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南京皇宫奉天殿内烈焰滚滚,走投无路的皇帝朱允炆选择在此处自尽殉国。这位建文皇帝恐怕至死也没有想到,为何固若金汤的京师城防,这么容易就被叛军攻破。
事实上以“清君侧”为口号的燕王朱棣,从金川门进入京师的时候,压根就没费一兵一卒。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两位大佬指挥部下打开城门,直接将叛军放了进来。
朱橞,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当朝皇帝朱允炆的叔父。李景隆从辈分上算,也是皇帝的大表哥,因为朱元璋是他老爹歧阳武靖王李文忠的亲舅舅。这两个人,可以看作是京师之中皇族和勋贵的代表,却不约而同地背叛了皇帝,这又是为何呢?
曹国公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剧照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所谓的“建文新政”惹的祸。文官们抢班夺权的意图太明显,太肆无忌惮,终于逼得皇族和勋贵联合起来进行反抗。今天我们就来揭一揭这建文新政的真面目。
文官们的吃相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一代雄主朱元璋驾崩,享年七十一岁,遗诏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对于老朱的死,历来都有人怀疑是文官集团暗中动了手脚。
当各地亲王听说太祖皇帝当日即殓、七日即葬,更是群情哗然,认为此举不合礼制。当时宗室之中年龄最长的燕王朱棣更是愤而向朝廷上疏,向大侄子朱允炆发出了连珠炮似的质问。
父皇五月初十日亥时崩,寅时即殓,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礼》曰:三日而殓,候复生也。今父皇不一日而殓,礼乎?自天子至于庶人焉,有父死而不报子者,焉有父死而不得奔丧者也!何故父皇宾天一月,才发诏令亲王天下百姓知之?如此则我亲子与庶民同也,礼乎?《礼》曰:天子七月而葬。今父皇七日即葬,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臣以此礼不知出于何典?—《姜氏秘史·卷二》
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古代家中有人去世之时,都要停灵三天,其实就是怕有人假死。哪怕是现代医学昌明的年代,也偶有听说开了死亡证明,拉到殡仪馆却“诈尸”的新闻,由此可见“三日而殓”的必要性。而堂堂的大明皇帝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亥时)去世,次日凌晨三点到五点(寅时)就已经入殓,只有一种可能性,皇太孙和文官们都清楚老朱已经死得不能再透了。
对于燕王的质疑,朱允炆很快给出了回应。七月二十三日,曹国公李景隆率大军突袭开封,将周王朱橚抓回京师问罪,随即将其削爵废为庶人,全家一起发配云南蒙自县。周王是马皇后第五子,即燕王的嫡亲弟弟,皇帝此举,自然是在敲山震虎。
建文新政的内容
在震慑完宗室之后,以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为首的文官们,即刻着手推行起所谓的“建文新政”来。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些江南大地主的代言人们,吃相有多难看。
方孝孺剧照
其一、撤开平等处卫所。
开平卫的治所所在地,是前元的上都城,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属北平都司管辖。在明朝初年,开平卫始终处与北元对峙的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也极其遥远,粮草输运很不方便。
结果朝廷一道诏令,这些边关卫所的军队直接解散回原籍,一下子从军户成为了农民。历史上只要是文官掌权,必然收缩边关,裁撤军队。理由很简单,每年输送在这里的粮饷,那都是江南大地主们的心头肉。明明是自己的财产,为什么要便宜那些大头兵?裁撤掉的军队,转头就可以给老爷们种地,一举两得。至于朝廷是否会受到外敌的威胁,那不是地主们该考虑的事情。就算是改朝换代,他们舞照跳、马照跑,什么都不受影响。
其二、定保举法
就在朱允炆继位后的第五天,文官们就以“内外缺官”为由,急不可耐地推出了保举法。
至此,定保举法。不问下僚、乡民,及因累充军者,或多或少,悉听保举吏部选用。—《姜氏秘史·卷一》
建文帝朱允炆剧照
那么谁来保举这些人呢?自然是文官啊!至此,一条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即将形成。这些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吏治能不腐败吗?
