,我们贪婪地搜寻老电视里音乐相关的节目,比如音乐排行榜等,偶有幸运,可以听到一些稍纵即逝的流行榜单音乐的高潮部分,开心不已。

物质匮乏的年代,精神领域也空白一片,流行音乐的填补,让人如此着迷。

一万个理由,郑源

随着科技发展,有一种叫做“MP3”的音乐播放器在学校里风靡一时,那时我已上高中。

MP3长宽不过几厘米,却可以储存上百首音乐,曲单私人订制,小巧便携,还可以反复充电,一时间,拥有MP3的人,成为班级最受巴结的对象。

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拥有一个装满我喜欢音乐的MP3,曾经立下豪言壮志,以后高中毕业了,学习任务不那么重了、又有足够的零花钱了,一定要买一个MP3。

可是等到大学时,MP3落伍了,智能手机成为掌中必备,同样可以装满喜欢的歌曲,MP3落幕成为永久的记忆了。

2005年后,流行音乐更是核爆炸式大发展,那几年流行音乐中好听的歌曲太多了,真是神仙打架般热闹非凡。

周杰伦《发如雪》《东风破》《夜曲》。

还有当时号称情歌王子的郑源《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不后悔》《一万个理由》等等。

曾经年少,还梦想以后长大了,一定要看一场郑源的演唱会,可是等到2010年后,审美巨变,我很少再听流行音乐。

去年在短视频平台,看到郑源的直播,他已是个发福的中年男人,和当年忧郁伤感情歌王子的形象早已南辕北辙。

听得比较多的,还有后来消失多年、暴瘦的小刚(周传雄)《黄昏》《寂寞沙洲冷》《男人海洋》。

当年选秀节目以快男超女为最为出名,也出现很多热歌《想唱就唱》《笔记》《谁动了我的琴弦》《最想念的季节》《有没有人告诉你》。

后来还有颇具古典味道的两首神曲——《求佛》《白狐》,当年它们也以无法撼动的力量占据过我的心头。

求佛,誓言

高中时代的校园广播,也常常播放流行音乐,在微风吹拂的傍晚,夕阳染红天边,一群脸庞稚嫩的高中生,或漫步,或步履匆匆,耳朵却都被校园的音乐所吸引着,那是林俊杰的《江南》《一千年以后》,《谢谢你的爱1999》《千里之外》《菊花台》《认真的雪》《童话》《我们都是好孩子》。

流行音乐,总是流行一时。

榜单总会瞬息万变,《秋天不回来》《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如果下辈子我还记得你》《隐形的翅膀》《让泪化作相思雨》《不要再来伤害我》,大约也都曾在你心底停留过吧。

在我的流行音乐史中,另一无法跨越的歌者,是徐誉滕《等一分钟》。

当年经典音乐太多,一万字也难以概括。

年少时不懂真实人生的百转千回的缠绵爱情,却在男欢女爱的情歌之中难以自拔。

等一分钟,徐誉滕

2010年后,我突然迷上了摇滚乐,后来又听民谣,再到雷鬼与爵士,流行音乐的情情爱爱早已不再吸引我。

不过在后来的岁月里,我还是会打开80后90后的歌单,回味一下曾经的歌曲,那里曾经装满了我的青春岁月啊。

还会在曾经的流行歌里沉醉,跟随着音乐之声,心潮涌动,每个跳动的音符都携裹着曾经生活的某一个场景,或者映现一个旧时的朋友。

曾经岁月里的流行音乐,成为现在的回忆通道,我们在记忆里回望过去,你想起了什么?

大概很多同龄人也有同感,很少能耐心听完现在的流行音乐,很难再共情现在的流行音乐,不知道为什么,是我们老了?麻木了?还是我们落伍了,或者这已不是我们追逐的时代之声了……

0 阅读:3

豫见老家河南

简介:身边故事,多村记忆和家常之味,当下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