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瞎吃了!今天起饮食调整,为你的身体按下重启键

念容来看生活 2025-02-19 20:08:50

雨水时节,开启健康饮食新征程

“春雨贵如油”,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大地仿佛被大自然温柔唤醒,万物开始复苏。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时节,不仅大自然迎来了新的变化,我们的身体也在悄然适应着季节的更替。而饮食,作为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在雨水节气更需要我们精心调整。就像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所说:“生命的健康和灵魂的安宁,是人类幸福的两大要素。” 合理的饮食,正是守护我们生命健康的基石。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雨水节气的饮食世界,探寻如何通过饮食调整,为健康加分。

雨水节气饮食总原则

雨水节气,气温虽逐渐回升,但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湿度也在增加。此时,人体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出现困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在饮食上应遵循温和滋润、养肝健脾的原则。老传统认为,春季属木,与肝相应,食用一些疏肝解郁、健脾利湿的食物,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要减少油腻、生冷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消化吸收。

雨水节气宜与忌的食物少吃白菜和菠菜

白菜性凉,能清热除烦。然而在雨水节气,人体更需要温暖滋润的食物来抵御湿邪和寒气,过多食用白菜可能会加重体内的寒凉之气,不利于阳气的升发。菠菜富含铁质、钙质和维生素 K,有助于补血、强骨,可在雨水节气,其性质偏寒,也可能加重体内的湿邪。并且菠菜中的草酸含量较高,过多摄入可能影响钙质的吸收。因此,在雨水节气,这两种蔬菜要适量食用,不宜过多。

多吃枸杞、鲈鱼与芡实枸杞:枸杞是药食同源的食材,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效。在雨水节气适量食用,能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湿气,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可以直接食用,也能泡水、熬粥或炖汤,比如红枣枸杞茶就很适合这个时节饮用。而且枸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E、钙、铁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鲈鱼:鲈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有健脾益胃、补肝肾的作用。在雨水节气适量食用,能改善脾胃功能,增强体质。鲈鱼的烹饪方式多样,清蒸能保留其鲜美原味和营养成分;红烧口感浓郁,适合喜欢重口味的人;鲈鱼汤则是滋补佳品,既能补充体力,又能驱寒暖身。芡实:雨水节气空气湿度增大,人体易感受湿邪,适量食用芡实有助于健脾利湿,调和气血。可以煮粥、炖汤或与其他食材搭配食用,像芡实莲子粥就是不错的选择。芡实还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不同人群的饮食调整要点儿童和青少年(3 - 18 岁)

这个阶段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至关重要,像鱼、禽、蛋、瘦肉、豆类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和食用高盐零食。选择全谷物、薯类等复杂碳水化合物,保证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供应。每日饮用足够的牛奶或奶制品,满足钙的需求,助力骨骼发育。

成年人(19 - 64 岁)

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更需要均衡饮食。谷类、蔬菜、水果、奶类、豆类、鱼肉禽类等都要合理摄入。根据工作强度和身体活动量调整饮食热量,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超重和肥胖。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预防便秘和心血管疾病。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橄榄油、鱼油等健康油脂。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如维生素 D、钙、铁等,女性尤其要注意铁的补充。

老年人(65 岁及以上)

消化功能下降,食物要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且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禽肉、蛋类、豆类等。多吃富含钙、维生素 D 的食物,预防骨质疏松。控制盐分摄入,预防高血压。注重水分摄入,预防脱水。由于对维生素 B12 的吸收能力可能下降,可适当补充。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期:增加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等,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保证足够的铁摄入,预防贫血;适当增加蛋白质、钙、碘等营养素的摄入,满足自身和胎儿发育的需求。哺乳期:增加水分摄入,保证充足的乳汁分泌;继续保证优质蛋白质和钙的摄入,为宝宝提供充足且营养丰富的母乳。

素食者

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从豆类、豆制品、坚果、谷物等获取。注意维生素 B12 的补充,可通过食用强化食品或补充剂获取。摄入足够的铁、锌和钙,多吃富含这些营养素的蔬菜、豆制品等,维持身体健康。

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

由于消耗能量较多,需要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提供足够的能量。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帮助修复和增长肌肉。在高强度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疾病防治相关的饮食调整降压饮食适当吃辣:《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 年修订版)》显示,经常吃辣可预防高血压,辣椒素能促进血管内皮一氧化氮生成,扩张血管及降低血压。食物多样:我国成年人食物多样化程度越高,高血压发生风险越低,食物多样化程度高者新发高血压风险可降低 36%。多吃西红柿:每天吃一个西红柿有助于降低血压,降低患高血压风险,每天摄入超 110 克西红柿,高血压风险降低 36%。每天吃鸡蛋:每周吃五个或更多鸡蛋的人,糖尿病风险降低 28%,高血压风险降低 32%。主食加粗粮:多吃粗粮,对有高血压的人有助于降压,对无高血压的人可预防高血压。降糖饮食早吃晚饭:晚餐时间越晚,胰岛素水平越低,血糖越高,且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多吃豆制品:豆类摄入越多,2 型糖尿病风险越低。细嚼慢咽:每口饭嚼 30 下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 1(GLP -1)水平明显上升,可降低餐后血糖波动。调整吃饭顺序:先喝清淡汤粥或水,再吃蔬菜,接着吃优质蛋白质,最后吃主食,可降低淀粉类主食摄入量。多硬少软:血糖控制不佳者优先选择质地干硬食物,少吃柔软食物,有利于维持餐后血糖平稳。降脂饮食多吃谷物粗粮:血脂异常患者每日全谷物摄入 50 - 150 克或占全天谷物的 1/4 - 1/3。吃山茶油亚麻籽油: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山茶油等烹制膳食对血脂指标有积极影响,建议每日烹调油控制在 20 - 25 克。吃深海鱼:血脂异常者应每周吃 2 - 3 次多脂鱼类,每次 50 - 100 克。多吃紫色食物:花青素可辅助降血脂,能降低冠心病风险,升高 “好胆固醇” 水平。每天吃坚果:开心果降 “总胆固醇” 效果好,腰果降 “低密度脂蛋白”,榛子降 “甘油三酯” 效果好,花生可提高 “高密度脂蛋白” 水平。饮食调整小互动

大家在雨水节气有没有特别的饮食偏好呢?或者在饮食调整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都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哦!另外,我发起一个小投票,对于雨水节气的饮食,你更关注以下哪个方面呢?A. 应季食材的选择 B. 不同人群的饮食差异 C. 疾病防治的饮食要点 D. 其他(可在评论区留言说明)

雨水节气,是大自然给予我们调整饮食、呵护健康的好时机。无论是顺应节气选择合适的食物,还是根据不同人群、疾病进行饮食调整,都是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健康的身体。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心对待每一餐,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通过饮食调整,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0 阅读:0

念容来看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