其三、裁撤各衙门检校
所谓的检校,是朱元璋为了监督各级官员所设立的职位。这些人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打探和启奏所有衙门官员违反公正、违纪的事情,因此被文官们恨之入骨。
现在新君刚刚继位,文官们就撤掉了所有的检校,这下再也没有人可以对他们进行监督,下情当然也没办法再让皇帝知道。然而历史上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缺乏监督,这些文官做事根本毫无底线。
其四、裁撤税课局、税课司
据不完全统计,在建文年间,朝廷一共裁撤了一百零九个税课局,以及四十一个税课司。
燕王朱棣剧照
明代各府、州的税务部门称为税课司,县税务部门则称为税课局。有人说裁撤收税的部门不是好事吗?天真,你以为不收税了吗?税照收,只不过改由乡间的“里老”来收而已。
所谓的里老,就是里长,无不依附于地主豪强。换句话说,税收大权,从朝廷手上转移到了江南大地主的手上。如果朱棣靖难失败,那明朝末年朝廷收不上税,江南地主却富得流油的局面,就会提前两百年发生。
其五、重文抑武
在洪武朝,无论是亲王还是勋贵乃至武臣,都压着文官一头。现在老皇帝一死,文官们立刻蹬鼻子上脸,将六部尚书由正二品升级为正一品,又将布政使由从二品进为正二品。
一时间文官们彻底掌握了朝堂上的话语权,将武勋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燕王在移檄天下的时候,也对此进行了尖锐地批评,直指皇帝就是文官们手中的提线木偶。
其奈奸臣齐尚书、黄太卿、左班文职等官,不遵祖法,恣行奸究,操威福子夺之权。天下之人,但知有齐尚书,不知有皇帝在上也。—《姜氏秘史·卷二》
黄子澄剧照
其六、均江浙田赋
所谓的均田赋,本质上就是减税。在文官们看来,江浙一带的田赋“独重”,这是不公平的,必须要向陕西、山西这些地方看齐。
这可真是笑话,陕西一带水土贫瘠,亩产量低,外加时有外地入寇,田赋低一些不正常吗?江浙一带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你去和大西北比田赋高低,还要不要脸?
所以所谓的“均江浙田赋”,最终的结果就是损了朝廷,肥了文官。不但如此,文官们又废除了洪武年间的一条禁令:“苏松人不得官户部”。苏松人,即苏州人和松江人,两地都是明朝的税收大户。让这些人执掌户部,岂不是狐狸看鸡,越看越稀?
甲子,均江、浙田赋。诏曰: “国家有惟正之供,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官田悉准私税,用惩一时,岂可为定则。今悉与减免,亩毋逾一斗。苏、松人仍得官户部。”—《明史卷四·本纪第四》
曹国公李景隆剧照
其七、削藩夺权
对于建文君臣来说,夺勋贵的权容易,因为有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互相制衡,武将们想要调兵造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相对而言,最难对付的就是各地藩王,原因大概有这么几条。
首先,除了嗣秦王朱尚炳、嗣晋王朱济熺以外,其他包括燕王、周王、楚王、齐王、蜀王在内,都是皇帝的长辈。
其次,诸王都有大量田庄,不但财富惊人,事实上也和文官们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最后,王府三护卫相当于藩王们的私人武装,朝廷对此无可奈何。而且像燕王、蜀王这些有名的贤王,还能节制本省军事,权力大得吓人。
当年在和皇祖父谈及藩王们的时候,朱允炆提出要“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但其实他早就打好了“举兵伐之”的主意。因为他的基本盘是江南地主文官,这些人和朱元璋以及各地藩王,那是不共戴天的矛盾,所以必须要武力削藩。
湘王朱柏剧照
结语:所谓的建文新政,说穿了就是文官们对洪武旧制的反攻倒算。代表大地主利益的文官,是对政敌手段最凶残的一个团体。举个例子,日后明武宗时代的大太监刘瑾虽然打压文官,但基本上祸不及家人。而文官们在扳倒刘瑾之后,连他年仅九岁的侄孙刘二汉都不放过,其族人全部押赴刑场斩首。
所以在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相继倒台,特别是湘王被逼自尽之后,燕王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起兵造反。朱允炆和文官们到底小看了燕王和武勋们的能量,连番大战之后,朱棣的兵马越打越多。最终开城投降的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确实也代表了宗室和勋贵。所谓沉默的声音震耳欲聋,燕王入京之后杀得文官们血流成河,只能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又菜又爱玩,削藩历史上很多作业可以抄,选了个最差劲的
历朝历代,但凡大批起用江南文人,就代表着该朝进入内斗高峰了,江南文人,尤其苏杭文人,大多数既不能安邦定国,也无锦绣文章传世,精致利己,空谈务虚
老朱基本是被活埋的,死前急诏燕王,朱棣都赶了半路了。朱允炆知道四叔要是回京自己基本没戏,所以就急匆匆动手把皇祖干死了。
崇祯惊世名言:文官皆可杀!表面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明朝三大败家子,建文,朱祁镇,崇祯。虽然这三货一个比一个天真幼稚笨,但下场的惨文官没少挖坑
写的不错啊
朱标享年三十七岁,朱雄英享年九岁,中医但凡有一丢丢用处,就没朱棣什么事儿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朱允炆收拾的是内地吃白饭的藩王,燕王和辽王等边境藩王没动,政治策略还是有点,如果止于此,明朝灭亡理由中朱家藩王吃空财政的问题就没有了。文官毕竟不谋反,对他们灭九族不合法,朱棣杀了方孝孺,文官集团的节操更是没了。
文官集团投降朱棣的可是一个都没杀,宣宗三大名臣三杨全都是这时候投降朱棣的,可见朱棣也并不是反对这些政策,只看这些人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后来清朝对文官集团也是空前的屠戮
朱棣儿子与孙子也一样,内阁本来是秘书单位结果从他俩手上成执行董事。
1,建文时候,最年长的不是朱棣,老三晋王还活着。 2,老四燕王和老五周王不一定是马皇后生的,最起码燕王不是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