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身处广州的谭家述将军心里头那股想回北京的念头又悄悄冒了出来。那时候,因为好多复杂情况,谭家述将军想回北京的事儿没被点头。所以,谭家述将军就先打发老婆沈阳回北京去了。沈阳回到北京后,第一时间就奔去了单位,心里琢磨着见见领导,探探最近的动静。可奇怪的是,领导就是躲着不见人。没辙了,沈阳只好转头去找谭家述的老朋友王震,想请这位老战友帮忙搭个线。
了解到谭家述将军的近况,王震将军立刻回应道:“你现在具体在哪个位置,我马上安排车辆过去接你!”王震一瞅见沈阳,就赶紧让她坐下,然后连忙问起谭家述生病的事情来。听说谭家述想回北京却回不去,王震立刻拍胸脯保证:“这事儿你甭操心,我肯定得跟周总理说一声。”于是,谭家述的妻子沈阳在王震家里安顿了下来。有了王震将军的协助,沈阳那边接到了消息,让她去参加司政后等部门一块儿办的会,商量谭家述同志回北京的事情。沈阳头一回参加这么高规格的会议,心里头免不了有点打鼓。王震将军的夫人瞧出了沈阳的紧张劲儿,就赶忙宽慰他说:别怕,得挺直腰板,说话也得有分寸,碰到事儿得沉着地想,千万别冲动行事。你站在理儿上,别担心。
经过对方的一番开导,沈阳放松了下来,在这次会议上表现得特别亮眼。1972年5月,经过周总理点头,谭家述总算是回到了北京。王震一听谭家述回京的消息,立马就去探望他。为了让谭家述将军早日康复,王震费了不少心思,请来了医学界的好几位专家。周总理知道谭家述将军生病了,他立刻下令:“得尽全力给谭家述同志治病!”考虑到王震和谭家述是多年的战友,关系很好,周总理就指派王震将军来负责这事儿。王震一听,立马就点头同意了。王震下令后,各大医院赶紧派来了医学高手,组成了一个治疗团队,专门负责给谭家述将军看病。大家聚在一起商量了好久,最后定了个治疗方案,还真把谭家述将军的病情给控制住了。
1972年快结束时,天气开始转冷,因为谭家述将军身体不太好,大夫就建议他到南方去过冬。谭家述将军的老战友们一合计,都觉得广州那边过冬对他最合适。谭家述将军抵达了广州。到了这儿,他得到了不少昔日战友的热情款待,这让他感觉特别开心。但由于身体抱恙,谭将军瘫痪了,没法自己行动,只能依靠妻子沈阳推着轮椅,带着他四处逛逛。等身体状况稍微改善些,谭家述将军就会费劲地用他的左手,一个劲儿地练习书法。1973年刚开始那会儿,谭家述手里攥着张纸条,哆哆嗦嗦地写下了“周总理,我心里老想着你”这几个字。周总理瞧见这张纸条,心里头也是暖洋洋的,挺不是滋味。但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一堆事儿,他实在没法儿跑到广州去瞧瞧谭家述将军。
为了这事儿,我们特意派了人去探望谭家述将军。谭将军一听说是周总理的安排,心里头别提多乐呵了。1976年1月8号那天,收音机里头突然播了条大新闻,说周总理走了。谭家述将军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压根不敢相信自个儿的耳朵,眼泪控制不住地就哗哗往下流,哭得像个孩子。谭家述将军对周总理打心底里感到敬佩,所以他下定了决心,要亲自回北京,跟周总理做个最后的告别。可当谭家述将军跟妻子说了这个打算,妻子却担心起来:“你现在还生着病呢,怎么能经得起长途奔波去看总理呢?要不这样,我去吧!我替你去北京,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在大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下,谭家述将军最终点头同意了。从沈阳参加完追悼会,他直接返回广州,给谭家述将军仔细讲了讲那边的情况。
后来那些年,谭家述将军心里一直记着周总理的教诲,始终坚守着他参加革命的初衷。1982年,党召开了重要的十二大会议,那会儿谭家述将军正好在家休养身体。会议刚一落幕,他的老朋友余秋里就火急火燎地赶到他家,跟他详细说了说十二大的主要内容。谭家述将军听完之后,立马表态拥护党中央的决策。尽管他身体状况欠佳,但对国家大事依旧十分上心。他会吩咐家里人读报纸给他听,好让他能随时掌握国内外的新动向。1983年,在北京那边,大家正忙着琢磨第六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人选呢,谭家述将军的名字也在候选名单里头。有那么一回,有工作人员给谭家述将军念报纸,念到说领导班子要换届,新旧交替的时候,谭家述将军就开口了:“我这岁数也不小了,这机会啊,还是留给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吧。”
谭家述将军一直都不怎么把职位福利这些放在眼里,觉得这些都不重要。谭家述将军到了晚年,常常会由老婆陪着,四处溜达瞧瞧。他边走边感慨,觉得国家的发展真是飞快。1987年8月11号那天,谭家述老将军在北京离开了人世。关于谭家述将军身后事的安排,沈阳跟孩子们一起合计后,定了三个简单的规矩:头一条,骨灰不保留;第二条,不搞遗体告别仪式;第三条,不向单位提要求。
因为没办遗体告别仪式,总政同意沈阳在家里弄了个简易的祭奠场所,很多领导都过来吊唁。谭家述将军的骨灰,有的被撒在长城周围和大海里,还有的撒到了长沙、茶陵县和井冈山。