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明孝宗弘治年间,封国山西太原的晋王朱钟铉向朝廷上奏,希望能够让开国元勋傅友德五世孙傅瑛袭爵颖国公。但是经过礼部的一番讨论,明孝宗朱祐樘最终没有同意。
弘治中,晋王为友德五世孙瑛援六王例,求袭封。下礼官议,不许。—《明史卷一百二十九· 列传第十七》
这里可能有人奇怪,此时距离傅友德之死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为什么晋王要为他的后人出头?大明王朝宗室不得干政,朱钟铉这样做,其实很犯忌讳。然而说来说去,当年傅友德之所以会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死,主要还是受他的儿女亲家、明代首封晋王朱棡所连累。
晋王朱棡剧照
晋王的显贵身份朱棡,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十一月十八日,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三子,生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根据《明史》的记载,朱元璋给朱棡安排了两位老师:宋濂和杜环,即“学文于宋濂,学书于杜环”。
宋濂,金华潜溪人,自小号为“神童”,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也是太子朱标的老师。杜环,江西吉安人,朱元璋对他的书法水平极为赞赏。至于朱棡本人,《明史》也给出了相当不俗的评价:“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朱元璋第一次封建诸王,其中朱棡被册封为晋王,封国山西太原。当时历年兵灾之余,太原老城已不堪居住,老朱命太原卫都指挥使谢成负责修建一座太原新城及晋王宫。
晋王宫平面图
对,各位并没有看错,和后世的王府相比,晋王府邸确实可以用王宫来形容。根据史书的记载,晋王宫的面积大约为北京故宫的一半不到一些,可以想象其规模何其宏大。不但如此,晋王宫还成为了日后修建其他亲王府时的标杆。
乙酉,工部奏诸王国宫城纵广未有定制,请以晋府为准:周围三里三百九步五寸,东西一百五十丈二寸五分,南北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制曰: “可。”—《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十九》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三月,朱棡正式之国,就此开启了晋王在太原府二百多年的历史。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五月,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自尽,大批淮西勋贵被杀,朱元璋随即将兵权慢慢分配到各地戍边亲王手上。
朱棡本就“性骄”,手握兵权以后又有些飘,被人举报“有异谋”。朱元璋勃然大怒,打算好好修理一下晋王,幸亏被他大哥给保了下来, “太子力救得免”。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太子朱标巡视关陕,当年年底晋王则跟着兄长一起回到京师南京。
晋王朱棡剧照
看到及时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的晋王,朱元璋自然不会再继续为难这个在他心中仅次于太子的儿子。当年十二月,开国元勋颖国公傅友德迎来了一桩喜事,他的女儿傅氏被册封为晋世子妃。换句话说,他和晋王成为了儿女亲家,这也是他日后悲剧命运的开端。
蓝玉案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去世。当年九月,朱元璋力排众议,册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为了排除武勋集团对皇太孙册立大典的干扰,包括傅友德在内的大批武将都被朱元璋派到山西,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屯田练兵运动。
丁卯,上以山西大同等处宜立军卫,屯田守御,乃谕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曰: “屯田守边,今之良法。而寓兵于农,亦古之令制。与其养兵以困民,曷若使民力耕而自卫?尔等宜往山西布政司集有司、耆老,谕以朕意。”—《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十》
一直到凉国公蓝玉平定四川月鲁帖木儿之乱,并且回到京师之后,朱元璋才在十二月下旨召冯胜、傅友德等人回京。闰十二月十三日,远在太原的晋王接到一道密旨: “今后但有恶人不问是谁,拿住便废了,钦此。”
凉国公蓝玉剧照
就在这道不明不白的旨意发出之后,朱元璋命回京不久的冯胜、傅友德等人再次出发前往山西、河南练兵。我们要注意一点,当时东宫师保傅六人之中,只有太子太傅蓝玉留在了京师,其余太子太师冯胜、傅友德,太子太傅李景隆,太子太保常昇、孙恪全都去了山西。
对于晋王来说,老父亲的意图很明显,他要对蓝玉动手了。蓝玉,原本是太子手中的一把利刃。但是在太孙年幼的背景下,朱元璋自然是留不得他。之所以将冯胜、傅友德这些老国公在山西和京师之间来回奔波,就是要让蓝党骨干跟着疲于奔命,没机会和蓝玉勾结作乱。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初十日,蓝玉案爆发。九天以后,锦衣卫百户郝进赶到太原向晋王传旨,除了通报蓝玉案的进展以外,还要求朱棡以雷霆手段打击尚在山西的蓝党成员。
十九日,锦衣卫百户郝进传奉圣旨: “蓝总兵通着府军前卫指挥、千户、百户、总旗、小旗造反,凌迟了。着王那里差的当人同郝进去将会宁侯并他的儿子都凌迟了。家人成丁的也废了,妇女与晋府配军。马疋匹多时牵两三疋回来,其余的交在晋府,家财解来京城来。”—《太祖皇帝钦录》
