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郑洞国进京当厅官,妻子嫌工资低改嫁富商,20年后哭求复婚

史在没有弦 2024-09-28 05:57:1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1952年,郑洞国受命调往北京,担任水利部参事,正式成为厅级干部。这本是一件庆祝之事,然而在北上之际,他的妻子陈碧莲却表明态度,决定留在上海,拒绝随夫北上。这种决绝的态度是郑洞国从未见过的,夫妻俩原本恩爱如初,何以至此?郑洞国不得而知。一年后,陈碧莲竟然提出离婚,这是为何?20年后,陈碧莲却追悔莫及,究竟发生了什么?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郑洞国于1903年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农耕家庭,家境相对殷实,拥有30亩肥沃的土地和数间宽敞的房屋。作为家中的最小儿子,他的童年相对幸福,父亲对他的教育抱有极大的期望,早早地便引导他进入乡村私塾,接受传统的文学教育。

随着郑洞国的成长,他逐渐意识到传统教育与现代社会的脱节。他在县城的学校学习感到吃力,常规的知识体系与他心中所追求的现代理念相去甚远。面对学业的挫折,他的哥哥郑潼国,当时担任石门中学校长,看见弟弟的困境后,决定亲自辅导他,使他的学业重新回到正轨。

1919年的五四运动激起了郑洞国的爱国热情。这场运动深刻影响了他,让他深切感受到了国家的苦难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在这一时期,他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未来与军事事业联系在一起,立志要为国家的振兴出力。

想要进入军界并非易事。郑洞国来自偏远的乡村,缺乏足够的社会关系和背景。1924年他采用了一个替身的名字,成功通过了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这所学校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军事学府。进入黄埔军校后,郑洞国倍感兴奋,并且珍惜每一次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他的军事才能在这里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北伐战争期间,郑洞国第一次显示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灵活运用军事理论,多次领导部队取得胜利。九一八事变和全面的抗日战争,更是锻炼了郑洞国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他在战场上展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还积极参与了西安事变,希望能够促使国内各派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郑洞国的行动和理念在国民党内部逐渐得到了认可,他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因此达到了高峰。

在1933年,陈碧莲与郑洞国结为连理,那时郑洞国尚未名声大噪,仅是军中的一名普通士兵,未能在乱世中立下显著战功。尽管陈碧莲比郑洞国年轻十五岁,她依然选择了与他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的生活并非想象中的甜蜜,由于战乱频发,两人相聚的时光极为有限,每次重逢,不同于其他夫妻的欢声笑语,他们之间总是争吵不断。

随着时间推移至1945年,中国虽逐步迈向解放,但战火尚未完全平息。那时的陈碧莲已步入而立之年,青春的稚嫩已褪去。由于战争的频繁,夫妻二人相见愈发稀少,陈碧莲对郑洞国的印象开始逐渐模糊,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长的孤独和寂寞。

每当郑洞国被召唤前往战场,陈碧莲总是依依不舍,她通过信件表达对丈夫的关心与忧虑,希望他能安全归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此时的陈碧莲,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女,面对丈夫的不断投入战争,她频频表示反对,然而郑洞国却未曾真正考虑过陈碧莲的感受,他更多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感在行动。

到了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解放军势不可挡,很快就占领了锦州。郑洞国带领的国军被困在长春,面对解放军的围困,他面临了两个选择:投降或突围。困境中的郑洞国虽然身负傲骨,但也清楚现实的残酷。他写下了给蒋介石的绝笔信,准备自尽,却被部下提前发现并取走了手枪。最终在1948年10月19日,郑洞国接受了不得已的投降。

周总理了解到情况后,派遣了肖劲光前去接触郑洞国,希望说服他为新政权效力。尽管肖劲光对郑洞国的能力高度赞赏,并邀请他共商大计,郑洞国却婉拒了合作。直到1949年,陈碧莲被安置在上海,而郑洞国则前往长春参战。待到长春解放的消息传至上海,陈碧莲的心情才略感安定,内心深处期盼着战争早日结束,能与郑洞国共享太平日子。

陈碧莲曾自言:“终于可以迎来和平的日子了,我不必再忧心他的归期。”她渴望结束这段充满不确定和分离的生活,与郑洞国安定地共度余生,命运似乎并未按照陈碧莲的愿景发展。两人被安排迁往哈尔滨生活。