凉国公蓝玉剧照
会宁侯张温,跟随朱元璋渡江的老兄弟,曾在兰州重挫北元名将王保保,然而现在却惨死于山西境内。
三月初五日,晋王又收到一道圣旨: “差人去拿东莞伯并男何公著等人口都拿来,钦此。”东莞伯何荣,已故东莞忠靖侯何真之子,此时正在负责整理陈州、颍川二卫的屯田事务。另一位蓝党骨干、太子太保全宁侯孙恪,则和何荣一起被押赴京师。除此之外,晋王又连续羁押了三十四名正三品的卫所指挥使。
蓝党的清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此时身在山西的公侯,无不提心吊胆,度日如年。然而慑于晋王府太原三护卫的武力威胁,根本无人敢于反抗。到了四月十七日,朱元璋再传圣旨,让晋王将安庆侯仇正、徽先伯桑敬就地处决。
又奉圣旨: “徽先伯、安庆侯,这两个都废了。凤翔侯、永平侯,早发回来。钦此。”—《太祖皇帝钦录》
晋王朱棡剧照
凤翔侯张龙,朱元璋的亲家,其子张麟是福清公主驸马。永平侯谢成,晋王本人的老岳父。对这两人,朱元璋网开一面,没有株连。
五月初九日,晋世子朱济熺给父王写启本,让他将安陆侯吴杰、都督商暠送回京师,还特意交代,要像对待他外公永平侯一样,对这二人客气一些。此时蓝玉案渐入尾声,吴杰是二代勋贵,商暠则是前元高官出身,朱元璋不打算再继续扩大株连范围。
他两个是无事的,爹爹说与他两个不要烦恼,比外公、凤翔侯一般好好的教他回来。—《太祖皇帝钦录》
晋王的野心从对蓝玉案的处置来看,晋王在山西这一环可谓至关重要,也反应了他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毕竟朱棣篡位以后给自己脸上贴了许多金,但再怎么样,蓝党是被送到了山西境内,而不是燕王所在的北平境内。
不但如此,当时朱元璋还下旨让山西属卫将校全部受晋王节制,军中所有机务一式两份,一份给朝廷,一份给晋王。当时山西都司所属军校人数,加上晋王府太原三护卫,至少有十万之众。
颖国公傅友德剧照
大哥太子已逝,二哥秦王不成器,皇太孙朱允炆甚至比自己的儿子朱济熺还要小两岁,晋王真的甘心吗?种种迹象表明,朱棡很有野心。
就在紧锣密鼓处置蓝党之时,朱元璋有一次给晋王传旨,除了让他和公侯出塞之时务必谨慎之外,还特意提出要让晋世子回国。
晋世子朱济熺,生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四月,在朱元璋诸孙中伦序第二。由于母妃早逝,因此当晋王之国太原之时,朱济熺便留在宫中,由祖父朱元璋和祖母马皇后抚养长大。换句话说,从朱济熺称呼朱元璋为“爷爷”而非“皇祖父”来看,他和祖父之间的感情相当深厚,甚至和朱允炆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初九日早朝,于奉天门钦奉爷爷圣旨: “你写启本去说与你父亲知道,着安陆侯、商都督回来。”—《太祖皇帝钦录》
皇太孙朱允炆剧照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在册立皇太孙之后让朱济熺回国,显然是担心两位皇孙之间会有内斗。和朱允炆相比,朱棡、朱济熺父子无论是资历、实权、背景都要强大得多,二人都不可能甘心。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八月,晋王奉旨进京,在南京一待就是一个多月。然而即使如此,在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二月的记载之中,朱济熺仍然留在京师没有返回太原。
十七日,钦差驸马欧阳伦、王宁到来,传奉圣旨: “拨与燕府羊一万只。钦此。一件,着世子回国,钦此。”—《太祖皇帝钦录》
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严酷的现实告诉朱元璋,他可能有些指挥不动晋王和晋世子了,等到以后皇太孙即位,这对父子会做什么?老皇帝不敢想,也不愿意想。为了扼杀这种可能性,唯有提前下手。当年十一月,晋王岳父永平侯谢成、晋世子岳父颖国公傅友德被双双赐死。
秉着做事做绝的原则,朱元璋接下来又赐死了第六子楚王的岳父定远侯王弼、第五子周王的岳父宋国公冯胜。这些勋贵恐怕到死都没有想到,躲过了李善长和蓝玉这两场大案,居然被晋王的野心给连累了。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二月,晋王接到圣旨,里面要求永平侯的侄子自尽。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人是晋王护卫的指挥使。
二月二十九日,指挥姜碧该本年二月十五日,于右顺门钦奉圣旨: “永平侯有个侄儿在护卫里做指挥,教他自死了罢。钦此。”—《太祖皇帝钦录》
结语:从时隔百年,后代晋王依然冒着风险给傅友德后人出头来看,当年这位颖国公死得真的很冤。由于是降将出身,傅友德很知道进退,从不拉帮结派,只知道闷头打仗,跟着朱元璋以后从未有一场败绩。
颖国公傅友德剧照
傅友德的儿子是朱元璋女儿寿春公主的驸马,后来自降一辈成为晋王的亲家,本来也只想找个依靠,安安稳稳过日子。毕竟从李善长案来看,哪怕是淮西勋贵,比如谢成,就因为是晋王的岳父,就没有受到牵连。
谁都没有想到因为晋王的野心,让几位强力亲王的老岳父们惨遭团灭。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晋王不是死在朱元璋驾崩之前,等朱允炆即位后,削藩的那一刀只怕就要砍向这位三叔。而朱棣在篡位之后拼命对付当年的晋世子朱济熺,也是出于对晋王府实力的忌惮。
明初晋可是北方第一赋税大省,第一军事重地,晋王节制边塞九王军队,文滔武略诸王之首,明军八征漠北,晋王主帅,晋王若在没有燕王什么事了
杀过了,后来无将可用。耿炳文善守,李景隆是赵括转世,徐增寿又不敢甪,其余的都不是四王爷的对手
老朱不讲武德,蓝玉、傅友德都是国之干城。有他们在成祖的基业恐怕也会成为一场春梦。
晋蕃子嗣凋敝,好在最终都还算恪尽职守,没有辱没第一大蕃名号
如果有蓝玉在大明不会轮到宦官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