对于习惯了南方温暖气候的陈碧莲来说,哈尔滨的寒冷和生活方式让她难以适应。在哈尔滨的日子里,陈碧莲的情绪不断爆发,她对郑洞国的不满和指责日益增加,责怪他未能提供一个稳定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尽管国家为郑洞国安排了优渥的居住条件和福利,陈碧莲的不满仍旧无法平息。她痛苦于离家千里,无法频繁探望在上海的亲人,这种生活的疏远感和压力让她感到濒临崩溃。

终于在1952年初,郑洞国收到前往北京成为全国政协常委的邀请,这对他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职业飞跃,对于陈碧莲来说,这条新的生活轨迹并不是她所期望的。

在哈尔滨,由于天气严寒,大家都裹着厚重的冬衣。陈碧莲对这种艰苦的生活感到厌烦。她自幼生活优渥,婚后成为富有的家庭主妇,习惯了上等的生活方式,总认为自己应该高人一等。她开始怀念上海那种湿润而奢华的生活。

郑洞国的思想却发生了显著变化。他开始理解为何普通百姓对解放军深具信任。在这里,军队的纪律严格,生活简朴而不易。这与国民政府那种攀比和腐败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郑洞国通过日复一日的自给自足生活,感受到了踏实。他坚信,只有共产党能够为中国人民带来真正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夫妻二人的思想差距越拉越大,夫妻之间的隔阂也开始显现,渐行渐远。

当郑洞国决定彻底投身于新的生活时,他不知道妻子陈碧莲已决定因无法放弃她的优越生活而离他而去。这是他不愿回忆的痛苦往事,像是烙印般刻在心头。他对陈碧莲的深爱,使得这份伤害尤为剧烈。

在北方安定下来后,他曾想将陈碧莲从上海接回。经过多次催促,陈碧莲却冷漠地回复:“北方太冷,我无法适应。”这样冷漠的回应,对他而言犹如一记耳光。这样牵强的借口显示出她已经大变样貌。

郑洞国心如刀割,他愤愤不平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并附言:“从此各自安好。”他虽希望她不要后悔,但事实证明,陈碧莲的决绝让她的晚年充满了后悔,离开郑洞国后,她找到了一个富有的资本家,但好景不长。

陈碧莲的人生走向与她期望的幸福生活大相径庭。过去的日子里,尽管她的生活未曾有过太多的波澜,却也算得上是安稳顺遂。然而婚后生活的不如意让她深陷困境。她的新伴侣生意失败,随后家财散尽还因疾病早逝,令陈碧莲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

独自回到上海的她,生活变得异常艰难。没有经济来源的她,只能依靠弟弟的零星援助勉强维持生计。这与她之前相对无忧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今的她步履维艰,命运之残酷让她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

而郑洞国的生活虽然也经历了波折,但在其第三任妻子顾贤娟病逝后,他选择了孤独地度过余生。尽管阔别了二十余年,当陈碧莲重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希望重燃旧日的爱火时,郑洞国却坚决拒绝。

他对陈碧莲的离开一直难以释怀。尽管两人的孩子对这段复婚的尝试持开放态度,郑洞国仍旧坚持自己的决定。他坚定地告诉陈碧莲:“你当年选择离开,让我一个人承受了太多。现在,我已经习惯了孤独的生活,不希望再有任何改变。

陈碧莲虽然无法改变郑洞国的决定,但她对这段曾经的深情依然无法忘怀。独自返回上海后,她尝试着接受这一切,并开始在一家文史馆担任馆员,用工作填补内心的空虚。

晚年的郑洞国投身于推动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工作,他不遗余力地与台湾及海外的旧友进行沟通,向他们详细介绍大陆的发展情况与政策变革,努力消除他们的疑虑,加深他们对大陆的认识与了解。

即使在病重住院期间,郑洞国依旧坚持完成他的使命,他频繁接见从台湾及海外来访的老朋友们,包括昔日的同学、同事及部下,通过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他的努力极大促进了两岸之间的理解与友好。

1991年1月27日清晨,郑洞国在北京的一家医院中安详去世,终年88岁。他的生命走到尽头时,曾表达出对家国的深切牵挂:“我对国事家事都已无憾,唯一遗憾的是未能亲眼见到祖国的统一。”他深信,未来祖国统一之日,就是国民革命真正成功的时刻。

0 阅读:1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